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吡酯对多发性抽动症儿童焦虑障碍的影响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24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托吡酯对多发性抽动症儿童焦虑障碍的影响。

方法

选取80例多发性抽动症儿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予以托吡酯治疗,剂量0.5~1 mg·kg-1·d-1,治疗1周后开始加量,目标剂量控制在1~2 mg·kg-1·d-1,对照组予以硫必利治疗,每次50 mg,每日2次,维持剂量控制在50~150 mg/d,共治疗6个月,治疗期间每1~2月定期门诊复诊。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治疗后),采用耶鲁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Conners父母问卷(PSQ)评估2组患儿的抽动症状及焦虑障碍。

结果

治疗前,2组患儿抽动症状、焦虑障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抽动症状、焦虑障碍情况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且试验组治疗后YGTSS、PSQ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托吡酯可改善患儿的抽动症状和焦虑障碍,无明显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现已逐渐成熟,成为临床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手段。腔内治疗拥有创口小,围术期死亡率低的优点,但长期随访结果相比开放手术缺少明显优势。TEVAR术后胸主动脉段虽得到处理,但腹主动脉及其分支在远期随访中会出现瘤样扩张、新发破口以及分支血管支配的器官缺血、功能不全等并发症。为减少该类并发症出现,在术前及时对血管解剖形态、血管壁及腔内病理改变、相关脏器功能评价、支架种类选择
肌少症是由于衰老导致的骨骼肌力量下降、功能减退的增龄性肌肉减少综合征。目前,运动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肌少症的康复手段,可有效改善骨骼肌质量并延缓其进展。本文就肌少症病理机制、不同运动方式对肌少症的防治与康复作用和潜在机制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肌少症的运动康复提供参考与理论依据。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抑郁状态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高频rTMS治疗,磁刺激强度为80%的静息运动阈值,频率为5 Hz
目的检验Orebro骨骼肌肉疼痛问卷(OMPQ)在急性与亚急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参考Beaton跨文化翻译指南对OMPQ问卷进行汉化。选取186例急性或亚急性腰痛患者,采用编译后的中文版OMPQ问卷进行评价。使用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信度评价问卷的信度,使用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和预测效度评价问卷的效度。结果中文版OMPQ问卷的Cronbach′s α=0.804,ICC=0.83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结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并通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分析其潜在的神经可塑性机制。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tDCS结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即在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的同时进行tDCS治疗,tDCS刺激电流在10 s内从0上升到1
细菌是眼部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感染部位通常发生在眼表,而眼内感染则危害更明显,可在数小时至数天内造成不可逆性视力损伤。导致眼部感染的细菌种类众多,其分布随时间变化而变化;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也在改变。为了提高眼科临床眼部细菌感染的诊疗水平,本文提出及时了解眼部细菌种类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的变化趋势,掌握眼局部抗生素使用价值,应是眼科工作的重点。(中华眼科杂志,2021,57:
2019年,青岛市市南区和市北区1 598名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为5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2岁有缺铁性贫血史、儿童缺铁性贫血、母乳喂养至2岁、无牙齿黑色素沉着儿童相比,≤2岁无缺铁性贫血史、儿童无缺铁性贫血、母乳喂养未至2岁、重度牙齿黑色素沉着者发生乳牙龋病的风险更低,OR(95%CI)值分别为0.328(0.197~0.549)、0.354(0.208~0.6
我国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断增加,但是过敏学科和过敏性疾病诊断技术的发展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的挑战。过敏原检测是过敏性疾病预防与治疗的核心,明确过敏性疾病的病因以及危险因素,从而有针对性为过敏性疾病患者提供环境控制与对因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过敏原检测技术和过敏性疾病诊断策略两方面内容,以期为临床医师和检验技术人员提供指导,
目的探讨糖尿病创面不愈合是否与微小RNA(miR)-200b-GATA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通路表达异常引起的血管再生障碍有关。方法将12只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24只db/db糖尿病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miR-200b敲低组,每组12只,在每只小鼠背面制作直径10 mm圆形创面;分别于造模后第1、7和14天记录各组小鼠创面愈合率;造模后第14天取材,采用苏木
断点回归设计是一种严格的类实验方法,基于样本在临界值周围分布的随机性,使用两侧数据分别进行回归,从而避免潜在混杂因素的干扰,为因果关联的推断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本研究对断点回归方法以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案例对其应用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断点回归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使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