技艺习得的理论模型建构——一项雕漆技艺习得的质性研究

来源 :民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bless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雕漆是中华传统手工艺中的瑰宝,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培养周期长,工艺复杂,年轻人感兴趣的少,雕漆技艺近年来面临着后继无人和技艺失传的窘境.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传承人,让古老的传统技艺在新时代获得传承和发展引起学界广泛关注.以雕漆技艺习得的过程与雕漆技艺传授的规律为研究问题,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运用半开放问题访谈法,对雕漆工艺的11位传承人进行访谈,并对访谈文本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性编码,自下而上提炼出雕漆技艺习得的过程与规律,建构了雕漆传承人技艺习得的过程、情境与原则三维度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技艺习得是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践共同体中进行的,由工作观察、言语指导、动作示范、学习模仿、个别指导、自我反思、刻意训练和评价反馈8个环节构成.技能的习得遵循学习者心理认知的规律,沿着由单一技能到复杂技能学习的顺序展开,师父在技艺传授的过程中应重视技能迁移能力的培养,实物观察与作品分析是雕漆创作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古村落传统的建筑风格、精致的村落结构、特有的民风民俗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与现代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从古村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探讨古村落文化在发展中的转化与创新策略,使村落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气象.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经历了从“自由教育”向“通识教育”的转变,其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具有实用主义色彩.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经验表明:没有一成不变的通识教育模式,通识教育要与时代发展契合,要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契合,要与学生的需要契合.当前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是:课程建设理念上存在误区、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的结构比例设计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健全、课堂教学手段单一等.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要确立通识教育的基础性地位,优化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完善课程管理机制,并对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地进行本土化改造.
学校课程是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发展与行为生成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在对某民族院校课程体系与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行状况关系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借助SPSS软件分析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隐性课程对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行发展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在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行发展状况方面,认知与行为的总体发展状况较好,但行为发展状况总体水平低于认知水平.在民族院校课程体系发展现状方面,学科课程存在“重认知轻行为”的现象,活动课程存在“课程地位未被完全重视”的现象,隐性课程存在“去生活化”的现象.为促进
通过对壮族村落学前儿童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发展及存在的城乡差异问题进行考查,发现同在村落中壮族和汉族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的群体差异不显著.与城市学前儿童相比,村落学前儿童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在儿童2岁6个月前已经出现落后,且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这种城乡差异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累积性,即随着年龄增长差距不断加大;二是其累积效应在叙事能力方面更为凸显,即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叙事能力城乡差距存在的平行态势可能与随着年龄不断扩大的词汇差距有关.因此,要重视贫困村落中学前儿童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发展,并尽早进行有效的语
为了准确评估各民族的团结意识水平,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从心理学视域出发,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调研走访和专家团队论证,编制有关青少年和成年人民族团结意识的初始量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初始量表进行修订,最终形成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维度共计22道题目的 正式量表.结果 表明,民族团结意识量表以及各个维度间均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构效度和重测信度,可作为测量我国民族团结意识水平的测量工具.该量表的编制,有助于完善以往民族学、社会学以及教育学领域针对民族团结问题以理论构建为主的研究思路,
评分膨胀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下降.通过对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国际研究生学业评分的质性研究发现,影响国际研究生学业分数的主要因素有:大学层面的课程和学术政策、学业支持政策、奖助学金政策,教师层面的评价自主性、评价模式、学评教,学生层面的学业基础、学业重心和个人努力.我国高校从中可以得到的借鉴是:提升教师课程教学的投入度,增强留学研究生课程授课教师学业评价的能力建设;稳步推进在华留学研究生与中国研究生学业评价趋同发展,坚守课程学习结果评价的质量标准;以“评”促学,激发留学研究生的学习主
德国在面对少数族裔群体所引发的内外部社会问题时,主要通过跨文化教育增强少数族裔个体的德语运用、知识学习、职业技术、文化融合等四项核心能力.其中,构建德语学习网络的主要基础和功能在于家长协同配合、幼儿习惯养成、学习阶段衔接等;对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则通过打造内容多元、管理全面且有体系化保障的学科融合课程来实现;跨文化职业教育技能依赖政府保障职业教育权利、工会和行会组织提升政企动力、企业确保培训和就业岗位数额等进行培养;主流文化氛围的创建与融入主要依靠政府组建的跨部门工作组进行顶层设计、相关机构在基金会支持下设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重视个体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调节功能,强调通过观察学习获取替代经验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观念在个体、行为、环境三因素交互影响下形成.基于该理论探究少数民族儿童价值观教育场域建构的机理与路径,具有其特定价值.少数民族儿童价值观教育场域建构要求遵循儿童价值观教育的普遍性规律,同时关注少数民族儿童特殊因素对其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当前场域建构的实践存在现实困境.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与少数民族儿童价值观教育场域建构内在契舍,为场域的有效建构提供作用机理.依托社会学习理论,通过构建自我效能感培养场域,
对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使其在接受义务教育前能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形成国家通用语言思维习惯,为入学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基于儿童早期语言干预理论与干预实践对我国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政策与实践进行回顾与总结,就相关政策的推进与转型、实践探索的过程与成效进行梳理分析,并对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政策与实践特征进行解析与思考,促进构建幼儿园、家庭、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普惠全纳的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干预体系.
新时代民族院校新型智库建设应主动对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需求.在功能价值定位上,重点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推“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繁荣稳定,推进城市民族工作以及促进民族院校与民族学学科的高质量发展五个方面.在国家政策扶持下,近年来民族院校新型智库虽有所发展,但和国家期盼仍然有不小差距,主要表现为智库成果产出率低、专业化定位不够明晰、特色品牌智库缺乏、深入协同合作不足和智库运行保障机制滞后.多方借鉴一流高校智库的经验做法,继续完善顶层组织架构,聚焦专业化研究定位,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