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听、说、读、写是小学英语阶段中英语学习的基本技能,其中对英语语言表达以及听说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是读的好坏。朗诵是课外作业中的一种,朗诵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延伸,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合理有效的朗诵作业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能督促学生的听说训练有效进行。合理有效的朗读作业,能够让学生从内容和形式方面激发英语的兴趣,提升英语语感,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运用。但是,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朗读指导还不到位,学生在朗读作业方面没有得到有效的指导。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小学英语朗读作业指导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朗读作业;朗读指导;有效策略
朗诵在小学英语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有个别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会忽视朗读。但也有很多的英语教育者积极探究朗读教学的方法,希望能够掌握合适的朗读指导方法促进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以及水平的有效提升。笔者认为,小学英语朗读指导的方法应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朗读方法满足学生的特点,从而促进英语教学效果的实现。
一、正确的朗读指导策略有助于促进英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英语朗诵,强化了英语学习兴趣,促进了听说读写技能的提升,促进了英语学习效率的提升,转变了枯燥的英语学习模式,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对于刚学习英语的学生可以朗读英语课本中的句型,课本中的词组段落名言以及小短文等,通过日积月累,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能够更加大胆地朗读英语。同时,英语朗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本身内涵的理解,如果学生养成语感, 能够更好地体会英语语言,感觉到语言的美不是刻意凸显出现出来的,而是一种习惯,语感的培养与朗读是分不开的。俗话说:“熟能生巧。”读得多了就朗朗上口,自然会在其过程中记住单词、句型以及语法的使用。
朗读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写作的水平,作文写作需要文体规范、语句通顺,要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不可能的,需要反复地朗读,在朗读过程中积累词汇和句子,当学生头脑中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和信息后,写作时才能够更加科学地提取信息,逐步提升写作技能。朗读能够使学生的记忆力得到增强,很多人说小时候的记忆力是最好的,很多小学阶段背过的内容至今还有印象, 但实际上小学阶段背诵的过的内容通常是在熟读的前提下进行的。在学生识记过程中,记忆的效果随着涉及到的感官越多就越好。朗读时人的眼口以及耳都需要参与到其中,能够实现综合记忆的效果,记忆的东西自然就会牢固。
朗读还能够促进学生口语水平的提升,朗读是促进英语口语学习的第二步,朗读需要做到字正腔圆,并且有意识地跟着录音中的语音语调进行朗读,时间久了,就可以形成带有洋味的自己的口音。朗读时,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声音录下来,朗读完毕后自己听一下,找到差距,在以后的朗读中进行有意识地模仿朗读,语言词汇以及表达方法等自然也就会得到提升。
二、当前小学英语朗读作业指导的基本现状
朗讀作业的布置对于强化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学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朗读作业的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朗读作业没有引起学生和家长足够的重视,认为动手的作业才是作业,学生完成的效率、效果不如书面作业。由于家长和学生这一片面的认识,导致这些作业没有监督力度,对于比较自觉的或者成绩好的学生,他们基本能按照要求努力完成,但对于一些不自觉的或者成绩不大理想的学生就形同虚设。这就导致英语中出现了哑巴英语。同时,这种跟读和背诵的作业目标比较单一,只是达到训练学生的能力,而达不到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目标。有很多小学生有一种不好的朗诵习惯,就是在集体朗读时漫不经心从学只是对口型,拖音明显,节奏不强,容易出现漏词的现象。而让学生自由朗读时很难开口,就算勉强开口也是自由随意地读,语音语调也是比较随意,课文中个别生词也会对学生的顺利朗读产生影响,制约学生朗读积极性的提升,有的似乎读得很认真,声音也很响亮,但是却不会调节自己的语速和语调,破坏了语言的美感。更主要的是这一种低效朗读,不仅会影响阅读效果,而且对学生的语言素质的发展十分不利。
