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多年前的中华第一砖

来源 :奥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eeni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建筑材料,平常到我们每天身居由其垒筑的房间却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它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建筑材料之一。
  “秦砖汉瓦”不仅形象地展示了分别以“砖”和“瓦”为代表的两个朝代建筑装饰的辉煌,似乎也给人们一种直观的感受:砖和瓦分别起源于秦代和汉代,距现代应该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报道中最古老的砖应该是在底格里斯河上游的Cayonu地区发现的土砖胚,距今已经有9000多年的历史了。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先民制作和使用砖的时间会不会更早?这个问题就需要考古学家们来回答了。
  我国考古学家曾在陕西省周原西周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了3000多年前的铺地砖和空心砖。一些学者也曾根据在安徽凌家滩文化遗址中发现的一些红烧土信息,认为我国烧制砖的历史可能追溯到5000多年前,却由于没有在其中发现经过烧制的砖块,而使这一观点仅流于推论,缺乏实证材料,这使得对中国烧制砖的起源时代一直难以有一个比较确切的认知。
蓝田新街遗址出土砖块的窑坑

  改变这一状况的是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飞速发展带来的机缘巧合。国家重点公路建设规划沪陕高速经过陕西蓝田县。为配合沪陕高速陕西段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现为考古研究院)对高速公路经过的蓝田新街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5件疑似烧制的砖残块和1件未曾烧过的土坯砖残块。
  为了确定这些砖残块的确切时代,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所多次对新街遗址进行考察,利用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的加速器质谱仪,对新街遗址中的炭屑、骨骼、鹿角等材料进行了详细的放射性碳(14C)测年。经过对测年数据的仔细分析,确认这6件砖残块埋藏遗址的时代为距今5000-5300年前。
  研究人员还对5块疑似烧制的砖块进行了进一步的材料学检测分析,发现这些砖残块经过850-900℃烧制,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烧制砖。综合已有的14C测年和材料学分析结果,中国烧制砖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5300年前。蓝田新街遗址发现的烧制砖的测年结果与印度以及两河流域烧制砖的出现时代相当,是东亚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烧制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国外同时期的烧制砖不同,在蓝田发现的砖的加工过程中并没有加入草芥(古人通常在制砖过程中加入草芥以防止砖坯在晾晒时产生破裂)。这可能说明该地区烧制砖的技术并非从其他地域输入,而是獨立发展的。5000多年前的中华第一砖的发现为研究华夏文明演化,尤其是中华建筑史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关键的线索。
其他文献
苇也称芦苇。古称蒹葭。《诗經·秦风·蒹葭》,熟悉这首诗的人很多。如果细辨,蒹是芦之未莠者,未莠就是还未抽穗。葭或蒹葭,指初生的芦苇。而白居易《琵琶行》说到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荻又指什么呢?荻的形状似芦苇,但“似苇而小”,芦苇茎中空,而荻实中。《南史·陶弘景传》说他“幼年有异操,五岁常以荻为笔,画灰学书”。荻,秋季开紫色花穗,与芦苇一样长于水边湿地。方以智《通雅》:“荻,茎短小而
