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elesscp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学生普遍认为高一物理难学,原因何在?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这个台阶存在于物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与心理特点上。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一、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初中物理学习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常常与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形象思维,较少要求应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思维等抽象思维方式。
  1、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把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之中,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扩展。顺应是认知结构的更新或重建,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已不能为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所容纳,需要改变原有模式或另建新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因此,要先了解学生在初中已掌握了哪些知识,并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就降低了高物理学习的台阶。
  许多事例表明,学生能够比较自觉地同化新知识,但往往不能自觉地采用顺应的认知方式。在需要更新或重建认知结构的物理新知识学习中,应及时顺应新知识更新认知结构。例如:初中物理中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有速度(速率)、路程和时间;高中物理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有速度、位移、时间、加速度等,其中速度位移和加速度除了有大小还有方向,是矢量。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顺应新知识,辨析速度和速率、位移和路程的区别,指导学生掌握建立坐标系选取正方向,然后再列运动学方程的研究方法。用新的知识和新的方法来调整、替代原有的认知结构。避免人为的“走弯路”加高学习物理的台阶。
  2、信手拈来做实验,加强直观教学
  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而像我们这类实验条件比较落后的学校,实验室不可能保证每一个问题都能有相应的实验器材,因此,教师能否信手拈来,就地取材,随手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3、適量补充,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
  我们在力的合成、分解之后,如下补充:
  ①矢量,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及三角形法则。因为,在高一必修教材中的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动量等都是矢量,对于这些物理量的正确理解以及运算,需要让学生具备有关矢量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使学生对矢量的概念及其合成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但初次接触,对该概念的掌握和理解仍是很肤浅的,若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矢量,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使其对该概念和运算法则及时得到巩固,归纳总结,可为今后正确深刻理解各章中有关力学矢量的概念及其运算打下牢固的基础。
  ②受力分析及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在后续课程(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需要求物体所受的合力,这就必须具备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知识。况且,学了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后,我们要求学生不要放放在桌面的物体的重力和对桌子的压力混为一谈,若能给他们一些实际例子,说明不仅其力的性质不同,受力物体不同,其实它们的大小有时也是不相等的。如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重力大小不等于它压紧斜面的力,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容易掌握得多了。补充这些内容后,学生还加深了对静摩擦力大小的认识和滑动摩擦力公式F=μN的理解。使得《力》这章的知识更为系统和完整。
  当然,补充这些内容只是对后续课程和选修本的学习起“铺垫”和“过渡”作用,考虑如今初中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能力水平,切不可贪多求快一步到位,只宜对简单的基本的情况作细致的分析,以后再逐步加深。这就等于给学生多设置了几个小台阶,有利于学生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
  二、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解题思路的培养
  初中物理练习题,要求学生解说物理现象的多,计算题一般直接用公式就能得出结果。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且与日常生活现象的联系也不象初中那么紧密。分析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有时还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方法,特别要具有科学想象能力。
  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1、培养学生每天完成复习、作业、再复习和预习的习惯。
  针对学生经常拿到题目就做,做不出就翻书,拿到公式就套,不管是否适用的情况,我们强调,教师要在每个概念与规律的教学时,突出相应的应用条件与范围,并要求学生在做作业前,先整理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能够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练习题,在每次习题分析,先要求学生说出相应规律的理解情况。
  具体的物理问题,有时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解决力学中连接体的问题时,常用到:“隔离法”;对于不涉及系统内力,系统内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物理问题,用“整体法”简便。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常常是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但一解题就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求教师注意归纳,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指导。
  高中物理题目类型多,方法灵活,用到初等数学的知识较多。教师在强化概念的同时,应精心准备每一节习题课,为提高习题课的效率,在上习题课前先将题目布置下去,先让学生做,并让他们争先恐后地想办法解题。每想好一种办法便拿给大家看,实在想不出,就相互讨论。一些有难度的题目上,学生常常争论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到上习题课时,学生们就比较专心,就算一些题目课前没有做出来,但由于课前他们已经将题目思考多次,所以上课也特别容易理解和听得懂。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把课堂上的知识和方法消化吸收。
  2、对学生作业的批改要认真、仔细,批改作业时,一看学生是否会做;二看学生是否认真做,书写是否规范、作图是否准确。
  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集体更正,个别存在的问题个别更正,不合格的作业一定要重做。通过严格规范的批改作业,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严密的思维过程;通过精心准备的习题讨论、讲解以及运用各种各样的解题方法,使学生在由简单模仿到运用自如、由运用自如再到自我创造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与教法,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都变得容易起来。
其他文献
新课标改革给基础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给贫困山区的农村学校带来了诸多困惑与挑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一切生物和环境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所以一旦生物所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也将受到威胁。因此,保护环境,优化环境,使整个生物界(包括人类)得以延息生存和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非常重视的问题。在我国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纳入社会政治生活轨道。目前,许多学校没有单独开设环境保护课程,利用生物课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环保教育有很直接、很现实的效应。因此,提高中学生的环保意识,生物教师负
摘要:数学教学案的编写是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这不仅影响到初中数学课程的正常教学,也影响到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笔者在认真学习初中数学教学案的相关编写知识基础上,联系自身教学经验,对初中数学教学案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案 编写  数学教学案,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数学课堂学习方案。它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传统意义上的教案或学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所用教材:华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第四节。  本课要研究的是正方形的判定,是在学生已经学过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又是前面学习知识的矾固归纳,具有温故知新的作用。另外,本节课的内容还渗透着转化、对比的数学思想,重在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摘要]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作为课堂教学,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本文就物理教学语言艺术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关键词]巧设悬念 善于点拨 借助类比  《新课标》中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互动交流最常用、最主要的方式是教师借助口头语言进行师生对话。在这一过程
一、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3节的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本课是安排在学习三角形的概念及分类之后进行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它实际问题的基础。教材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为教师灵活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角的度量、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等知识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一直是为“应试”服务的,始终以高考为目标。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之下,历史这门学科长期成为单纯的复述性的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较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为促进中学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和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丰南区教研训中心初中研修部于2012年4月29日至5月18日对全区20所中学的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诊断拉练活动。总的来讲,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一是各中学均创建了特色鲜明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二是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三是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彰显;四是和谐平等开放的课堂氛围初步形成;五是体育课堂教学均能体现学校的教学理念。欣喜
【摘要】“数学素养”是近年来数学教育界一个重点关注的问题。数学素养作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是提高民族素质、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学素养的提升,不是靠一两节课的教学就能实现的,而必须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不懈、多渠道、多方面地努力和探索。因此,依托课堂教学吗,加强口算、简算、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扎实学生的数学基本素养有效途径。  【关键词】数学;基本素养;口算;简算;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