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9月,传奇品牌迈凯伦正式敲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将在中国市场销售旗下全系包括MP4-12C、MP4-12C Spider以及P1三款超级跑车,也将在中国市场续写极速传奇的新篇章。同时这一年也正是它的50岁生日,让我们将时光倒流,追忆迈凯伦是如何缔造了一个极速传奇
布鲁斯·迈凯伦
作为迈凯伦的创始人。布鲁斯·迈凯伦对F1世界的巨大影响,远远超过了他作为车手取得的所有成绩的总和。50年代中期,迈凯伦在家乡开始了车手生涯。很快,他在1958年赢得了去欧洲参加F2比赛的奖金,迅速上升为单座车手。次年,他在cooper车队上演了自己的F1处女作。在该赛季接近尾声之时,他已是得分榜上的常客。他最终在赛柏林夺取了该赛季决赛的冠军,当时只有22岁,成为了大奖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冠军。1960年退役之后,迈凯伦组建了“布鲁斯·迈凯伦赛车有限公司”并装配自己的赛车。因技术方面出类拔萃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1968年第一辆一级方程式赛车迈凯伦M7A
由罗宾·赫德和戈登·柯柏克联手设计,M7A是第一款使用福特Cosworth DFV发动机的迈凯伦汽车,造型瞩目优雅,并在1968年勇夺车队亚军。M7A在丹尼·休姆的驾驶下,在意大利和加拿大大奖赛上屡创佳绩。在比利时大奖赛上,布鲁斯驾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赛车赢得大奖赛。
作为赛车运动史上最成功的品牌,迈凯伦的竞技历史可追溯至50年前。这是一个典范成功的故事,是关于一群充满斗志的勇士,用愿景、勇气和专注书写下的传奇。而这个故事的开头则是由布鲁斯·迈凯伦(Bruce McLaren)开启。
传奇从这里开始 1963年
迈凯伦成立于1963年,由赛车手布鲁斯·迈凯伦创立,在创立迈凯伦车队之前曾是Cooper F1车队的赛车手,丰富的赛车经验也为日后创立迈凯伦车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迈凯伦车队成立之初以制造F1赛车为主要业务,除了参加F1比赛之外,还参加印第安纳波利斯500、加拿大美国挑战杯以及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主要由创始人布鲁斯·迈凯伦担任车手,1968年布鲁斯和丹尼·休姆(Denny Hulme)两名车手搭档,布鲁斯在当年的比利时大奖赛上首次夺冠。
但好景不长,很遗憾在1970年的一次新车型测试当中发生了严重事故,也许是天妒英才,使既是赛车手又是设计师、工程师,年仅32岁的布鲁斯·迈凯伦不幸离世。没有了创始人带领的迈凯伦车队进入了一个低潮时期,此后,Teddy Mayer接管了车队。尽管有这样大的挫折,他们仍旧同心协力,经历了不长的低潮期之后抓住了机会,并在方程式比赛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包括一级方程式、二级方程式、加拿大美国挑战杯和印地赛。
迈凯伦车队决定在1972赛季结束后放弃加拿大美国挑战杯系列赛,着眼于只进行一级方程式和印地赛。这一决定被证明是正确的。让他们在1974年获得了首个F1世界车队冠军和世界车手冠军。在1979年赛季结束后,迈凯伦车队决定不再参加印地赛,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世界一级方程式F1之上。
黄金时代的到来 1980~1990年
