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增强学生语言提炼能力
  群文阅读和其所选择的文章内容之间具有互文性,這是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有效掌握语言之间存在的联系,同时在相关语言精简和体验中,可以更加深入地挖掘语言运用的前提条件。基于此,在高中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语言具有的萃取策略,指导学生在阅读时组建好语言关系,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分析和理解能力。
  如在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教师开展群文阅读要依据诗词中提到的“猿声”这个意象,通过诗词的阅读和语言的总结,得出作者借助“清猿啼”表达的并不是悲凉之情,而是一种较为积极的情感。接着,教师可以展示郦道元所写的《三峡》中描写“猿声”的诗句,如“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该文的“猿声”主要是围绕着“山”和“哀”,描写“猿声”的“高”与“长”,同时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在群文阅读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反复阅读文章,收集诗词中描述“猿声”的诗句,如杜甫所写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精炼其中语言,创建联系,再对古诗词进行分析时,得出作者是通过“猿声”来渲染出苍凉、悲怆、伤感的意境,让学生掌握“猿声”具有的特征。
  在进行语言分析时,学生应该结合学习的具体语境,分析出“猿声”具有的凄清劲厉、揪人心怀的特点,感受“猿鸣”与“猿声”之间存在的不同,体会诗人隐藏在诗词中的不同情感,从而完成语言的创建。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效应用自身积累的语言,教师在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猿声”具有的特征之后,可以给学生展示一部分文章,指导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应用所学知识分析文章中包含的“猿声”,探究作者写作时蕴含的情感。
  二、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鉴赏就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跨度,会被文章的形象与内容制约,同时依据自身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与艺术观点,对其进行补充与完善。这就要求学生在总结和提升语言时,完成对美的表达与改造。在参加语文教学活动时,学生应该善于感受国家的语言文字,体会语言文字中所包含的美感和魅力,并有效运用这些语言文字,增强自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推动自身更加全面的发展。
  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朱自清采用了通感手法对荷花进行细致描写。然而,这对阅读理解能力较弱的高中生而言是很难理解的。在不能理解通感的情况下,学生很难感受到荷花的美。立足于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对通感进行详细讲解,同时讲述一些通感相关的句子,让读者加以联想,让学生在众多的阅读中,积累感性认知,并且在运用所学知识时,鉴赏通感手法描述出来的画面,从而更好地体会荷花的美丽,接受美的熏陶。
  三、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强化学生发散思维
  思维可以体现学生在思考事物上存在的差距,从而让教师在掌握学生之间的思维差异后,运用各种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从而带领学生在语言实践过程中,主动反思自身语言存在的问题,进而在语言建构时强化发散思维。
  以《祝福》为例,在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完成文本朗读,在文章中探索“风雪”出现的段落。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析文章中“风雪”出现的段落,并对其在这一段落中发挥的作用展开讨论,得出其渲染了故事发生的气氛。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在语言的对比分析时完成思维的碰撞,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从而得到语言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群文教学时,教师应该依据学生当下的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方法,指导学生汲取语言、学会鉴赏、开拓思维,提升学生语文群文阅读能力,推动学生未来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发现学生对数学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对于反复讲的知识点,他们还是会出错,也无法体会思维碰撞的乐趣和动手操作的快乐。教师将数学游戏引入课堂教学,用学生喜闻的形式“介入”,把学生乐见的内容“植入”,用学生悦纳的场景“插入”,让所有学生都能融入,这是实现站在学生立场构建数学课堂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 游戏教学 学生立场  一、用学生喜闻的形式“介入”  苏教版
摘要:小班制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国家,相对于大班制,小班制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将小学小班制教学模式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能够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国经济实力增强,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为小学数学实行小班制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班制 有效性 对策  自义务教育实行以来,我国小学入学率明显提升,班级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明显
摘要:我国教育事业要求培育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开设了美术课程教学,一方面,学生可以学习到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对小学教育来说,有效的美术教學可以增强小学生的审美感受,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重视小学美术教学,寻找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到全面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希望为小学美术教学发展提供参考
摘要:数学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发现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所以在学习时会感到困难和压力。小学教师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应积极创新教学策略,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上,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本文探究了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措施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学数学内容联系紧密,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小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思维。为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完美融合,深入探究非智力因素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帮助学生优化并及时调整学习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基于高中阶段物理学科的特点,结合高中学生基本学情和记忆规律,探究了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物理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中物理 非智力因素 应对措施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
摘要:中职学生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很多事物尚未形成正确的看法,再加上互联网环境日益复杂,学生对信息不知如何取舍,低俗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腐蚀了中职学生的心灵,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一定阻碍。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中职德育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 中职学校 德育 挑战  德育在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中职学校,更应该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建设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得到了不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应用题学习的难度,打击了学生应用题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创新微课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的兴趣,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应用题解答技巧,提升学生的应用题解答能力。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优势  1.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经常采取讲解式教学模式,使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把情感教育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新内容与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研究地理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将情感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以便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本文细致分析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 情感教育 实施途径  情感教育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营造融洽和谐的教学环境,并恰当处理教学中的认知与情感关系,从而利
摘要:小学数学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如估算教学就是学生比较重要的学习内容。估算是小学数学教学必教的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所以教师要充分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提高学生数学估算的能力。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价值和存在的问题,探究了估算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估算教学 教学问题  一、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价值和存在的问题  1.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价值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强化
摘要:教学评价是一种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标准判断教学系统价值的活动。基于此,本文论述了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评价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方法。  关键词:中学音乐 核心素养 评价改革  一、课题研究问题  教学评价是考查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渠道,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更是监督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  本课题开发的《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评价标准》制订的原则和导向,主要是从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