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面表达是一种指导性或控制性的写作形式,重在考查学生的观察、分析认知事物和遣词造句、组句成文的能力,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有效方式,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它能考查学生对英语词汇进行创造性运用的能力和对英语语法的掌握运用情况,又要求学生对英语语篇具有组织编排能力,旨在测试学生直接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看是否能够在语境的提示下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描述有关内容,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命题时尽量使学生对写作的目的、体裁、内容一目了然,做到不使学生对所提供情景产生歧义。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达到如下要求:
1.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句子的五种基本句型、常见句式、基本语法项目和习惯表达法。能仿照所学话题写简单的书信、便条、通知等。能根据提示信息正确地组织语言材料,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最终形成连贯的短文。
2.初步写作能力。准确理解提示,善于抓住主旨和细节要点,并在此基础上合理构思巧妙组织。
3.丰富的文体常识。了解常见文体的语言特色、格式和写作要求。
4.良好的书写习惯。了解文字特点,用手写体清楚、美观地书写英语句子,字间距合理。
一、深挖教材,夯实基础
现行教材题材广泛,如friendship, earthquakes, cultural relics,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the stars,wildlife protection 等。体裁更是十分丰富,如人物传记(biography)、记叙文(narration)、信件(letter)、日志(journal)、日记(diary)、戏剧(play)和描写(description)等,趣味性极强,是一部模板式的教科书。它为教师教写作,学生学写作提供了大量素材。教师应把这些素材整合、删减或补充,使其成为学生练习写作的范本。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多样化的话题训练。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得以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文;从看图写话的限制性写作逐步加深到只给信息,只给命题的开放式、半开放式的写作。
教材需要有教师的正确理解和传授,才能使学生通过模仿学会自己创造的能力,因此教师对教材的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改变文章的体裁或人称来改写文章。在改写的过程中学生熟悉并巩固了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最终达到自由运用的程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套用教材词汇、句型和表达方法,帮助学生写出地道的、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佳作。
二、努力实践,提升能力
一篇好的书面文章,要把丰富的词汇用清楚的逻辑规范地表达出来,这时关联词、连接性副词、介词和短语就要一展身手了。许多学生能写出无语法错误、内容较充实的段落,但往往句与句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缺乏连贯性和整体性。要实现主题突出、行文流畅、语言优美的效果,就必须注意上下文逻辑关系的确定和过渡词的适当使用。
平时训练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掌握并运用一些表示并列、递进、转折等的过渡词。比如,表示并列的and,besides,as well as,in addition to,not only…but also,when;表递进的further more,what’s more,what’s worse;表转折的but,while,on the contrary,on the otherhand,however;表选择的either…or…,whether…or…和otherwise等。有了这些词的帮助,文章就会变得表达通顺,层次分明,有声有色,而不是一个一个单词的单纯拼凑。
教师要让学生对写作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定期归纳整理,建立资料库,把自己的写作作业集中成册,让学生自己在整理中得到提高。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错误及时进行相应的对应性训练,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大量的实践活动,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写作质量的重要保证。写作能力要通过长期的、大量的反复实践才能获得。如果实践不够,即使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教材中所学的语言知识,也懂得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一旦真正运用时,也难免下笔感觉力不从心。
总之,要写出一篇好的英语作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从平时入手,勤写多练,有了好的方法和教师的耐心指导,打下扎实的基础。在书面表达中便能自如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让人眼前一亮的佳篇美作。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达到如下要求:
1.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句子的五种基本句型、常见句式、基本语法项目和习惯表达法。能仿照所学话题写简单的书信、便条、通知等。能根据提示信息正确地组织语言材料,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最终形成连贯的短文。
2.初步写作能力。准确理解提示,善于抓住主旨和细节要点,并在此基础上合理构思巧妙组织。
3.丰富的文体常识。了解常见文体的语言特色、格式和写作要求。
4.良好的书写习惯。了解文字特点,用手写体清楚、美观地书写英语句子,字间距合理。
一、深挖教材,夯实基础
现行教材题材广泛,如friendship, earthquakes, cultural relics,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the stars,wildlife protection 等。体裁更是十分丰富,如人物传记(biography)、记叙文(narration)、信件(letter)、日志(journal)、日记(diary)、戏剧(play)和描写(description)等,趣味性极强,是一部模板式的教科书。它为教师教写作,学生学写作提供了大量素材。教师应把这些素材整合、删减或补充,使其成为学生练习写作的范本。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多样化的话题训练。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得以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文;从看图写话的限制性写作逐步加深到只给信息,只给命题的开放式、半开放式的写作。
教材需要有教师的正确理解和传授,才能使学生通过模仿学会自己创造的能力,因此教师对教材的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改变文章的体裁或人称来改写文章。在改写的过程中学生熟悉并巩固了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最终达到自由运用的程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套用教材词汇、句型和表达方法,帮助学生写出地道的、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佳作。
二、努力实践,提升能力
一篇好的书面文章,要把丰富的词汇用清楚的逻辑规范地表达出来,这时关联词、连接性副词、介词和短语就要一展身手了。许多学生能写出无语法错误、内容较充实的段落,但往往句与句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缺乏连贯性和整体性。要实现主题突出、行文流畅、语言优美的效果,就必须注意上下文逻辑关系的确定和过渡词的适当使用。
平时训练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掌握并运用一些表示并列、递进、转折等的过渡词。比如,表示并列的and,besides,as well as,in addition to,not only…but also,when;表递进的further more,what’s more,what’s worse;表转折的but,while,on the contrary,on the otherhand,however;表选择的either…or…,whether…or…和otherwise等。有了这些词的帮助,文章就会变得表达通顺,层次分明,有声有色,而不是一个一个单词的单纯拼凑。
教师要让学生对写作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定期归纳整理,建立资料库,把自己的写作作业集中成册,让学生自己在整理中得到提高。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错误及时进行相应的对应性训练,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大量的实践活动,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写作质量的重要保证。写作能力要通过长期的、大量的反复实践才能获得。如果实践不够,即使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教材中所学的语言知识,也懂得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一旦真正运用时,也难免下笔感觉力不从心。
总之,要写出一篇好的英语作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从平时入手,勤写多练,有了好的方法和教师的耐心指导,打下扎实的基础。在书面表达中便能自如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让人眼前一亮的佳篇美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