时间来到1980年代,迈凯伦车队因为成绩并不理想,所以车队组成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压力之下,迈凯伦车队与罗恩.丹尼斯的Project 4 F2车队合并。从1981年开始,迈凯伦的F1赛车开始被命名为“MP4-xx”,其意义代表了McLaren Project 4-xx。截止到2013年迈凯伦F1赛车已经发展到了MP4-28。
当时车队的主要赞助商是菲利普莫里斯集团,也就是万宝路香烟的生产商,在其资金支持下,重组后的迈凯伦车队开始开发碳纤维替代传统铝合金材料的F1赛车底盘。由于迈凯伦车队率先使用碳纤维材质的赛车底盘,因此在1980年代中期至后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多位著名赛车手的功劳,包括尼基·劳达(Niki Lauda)、阿兰·普罗斯特(Alain Prost)、艾尔顿·塞纳(Ayrton Senna)、柯克·罗斯伯格(Keke Rosberg)等都在此期间先后为车队效力,并取得辉煌的成绩。在1988年由普罗斯特和塞纳驾驶的MP4-4 F1赛车,拿下了16场大奖赛中的15场胜利,这是至今为止,在所有体育运动种类中最具压倒性成就的记录之一。
走在铸造传奇的路上
在1990年代,迈凯伦车队也有相当出色的成绩,依靠塞纳的表现拿到了1990年和1991年的冠军。随后迈凯伦车队的赛车受到了发动机的困扰,从本田提供的发动机更换到考斯沃斯、再到标致,最后与梅赛德斯-奔驰展开合作。随着塞纳的离开,著名车手迈卡·哈基宁加入了进来。1990年代末,哈基宁为车队赢得了两个车手冠军。
进入到21世纪,迈凯伦的表现相对比较低迷,哈基宁也在2001年赛季结束后退役。2008年,加入车队不久的汉密尔顿驾驶号称世界上最好的空气动力学赛车MP4-23,在整个赛季中大获全胜,最终获得了车手冠军。2009年罗恩·丹尼斯卸任车队负责人,由马丁·惠特马什接替,同时签下了年度车手冠军简森·巴顿征战下一赛季。在2012和2013赛季迈凯伦车队依然保持着车队亚军和季军的成绩。并且在2013年5月16日宣布,将于2015年开始搭载本田发动机。虽然合作伙伴、车手、赞助商在不断的变化,但依然挡不住迈凯伦车队对于汽车运动的执着与前进的脚步。
时至今日,迈凯伦车队已经成为仅次于法拉利的,历史第二悠久的F1车队,同时也是一支非常成功的F1车队,赢得过数不清的奖杯与荣誉。
McLaren F1公路最速神话诞生 1993年
作为一支有着悠久历史并且取得过骄人成绩的F1车队,汇聚了多年的赛车经验与先进技术,而这些经验和技术储备为开发公路跑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80年代辉煌的赛场战绩让迈凯伦对进军超级跑车市场有了充分的信心。1989年迈凯伦汽车公司成立,在1993年正式推出了它的第一款超级跑车迈凯伦F1,迈凯伦F1是第一款使用一体式碳纤维底盘的量产车,它贯彻了设计师思路,追求极致的轻量化,使用了大量的碳纤维、钛合金、镁合金等材质。采用编号为S70/2的宝马V12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了627hp。 上世纪90年代碳纤维在跑车上的应用已经出现,法拉利、保时捷都使用了碳纤维材质,但仅仅局限与车身上,迈凯伦依靠自己在赛车上的经验,使得迈凯伦F1的底盘和许多受力部件都使用了碳纤维,在极致轻量的情况下,车架强度是同时代超级跑车法拉利F40的两倍。迈凯伦F1在1998年创造了量产汽车的最高时速纪录386km/h。则让这辆迈凯伦F1在7年中毫无对手,一直屹立于速度纪录的最顶端。
在迈凯伦F1之后,迈凯伦的跑车计划开始与合作伙伴梅赛德斯-奔驰合作。1999年,迈凯伦同意与奔驰合作开发SLR车型,2003年奔驰SLR迈凯伦正式亮相,最大输出功率为626hp,最大扭矩780Nm。SLR的内部代号为P7,其实在SLR之后奔驰与迈凯伦还有P8、P9、P10多个跑车计划,只不过后来这些计划都被终止。这其中P8是一款与法拉利F430竞争的车型,P9是一款中置发动机的入门级跑车,P10则是SLR的换代产品。