另一方面,老师对朗读作业重视程度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完成情况。有的教师只是布置朗读作业,却没有进行检查点评与反馈,没有对学生做出正确恰当的评价和指导,没有有意识地强化口语训练,学生没有压力,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从而忽略了朗读作业。
三、对小学英语朗读作业进行有效的指导
1.做好示范朗读的指导
学生有着较强的模仿能力,在语音、语调、动作甚至神态方面的模仿惟妙惟肖,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做好正确的英语范读的指导,教师在进行范读时,用自己动听的语音多变的语调丰富形象的动作表情,进行声情并茂地示读,这必然会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激发他们朗读的欲望。在教师示范朗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记住每个单词句子的语音、语调以及语速,在自己的书中做好记录。要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诵习惯,教师必须进行正确的示范朗读,这也是促进小学生朗读能力提升的关键。要使学生具有这一能力,这就需要小学英语教师具有一定的英语专业素质,掌握良好的英语基本功,教师朗读的速度要符合小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朗读的语音语调是否正确,朗读对话时是否带有感情,哪句话读得不流畅,容易出现哪一些单词发音的错误,从旁适时地加强指导,从而掌握规范的语言规律。
例如,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五年级上册Module 3 Daily life Unit 5 Where is Ben? Let’s talk中有这样一句话,“I often play football after school in the playground.”教师可以将这句话中的单词、词组分开带领学生朗读,“play football、after school、in the playground”,学生熟读这些后在将句子串起来朗读。 2.在我们接触的各种材听力材料中,与教材配套的录音带和光碟是学生最直接的录音材料,这些都是由专业人士录制而成的,他们的语音语调和语感自然,规范纯正。特别对于初学英语者,更要多听多模仿,感受不同角色的语调语气音质和感情色彩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更标准的朗读特点,感知到语音的变化语调的升降。朗读方法和要领是最重要的,掌握好了这些就能为朗读的实战练习做好准备。有的学生会觉得听录音比较枯燥,教师要在课堂上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吸引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要与家长联系,要求家长配合教育,督促培养他们善于听录音的习惯。
3.加强朗读技巧的指导
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英语朗读习惯,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好的朗读习惯能够对学生的终身都产生影响,但是,这些好习惯不容易形成,都需要教师在学习中进行朗读指导。朗读中正确性是最基本的,学生在朗读时不能够读错,教师需要加强学生朗读正确性的指导,使学生的英语语言更加规范。朗读时还需要注重指导学生做好句子的连读、重读 弱读,音调升降等问题,相同的句子重音位置不同,意思也是不同的。例如,“She goes to Beijing today.”
重音部分
【关键词】朗读作业;朗读指导;有效策略
朗诵在小学英语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有个别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会忽视朗读。但也有很多的英语教育者积极探究朗读教学的方法,希望能够掌握合适的朗读指导方法促进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以及水平的有效提升。笔者认为,小学英语朗读指导的方法应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朗读方法满足学生的特点,从而促进英语教学效果的实现。
一、正确的朗读指导策略有助于促进英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英语朗诵,强化了英语学习兴趣,促进了听说读写技能的提升,促进了英语学习效率的提升,转变了枯燥的英语学习模式,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对于刚学习英语的学生可以朗读英语课本中的句型,课本中的词组段落名言以及小短文等,通过日积月累,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能够更加大胆地朗读英语。同时,英语朗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本身内涵的理解,如果学生养成语感, 能够更好地体会英语语言,感觉到语言的美不是刻意凸显出现出来的,而是一种习惯,语感的培养与朗读是分不开的。俗话说:“熟能生巧。”读得多了就朗朗上口,自然会在其过程中记住单词、句型以及语法的使用。
朗读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写作的水平,作文写作需要文体规范、语句通顺,要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不可能的,需要反复地朗读,在朗读过程中积累词汇和句子,当学生头脑中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和信息后,写作时才能够更加科学地提取信息,逐步提升写作技能。朗读能够使学生的记忆力得到增强,很多人说小时候的记忆力是最好的,很多小学阶段背过的内容至今还有印象, 但实际上小学阶段背诵的过的内容通常是在熟读的前提下进行的。在学生识记过程中,记忆的效果随着涉及到的感官越多就越好。朗读时人的眼口以及耳都需要参与到其中,能够实现综合记忆的效果,记忆的东西自然就会牢固。
