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的孝道教育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ch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孝是为人子女的基本准则。“夫孝道,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道是人类最基本的伦理,被称为元道德,它是一切道德习惯最原始的来源,离开孝道谈道德是缘木求鱼、舍本求末。孝道,不仅是个人道德的根本,而且是社会公德的根基,小则使家庭和睦,大则使社会和谐。弘扬 “孝”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长期以来,孝道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很多都是人格不健全的学生,因此也就不难理解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不孝的现象了。
  传统孝道文化是孝道教育的宝藏,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加以创新。我们要加强推广,让孝道精神陪伴孩子一生。
  一、加强孝道教育文化氛围建设,环境育人
  利用学校的墙壁、楼道、文化长廊等地方,大力宣传孝道知识。可以张贴《孝经》《弟子规》等内容,张贴诸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百善孝道为先”等标语或名人名言,以此来营造浓厚的孝道文化氛围,使师生时时处处沐浴在孝道文化之中,时刻受到孝道文化的熏陶,以达到潜移默化、入驻内心的效果。
  二、开设孝道课,使孝道教育进入课堂,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孝道文化的理解
  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孝道教育课程,从《弟子规》《三字经》等孝道文化经典中选讲精华内容,让学生增强对孝道文化的认知。还可以列举历史上名人的孝亲故事,除了传统孝道故事中的精华,还可以讲诸如狄仁杰望云思亲、包拯辞官事亲、冯玉祥买肉孝父、李宗仁尊师若父、朱德给老师让座等等故事,让学生从先辈的身上感受强烈的孝道意识。学校还可以利用本地孝道故事,大力开发“孝道”校本课程,用身边的人和事更能教育学生。此外,教师平时也要注重寓孝于教,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孝道教育。
  三、寓孝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行孝,并在实践体验中得到升华,形成良好的孝道行为和孝道习惯
  学校要依据自身实际,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孝道实践活动。
  1. 组织学生写“行孝日记”。在日记本的扉页记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长辈的出生年月日。
  2. 坚持开展家庭行孝“六个一”活动:①对父母说一句体贴或感激的话(当面或电话、每天或一段时间,记入“行孝日记”);②承包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③为父母洗一次碗、做一顿饭或一道菜;④为父母制作一件节日礼物;⑤与父母谈一次心,交流思想感情;⑥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做一件倒茶、盛饭、洗脚、捶背等侍奉性的事。
  3. 调查父母为自己“取名”的含义,体会父母对自己的期盼,并通过班(团、队)活动交流感受。
  4. 组织“行孝”故事会、朗诵会、歌咏会、演讲会。
  5. 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妈妈辛苦了”“我听爸爸的话”“爸爸、妈妈少为我担忧”“爸爸、妈妈给了我快乐的童年”“请爸妈给我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请爸妈为我们创造和谐、宁静的家庭氛围”……
  6. 为爸、妈等长辈制作“行孝”卡(写上一句祝福的话)、贺年卡、生日卡、节日卡。
  7. 开展“节日访长辈”活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学校职工等),了解他们的学习、工作情况。
  8. 定期到附近“敬老院”开展“行孝”活动。
  9. 请当地“孝子”“贤媳”作报告,组织“接过行孝接力棒”座谈。
  10. 同前辈续家谱,学长辈敬前贤,组织清明扫墓。
  以上活动设计,可根据学生实际,选择组织活动。
  四、总结推广,用榜样的力量来传孝,激励学生孝道行为
  学校要对学生的孝道作业和平时涌现的孝道行为组织相应形式的评价活动,总结活动成绩,展示教育效果,评价教育质量。对做得好的要表彰,对做得不好的要引导教育。学校可开展诸如“孝道之星”等评选活动,以此来激励学生自觉履行孝道,使他们在快乐的孝道真善美中成长。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其他文献
9月中旬,由于右后边牙齿疼痛难忍,托熟人找了一名专家帮忙检查。检查完后,专家干脆地说道:“4颗智齿都要拔掉!”“医生,我就是右边的牙痛,怎么4颗都要拔?”“你看左边这两颗都长歪了
目前课堂教学仍是主要教学方法,对教师课堂授课质量进行评价是教学管理主要内容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督导制度建立以来,哈尔滨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非常注重开展
心理暗示是指在受暗示者无对抗、无批判、无抵制的基础上,通过议论、表情、手势、服饰、环境等有利条件,从侧面间接地刺激暗示者的潜意识,从而对受暗示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通过平日的教学体验和学习归纳,在语文学科中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运用心理暗示的:体态暗示,团体参照,反向诱导,角色参与。而且借助班主任工作的有利条件从侧面间接地对学生施加心理影响,不仅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心理潜能,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良好班风的塑造渗透于各种属于班级的标志物中,而家风则可以通过分享会、比赛等形式化为有形的载体,由学校对优秀的家风进行宣传、整合、引导,推动学生的优秀品质的形成,并为良好班风的形成奠定基础。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联系,促进班风与家风的结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最终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手段。  一、家风与班风的建设有利于家校合力的形成  1. 班风的建设推动班级的稳定。班风发端于舆论的
在铁鹰文化的核心理念下,我校重新梳理了办学的目标、育人目标等,使之成为一个互为支撑与衔接呼应的文化体系,形成全校师生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追求。
古诗词吟诵教学是一项系统教育工作,涉及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不但与语文教学有关,也与艺术、道德教育等有关。从社会层面看,则涉及到社会、学校、家庭多个方面,需要全社会重视古诗词吟诵教学,摒弃古诗词吟诵教学可有可无的陈旧观念,树立古诗词吟诵教学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操、提高个人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理念,从而重视古诗词吟诵教学,支持开展古诗词吟诵教学。  一、构建学校古诗词吟诵教学的教育体系  把古诗词及
社会化软件在支持社会建构性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共同特点,如“协作、共享”的理念,但又各具特色,比如,博客适合学习反思,维基适合知识管理和协同任务处理,播客适合移动学习和情境创设,而RSS适合新信息的获取和资源的聚合。这就为基于社会化软件的课堂教学提供了选择依据和标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社会化软件的潜力,实现有效的教学。  1. 社会化软件的“协作·共享”能够形成个性化、探究式的语文学习  个性化、探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