McLaren MP4-12C毋庸置疑的完美 2009年
在与奔驰的跑车合作计划终止之后,奔驰自己发展了SLS AMG作为SLR的后继产品,而迈凯伦也在2009年带来了MP4-12C全新跑车,许多人认为迈凯伦不是一个真正的汽车公司,因为它一直在使用别人的发动机,而MP4-12C的推出,全部由迈凯伦独立主导研发的动力总成、底盘以及车架也一举打破了这个质疑。代号为P11的MP4-12C同样采用一体式全碳纤维车身和底盘设计,搭载M838T 3.8L V8双涡轮发动机,功率达到了625hp,扭矩达到了601Nm。后续迈凯伦还推出了敞篷版的MP4-12C Spider车型。
McLaren P1终极利器问世 2013年
2013年,在50周年之际迈凯伦也奉上了全新的终极跑车P1,迈凯伦P1采用了3.8L V8发动机和电动机相结合的混合动力系统,最大输出功率为814hp,通过在F1赛车上已经应用的KERS动能回收系统,还可以获得 162hp的额外功率,因此迈凯伦P1的最大总功率为976hp,0~100km/h仅2.8s,0~200km/h也在7秒以内,极速384km/h。车身方面依然延续了极致轻量的理念,除了具有一体式碳纤维车身之外,内饰极为简洁,并且座椅是根据车主身材量身定制的,只为减去不必要的重量。流线型的车体已经让空气动力学发挥到了极致,风阻系数仅为 0.34。DRS和IPAS两个技术也出现在迈凯轮P1上,它们可以通过方向盘上的两个按钮分别进行操作。其中DRS系统(Drag Reduction System)即为可调尾翼控制系统,其技术来自于F1赛车,该技术可减少23%的阻力。IPAS系统(Instant Power Assist System)是即时动力辅助系统,车主可以通过按键瞬间启动电动机,享受加速的快感。
在汽车行业中,迈凯伦绝对算得上特立独行,无论F1还是公路跑车,迈凯伦都遵循着追求极致完美的信念与对汽车运动的执着。它虽然昂贵,但它并不是一件用来炫耀的奢侈品,而是为纯粹性能和速度而生的终极利器。在迈凯伦50周年之际,它来到中国为极速传奇翻开了新的篇章。
布鲁斯·迈凯伦
作为迈凯伦的创始人。布鲁斯·迈凯伦对F1世界的巨大影响,远远超过了他作为车手取得的所有成绩的总和。50年代中期,迈凯伦在家乡开始了车手生涯。很快,他在1958年赢得了去欧洲参加F2比赛的奖金,迅速上升为单座车手。次年,他在cooper车队上演了自己的F1处女作。在该赛季接近尾声之时,他已是得分榜上的常客。他最终在赛柏林夺取了该赛季决赛的冠军,当时只有22岁,成为了大奖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冠军。1960年退役之后,迈凯伦组建了“布鲁斯·迈凯伦赛车有限公司”并装配自己的赛车。因技术方面出类拔萃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1968年第一辆一级方程式赛车迈凯伦M7A
由罗宾·赫德和戈登·柯柏克联手设计,M7A是第一款使用福特Cosworth DFV发动机的迈凯伦汽车,造型瞩目优雅,并在1968年勇夺车队亚军。M7A在丹尼·休姆的驾驶下,在意大利和加拿大大奖赛上屡创佳绩。在比利时大奖赛上,布鲁斯驾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赛车赢得大奖赛。
作为赛车运动史上最成功的品牌,迈凯伦的竞技历史可追溯至50年前。这是一个典范成功的故事,是关于一群充满斗志的勇士,用愿景、勇气和专注书写下的传奇。而这个故事的开头则是由布鲁斯·迈凯伦(Bruce McLaren)开启。
传奇从这里开始 1963年
