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药绣花针的质量标准研究

来源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al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瑶药绣花针质量标准,为该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建立瑶药绣花针的性状、显微特征、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第四部)通则中相关方法,对绣花针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浸出物等进行测定.结果 瑶药绣花针的性状、显微特征、薄层鉴别等均有明显的专属特征.瑶药绣花针药材含水量为7.4%~l3.3%,总灰分为5.4%~9.6%,酸不溶性灰分为3.4%~7.8%,水溶性浸出物为13.3%~47.6%.虎刺醛浓度在20.6~144.2 μg·mL-1(r2=0.999)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8%.11批药材样品中虎刺醛含量在0.049%~0.107%,平均含量为0.085%.结论 建立的瑶药绣花针质量标准具有很好的专属性、稳定性和重现性,可用于瑶药绣花针药材的质量控制.
其他文献
目的 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半夏和水半夏进行研究,为正确用药提供支持.方法 将半夏和水半夏进行酶解,通过纳升级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进行多肽分离及质谱数据采集,采用蛋白质比对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两者的多肽图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14,19,52和55 min附近均有响应很强的色谱峰,在32和43 min附近两者色谱图有明显的不同.半夏中多肽种类更加丰富,有1346种,比水半夏多312种.半夏和水半夏两者共有的多肽数为296种,共有多肽种类占总多肽种类数分别为22%和29%.含量前10的蛋白质9个是相同的,
目的 建立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溶出度测定方法,并考察不同厂家产品溶出度.方法 采用流通池的开环系统,以pH 1.2盐酸溶液、pH 6.0磷酸盐缓冲液、pH 6.2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流速为4mL·min-1,在规定时间点取样后采用HPLC测定奥美拉唑溶出度.考察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的溶出情况,并通过计算相似因子(f2)评价其溶出曲线相似性.结果 国内26家企业中7家企业市售产品与参比制剂的溶出曲线相似,其余均存在差异.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溶出度测定,对于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目的 建立大鼠血浆中黄芪甲苷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方法,并比较黄芪注射液在正常和甲亢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采用蛋白质沉淀法处理血浆样品,色谱柱为UltimateTM XB-C 18柱(4.6 mm×50 mm,5 μm),流动相采用水-乙腈梯度洗脱,柱温为30 ℃;流速为0.6mL·min-1.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选择离子反应监测模式.结果 黄芪甲苷在5~1000 ng·mL-1内线性良好,该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提取回收率和基质效应、稳定性均符合生物基质样品
目的 采用中心切割在线二维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定性鉴别盐酸特比萘芬乳膏中相对保留时间(relative retention time,RRT)0.4的杂质并对其校正因子进行测定.方法 一维液相色谱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以三乙胺缓冲液(0.2%三乙胺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7.5)-甲醇-乙腈(30∶42∶28)为流动相A,以三乙胺缓冲液-甲醇-乙腈(5:57:38)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二维液相色谱采用Tsk gel ODS
目的 通过药动学模型联合蒙特卡罗模拟来完善老年类鼻疽患者抗菌药物的用药方案.方法 以美罗培南的药动学/药效学模型为基础,通过使用蒙特卡罗模拟法,模拟各种不同剂量美罗培南的临床用药方法,根据模拟结果明确最为理想的给药方式.结果 经过实验数据发现,初步预测AUC0-24 h/MIC>400的百分比随着美罗培南剂量的增大而上升.当MIC的值为0.5 mg·L-1,且美罗培南的使用剂量为25 mg·kg 1·d-1时,AUC0-24 h/MIC>400的比例为99.43%.而MIC的值为1 mg·L-1,且美罗培
目的 采用分子对接技术筛选鸡血藤中抗血栓形成的活性成分.方法 检索TCMSP得到鸡血藤所有化学成分,结合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30%以及类药性(drug likeness,DL)≥0.18,筛选出活性化合物,利用PharmMapper初步预测鸡血藤的活性成分的对应靶点,选择与抗血栓形成相关的靶点,以Drug Bank中对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并已上市或者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小分子药物为阳性对照,再以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筛选出鸡血藤活性化合物
目的 研究光裸方格星虫纤溶酶(fibrinolytic enzyme from Sipunculus nudus,SNFE)对FeCl3诱导大鼠颈动脉血栓的抗栓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100 mg·kg-1)和SNFE高、低剂量组(5000,2500 IU·kg-1),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以30%FeCl3诱导颈动脉血栓.成栓1h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凝血4项、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及Ⅰ型纤溶酶
目的 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通过AKT/SREBP-1/FASN信号通路抑制脂肪酸从头合成,调节肝癌HepG2细胞脂代谢的作用.方法 运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EGCG对HepG2细胞的细胞毒性;采用油酸诱导建立HepG2细胞脂肪变性模型,运用油红O染色法观察EGCG对油酸诱导HepG2细胞脂肪变性的改善作用,测定细胞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的含量;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目的 观察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对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s,AM) M1/M2极化和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联合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联合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 13,IL-13)诱导AM M1/M2型极化,后用10-8~10-6 mol·L-1 VIP
目的 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呈报系统(FDA Adverse Events Reporting System,FAERS)对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卡格列净、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的不良反应进行信号挖掘,探讨该抑制剂重要不良反应信号的强弱关系,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FAERS数据库从2013年第2季度—2019年第4季度共27个季度关于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的6个重要不良反应.采用比例失衡法中的报告比值比法和比例报告比值法进行信号检测,并进一步对最强的警戒信号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