反战动画电影《萤火虫之墓》(1988)讲述了美日战争期间,男孩清太带着年幼的妹妹小洁四处逃生的故事。尽管清太悉心照料,小洁依然在食物匮乏、风餐露宿之中死去。电影非常动人,以动画的形式削弱了战争的血腥之感。它以儿童天真烂漫的视角切入——母亲死去,清太和小洁在残酷的烽烟下,找到安全的角落;亲戚在困难环境中变得刻薄、计较;看见黑夜的萤火虫,捕捉、游戏;在防空洞栖息,保持乐观和希望。电影充满细节,用细腻、
那些隔过黑暗的花与水  浮生如梦。花在此岸,水在彼途。  恍然若忘川之云烟。荏苒的时光,隔着孤独,隔着落寞,隔着黑暗的花与水。  春光斑斓。乍暖还寒的原野,人迹稀少的小径。满目的小花,在三月里,飘摇,飘摇。可是,又有什么能抵挡住,青葱岁月的相逢。  昨日繁华。蓬勃的七色花,潺潺的小溪流,指尖上漏过的青葱,构成人生回忆中最美丽的风景。而在盛夏的阳光下,那些青春的双眸,多么火热,多么炽烈。  细雨呢喃
《西游记》应该是我们大多数朋友小时候最早接触的四大名著之一,而其中师徒经历的九九八 十一关,各路牛鬼蛇神走马灯似的,早已记不全,但“偷吃人参果”这一桥段相信大家印象应该颇为深刻,不仅因为人 参果外形呆萌食效诱人,更因为那个神秘的果园主人——镇元大仙。  低调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世外高人《西游记》中的镇元大仙  镇元大仙可谓是《西游记》中最吸引观众且“深藏功与名”的角色之一,因为该作品中其他出场的“神级
澹归和尚(1614-1680)是丹霞山别传寺的开山祖师,俗名金堡,杭州仁和人,在俗世时官至吏部尚书。明亡后,不甘侍清,削发为僧,出家广州海幢寺,后在丹霞山辟别传寺。  南明第一位皇帝弘光于南京在位时,金堡任山东临清知州,因弹劾骄横跋扈的镇将刘泽清扰民,被朝廷革职。第二位皇帝隆武于福州在位时,金堡任礼科给事中,因指斥大军阀郑芝龙无人臣礼,被逼挂印。第三位皇帝绍武于广州在位仅45天,其时金堡在湖南奔走
虽然名为“翼龙”,又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但翼龙其实并不是恐龙。它们是恐龙的“旁系近亲”,也是最早翱翔于天际的脊椎动物。翼龙以“清奇”的长相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长满尖牙的嘴巴、可以折叠的翼膜和一身独特的“毛发”。   没错,与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部分爬行动物不同,翼龙的体表是“毛绒绒”的——很早以前,就有证据显示翼龙身上长有许多短毛。不过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这些毛发大概就像头发一样是简单的单
不要在月亮上数我的喙痕。  不要在我的喉管里私藏星星。  啄。我啄黑暗。头顶的冠帮我指路,东方不设拐角。  天地初开,我充当第一日所造之物。第一日的使命,是酉时日落山冈,静守大地;领你们归家、夜宿、繁衍。使光明,生生不息。  我练习以弧形的……鸣啼——破曉。口口声声,为太阳传令。沿每一个黎明,打开体内安装的钟表,一遍一遍调试,从混沌到有序,提醒白昼,取代黑夜。  我有翅膀伏在胸口,如禅听。  我展
日暮秋烟起  小城建在山脚下。火星山应该是  听惯了小城的故事  波澜不惊  从山顶俯瞰小城。针叶林随着云雾  缓缓流下——  小城多像一座分工有序的蚁穴  云层会渐漸淡去——  傍晚时分,来来往往的人  像蚂蚁,遵照秩序回到各自窝巢  而每个人都有家可归  那么,哪怕他们卑微得像一只只蚂蚁  那也是幸福的蚂蚁  颈椎病  一架缝纫机就是一个店面  勾着头,踩脚  哒哒,哒哒哒哒——  布匹走出一
在埃及古代都市,卢克苏尔近郊丹德拉的哈托尔神庙的内部,有研究者表示,在古代埃及文明中“存在高度电气技术”的神秘浮雕。  这个神秘浮雕雕刻在神庙最深处,宽约50厘米、高约1米的地下室的左右墙壁上,被称为“电灯泡浮雕”。墙壁上共有3个雕刻的电灯泡浮雕。左侧两个,右侧一个。这些浮雕看起来特别像是一个个的灯泡,有像圆筒的容器,容器中有像蛇那样的灯丝。而且,容器下部好像还有延长的电缆。  1892年,J·纽
大地的果实  海边低头的行者必是一名诗人  潮汐推动高高低低的诗行  那些伸长的诗句不时被海水呛到  大海张开的口有民间的苦  不息的涛声来自远古的呻吟  请致敬这大海的歌者  还有几人在大海边低下沉思的头颅  谁还反复敲打古老的铜鼓  谁还不断擦拭远古的铜镜  谁的双眼鼓起灯笼  谁汹涌这咸苦之水  這不被海风吹散的孤傲的灵魂  这天空垂下的黑色的头颅  这大地结出的不多的良知的果实  海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