迈凯伦成立于1963年,由赛车手布鲁斯·迈凯伦创立,在创立迈凯伦车队之前曾是Cooper F1车队的赛车手,丰富的赛车经验也为日后创立迈凯伦车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迈凯伦车队成立之初以制造F1赛车为主要业务,除了参加F1比赛之外,还参加印第安纳波利斯500、加拿大美国挑战杯以及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主要由创始人布鲁斯·迈凯伦担任车手,1968年布鲁斯和丹尼·休姆(Denny Hulme)两名车手搭档,布鲁斯在当年的比利时大奖赛上首次夺冠。
但好景不长,很遗憾在1970年的一次新车型测试当中发生了严重事故,也许是天妒英才,使既是赛车手又是设计师、工程师,年仅32岁的布鲁斯·迈凯伦不幸离世。没有了创始人带领的迈凯伦车队进入了一个低潮时期,此后,Teddy Mayer接管了车队。尽管有这样大的挫折,他们仍旧同心协力,经历了不长的低潮期之后抓住了机会,并在方程式比赛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包括一级方程式、二级方程式、加拿大美国挑战杯和印地赛。
迈凯伦车队决定在1972赛季结束后放弃加拿大美国挑战杯系列赛,着眼于只进行一级方程式和印地赛。这一决定被证明是正确的。让他们在1974年获得了首个F1世界车队冠军和世界车手冠军。在1979年赛季结束后,迈凯伦车队决定不再参加印地赛,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世界一级方程式F1之上。
黄金时代的到来 1980~1990年
时间来到1980年代,迈凯伦车队因为成绩并不理想,所以车队组成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压力之下,迈凯伦车队与罗恩.丹尼斯的Project 4 F2车队合并。从1981年开始,迈凯伦的F1赛车开始被命名为“MP4-xx”,其意义代表了McLaren Project 4-xx。截止到2013年迈凯伦F1赛车已经发展到了MP4-28。
当时车队的主要赞助商是菲利普莫里斯集团,也就是万宝路香烟的生产商,在其资金支持下,重组后的迈凯伦车队开始开发碳纤维替代传统铝合金材料的F1赛车底盘。由于迈凯伦车队率先使用碳纤维材质的赛车底盘,因此在1980年代中期至后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多位著名赛车手的功劳,包括尼基·劳达(Niki Lauda)、阿兰·普罗斯特(Alain Prost)、艾尔顿·塞纳(Ayrton Senna)、柯克·罗斯伯格(Keke Rosberg)等都在此期间先后为车队效力,并取得辉煌的成绩。在1988年由普罗斯特和塞纳驾驶的MP4-4 F1赛车,拿下了16场大奖赛中的15场胜利,这是至今为止,在所有体育运动种类中最具压倒性成就的记录之一。
走在铸造传奇的路上
在1990年代,迈凯伦车队也有相当出色的成绩,依靠塞纳的表现拿到了1990年和1991年的冠军。随后迈凯伦车队的赛车受到了发动机的困扰,从本田提供的发动机更换到考斯沃斯、再到标致,最后与梅赛德斯-奔驰展开合作。随着塞纳的离开,著名车手迈卡·哈基宁加入了进来。1990年代末,哈基宁为车队赢得了两个车手冠军。
进入到21世纪,迈凯伦的表现相对比较低迷,哈基宁也在2001年赛季结束后退役。2008年,加入车队不久的汉密尔顿驾驶号称世界上最好的空气动力学赛车MP4-23,在整个赛季中大获全胜,最终获得了车手冠军。2009年罗恩·丹尼斯卸任车队负责人,由马丁·惠特马什接替,同时签下了年度车手冠军简森·巴顿征战下一赛季。在2012和2013赛季迈凯伦车队依然保持着车队亚军和季军的成绩。并且在2013年5月16日宣布,将于2015年开始搭载本田发动机。虽然合作伙伴、车手、赞助商在不断的变化,但依然挡不住迈凯伦车队对于汽车运动的执着与前进的脚步。
时至今日,迈凯伦车队已经成为仅次于法拉利的,历史第二悠久的F1车队,同时也是一支非常成功的F1车队,赢得过数不清的奖杯与荣誉。