朗读还能够促进学生口语水平的提升,朗读是促进英语口语学习的第二步,朗读需要做到字正腔圆,并且有意识地跟着录音中的语音语调进行朗读,时间久了,就可以形成带有洋味的自己的口音。朗读时,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声音录下来,朗读完毕后自己听一下,找到差距,在以后的朗读中进行有意识地模仿朗读,语言词汇以及表达方法等自然也就会得到提升。
二、当前小学英语朗读作业指导的基本现状
朗讀作业的布置对于强化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学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朗读作业的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朗读作业没有引起学生和家长足够的重视,认为动手的作业才是作业,学生完成的效率、效果不如书面作业。由于家长和学生这一片面的认识,导致这些作业没有监督力度,对于比较自觉的或者成绩好的学生,他们基本能按照要求努力完成,但对于一些不自觉的或者成绩不大理想的学生就形同虚设。这就导致英语中出现了哑巴英语。同时,这种跟读和背诵的作业目标比较单一,只是达到训练学生的能力,而达不到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目标。有很多小学生有一种不好的朗诵习惯,就是在集体朗读时漫不经心从学只是对口型,拖音明显,节奏不强,容易出现漏词的现象。而让学生自由朗读时很难开口,就算勉强开口也是自由随意地读,语音语调也是比较随意,课文中个别生词也会对学生的顺利朗读产生影响,制约学生朗读积极性的提升,有的似乎读得很认真,声音也很响亮,但是却不会调节自己的语速和语调,破坏了语言的美感。更主要的是这一种低效朗读,不仅会影响阅读效果,而且对学生的语言素质的发展十分不利。
另一方面,老师对朗读作业重视程度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完成情况。有的教师只是布置朗读作业,却没有进行检查点评与反馈,没有对学生做出正确恰当的评价和指导,没有有意识地强化口语训练,学生没有压力,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从而忽略了朗读作业。
三、对小学英语朗读作业进行有效的指导
1.做好示范朗读的指导
学生有着较强的模仿能力,在语音、语调、动作甚至神态方面的模仿惟妙惟肖,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做好正确的英语范读的指导,教师在进行范读时,用自己动听的语音多变的语调丰富形象的动作表情,进行声情并茂地示读,这必然会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激发他们朗读的欲望。在教师示范朗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记住每个单词句子的语音、语调以及语速,在自己的书中做好记录。要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诵习惯,教师必须进行正确的示范朗读,这也是促进小学生朗读能力提升的关键。要使学生具有这一能力,这就需要小学英语教师具有一定的英语专业素质,掌握良好的英语基本功,教师朗读的速度要符合小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朗读的语音语调是否正确,朗读对话时是否带有感情,哪句话读得不流畅,容易出现哪一些单词发音的错误,从旁适时地加强指导,从而掌握规范的语言规律。
例如,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五年级上册Module 3 Daily life Unit 5 Where is Ben? Let’s talk中有这样一句话,“I often play football after school in the playground.”教师可以将这句话中的单词、词组分开带领学生朗读,“play football、after school、in the playground”,学生熟读这些后在将句子串起来朗读。 2.在我们接触的各种材听力材料中,与教材配套的录音带和光碟是学生最直接的录音材料,这些都是由专业人士录制而成的,他们的语音语调和语感自然,规范纯正。特别对于初学英语者,更要多听多模仿,感受不同角色的语调语气音质和感情色彩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更标准的朗读特点,感知到语音的变化语调的升降。朗读方法和要领是最重要的,掌握好了这些就能为朗读的实战练习做好准备。有的学生会觉得听录音比较枯燥,教师要在课堂上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吸引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要与家长联系,要求家长配合教育,督促培养他们善于听录音的习惯。
3.加强朗读技巧的指导
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英语朗读习惯,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好的朗读习惯能够对学生的终身都产生影响,但是,这些好习惯不容易形成,都需要教师在学习中进行朗读指导。朗读中正确性是最基本的,学生在朗读时不能够读错,教师需要加强学生朗读正确性的指导,使学生的英语语言更加规范。朗读时还需要注重指导学生做好句子的连读、重读 弱读,音调升降等问题,相同的句子重音位置不同,意思也是不同的。例如,“She goes to Beijing today.”
重音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