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课程中的美育教育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是美的化身,由听觉的美产生内心情感的美,由歌唱、舞蹈、演奏等方式表达美,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情趣,还要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使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音乐课堂;激发兴趣;渗透美育
  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审美性,新课标提出,音乐审美这一核心应贯穿于音乐教学全过程,所以应注重将各种形式的“美”渗透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感染他们愉悦的心灵。
  一堂成功的音乐课,一首好的歌(乐)曲,对学生都是一次美的熏陶。这是因为学生愉悦地进入构成音乐的两大要素——节奏和旋律的环境中,感受美、理解美,不仅可培养他们对音乐的鉴赏力及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而且能提高其审美情趣,陶冶其情操。所以应重视在音乐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为了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强调音乐课程的人文属性和对学生创造性潜能开发的课程价值,本标准将原有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为“感受与欣赏”和“表现”两个教学领域,并将原来隐含在教学中的音乐文化知识和分散的音乐编创活动,加以集中并拓展为“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两个领域。
  美育育人功能的原理在于,美的事物能感动人,在美的事物的巨大感染下,审美者的情绪情感被激发,并潜移默化地按照美的事物所倡导的审美理想去实践未来的生活。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美激发学生兴趣
  审美教育是以情感为中介来实现各项功能的,组织学生开展审美活动,使学生在认识真理、道德感化、情感净化、智能提升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在一切教育中,艺术教育的根本优势在于发展人的形象思维。因为审美的过程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审美过程需要想象和创造。想象和创造是审美思维过程最基本的品质,是对思维的解放。“应试教育”恰恰对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种很大的束缚。钱学森说:只注意逻辑思维,埋头于细节,易犯机械的、片面的毛病,缺乏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认识。正因为受到了艺术方面的熏陶,才使他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一个人必须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形成高质量、高素质的健全的思维。
  二、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在音乐课堂渗透美育教育
  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教育不能够离开感情,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必须以感情作为桥梁,作为纽带,才能产生教育的效果。教育离不开感情,感情最能教育人,最能打动人,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艺术教育的特点不仅仅是以理服人,更重要的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现今的社会独生子女太多,使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少了,疏远了,淡漠了。感情世界的贫乏,会给国民素质带来很严重的损失。所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丰富的感情世界,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
  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指出: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一首好的歌(乐)曲,常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尤其是对青少年更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作用于他一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首《黄河曲》曾鼓舞了多少爱国志士不怕抛头颅、洒热血,走上抗日最前线;一曲《爱的奉献》,又促使多少人慷慨解囊支援灾区,资助素不相识的失学儿童……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歌曲的思想情感,就可使情感的正强化功能充分发挥作用,引起他们感情的变化,产生心灵的震颤,从而深刻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美。深入浅出地介绍伟大音乐家的生平故事和讲解音乐家的优秀作品时,会激发学生各种美好的感情,提高他们对生活中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识别能力,能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而教師声情并茂的范唱,则可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还可促使他们品味歌曲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这样,寓思想教育于音乐教学之中,通过音乐艺术形象、音乐的内在感情感染学生,心灵美的花朵,就会在他们心中悄然开放。
  要使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除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外,还要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外育人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的育人作用,使音乐的美育渗透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综上所述,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美育渗透,可充分发挥音乐的美育作用,使学校成为音乐摇篮,为培养“四有”新人作贡献,为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气质。
其他文献
摘 要:众所周知,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气排球运动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运动项目。气排球运动不仅仅能够起到锻炼小学生身体,增强小学生体质的作用,更能够借助其独特的运动方式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集体主义意识。本文将就如何在小学中开展气排球运动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小学;气排球运动;可行性;开展策略  气排球运动的起源地便是我国,其是近些年创造发明的一种新型体育健身项目。气排球
摘 要: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逐步认识和提高,美术欣赏教学越来越成为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欣赏课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其审美和创新能力。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关键词:鉴赏能力;体验;情境;想象  在美术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一直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审美教育是通过美的感知、美的鉴赏、美的
摘 要:体育课程是中学阶段的基本课程之一,既是传授知识的途径,也是学生强身健体的基本方式之一,注重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意识,深入了解体育、学习体育是教师的主要职责。本文主要通过教学实际,探讨如何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兴趣;锻炼;意识;探究  一、在情境创设中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大部分人都知道体育锻炼是强身健体的重要途径,但由于人的惰性心理及周边
摘 要:在当今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融合发展时代,互联网全面普及到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也提出迫切需求,高校音乐教育活动在社会大背景的推动作用下得以长远发展,互联网+时代背景促进丰富的音乐教育资源和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方法,充分运用互联网+时代的新理念与新工具,实现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音乐;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的根本
摘 要: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全民运动,是一种适合任何年龄段的运动项目,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还能够锻炼人们的反应能力。但青少年羽毛球教学的内容以及方式较为枯燥,学生需要不断的重复练习,容易产生疲惫性,严重影响了羽毛球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体育游戏法;羽毛球教学;应用  羽毛球运动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够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在舒展关节的同时达到增长身高的目的;羽毛球属于一种娱乐项
摘 要:美术教育不是常人所理解的为了画画而画画,而是通过美术这样的形式让孩子认识我们的世界及促进学生的诸多能力的提升,诸如:美术教育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等。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学生能力  美术教育不是常人所理解的为了画画而画画,而是通过美术这样的形式让孩子认识我们的世界及促进学生的诸多能力的提升,诸如:美术教育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
摘 要:现代化经营模式下的汽车营销策略有其独有的特点,必须充分理解现代化经营模式的理念,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促进汽车营销的成功。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现代化经营模式的主要理念,并提出了现代化经营模型下的汽车营销策略。  关键词:现代化经营;汽车营销;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经营模式已经逐渐被很多企业采用。现代化经营模式强调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并要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保证社会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