McLaren F1公路最速神话诞生 1993年

作为一支有着悠久历史并且取得过骄人成绩的F1车队,汇聚了多年的赛车经验与先进技术,而这些经验和技术储备为开发公路跑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80年代辉煌的赛场战绩让迈凯伦对进军超级跑车市场有了充分的信心。1989年迈凯伦汽车公司成立,在1993年正式推出了它的第一款超级跑车迈凯伦F1,迈凯伦F1是第一款使用一体式碳纤维底盘的量产车,它贯彻了设计师思路,追求极致的轻量化,使用了大量的碳纤维、钛合金、镁合金等材质。采用编号为S70/2的宝马V12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了627hp。 上世纪90年代碳纤维在跑车上的应用已经出现,法拉利、保时捷都使用了碳纤维材质,但仅仅局限与车身上,迈凯伦依靠自己在赛车上的经验,使得迈凯伦F1的底盘和许多受力部件都使用了碳纤维,在极致轻量的情况下,车架强度是同时代超级跑车法拉利F40的两倍。迈凯伦F1在1998年创造了量产汽车的最高时速纪录386km/h。则让这辆迈凯伦F1在7年中毫无对手,一直屹立于速度纪录的最顶端。
在迈凯伦F1之后,迈凯伦的跑车计划开始与合作伙伴梅赛德斯-奔驰合作。1999年,迈凯伦同意与奔驰合作开发SLR车型,2003年奔驰SLR迈凯伦正式亮相,最大输出功率为626hp,最大扭矩780Nm。SLR的内部代号为P7,其实在SLR之后奔驰与迈凯伦还有P8、P9、P10多个跑车计划,只不过后来这些计划都被终止。这其中P8是一款与法拉利F430竞争的车型,P9是一款中置发动机的入门级跑车,P10则是SLR的换代产品。
McLaren MP4-12C毋庸置疑的完美 2009年
在与奔驰的跑车合作计划终止之后,奔驰自己发展了SLS AMG作为SLR的后继产品,而迈凯伦也在2009年带来了MP4-12C全新跑车,许多人认为迈凯伦不是一个真正的汽车公司,因为它一直在使用别人的发动机,而MP4-12C的推出,全部由迈凯伦独立主导研发的动力总成、底盘以及车架也一举打破了这个质疑。代号为P11的MP4-12C同样采用一体式全碳纤维车身和底盘设计,搭载M838T 3.8L V8双涡轮发动机,功率达到了625hp,扭矩达到了601Nm。后续迈凯伦还推出了敞篷版的MP4-12C Spider车型。
McLaren P1终极利器问世 2013年

2013年,在50周年之际迈凯伦也奉上了全新的终极跑车P1,迈凯伦P1采用了3.8L V8发动机和电动机相结合的混合动力系统,最大输出功率为814hp,通过在F1赛车上已经应用的KERS动能回收系统,还可以获得 162hp的额外功率,因此迈凯伦P1的最大总功率为976hp,0~100km/h仅2.8s,0~200km/h也在7秒以内,极速384km/h。车身方面依然延续了极致轻量的理念,除了具有一体式碳纤维车身之外,内饰极为简洁,并且座椅是根据车主身材量身定制的,只为减去不必要的重量。流线型的车体已经让空气动力学发挥到了极致,风阻系数仅为 0.34。DRS和IPAS两个技术也出现在迈凯轮P1上,它们可以通过方向盘上的两个按钮分别进行操作。其中DRS系统(Drag Reduction System)即为可调尾翼控制系统,其技术来自于F1赛车,该技术可减少23%的阻力。IPAS系统(Instant Power Assist System)是即时动力辅助系统,车主可以通过按键瞬间启动电动机,享受加速的快感。
在汽车行业中,迈凯伦绝对算得上特立独行,无论F1还是公路跑车,迈凯伦都遵循着追求极致完美的信念与对汽车运动的执着。它虽然昂贵,但它并不是一件用来炫耀的奢侈品,而是为纯粹性能和速度而生的终极利器。在迈凯伦50周年之际,它来到中国为极速传奇翻开了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