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视野下的高校学生管理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b5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随着我国近几年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要求辅导员必须根据现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挑战与难度;现代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026-02
  1引言
  高校学生管理是指高校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为了实现高校的培养目标,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法规,科学地、省计划地组织、协调、指挥学校内部的各种财、物、时间、信息等因素,规范学生学习、思想、生活、行为的活动,是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在校阶段的管理,也是一项讲究管理技巧和管理艺术的复杂系统工程。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使得学生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都与过去有较大的差异,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而这一切无疑给当代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基于学校基础的陈旧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大学生的思想管理工作,对于当下的学生管理工作而言,必须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行为模式,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与管理方式,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努力创新学生管理工作。
  辅导员队伍作为开展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在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当中指出: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应该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而辅导员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高校学生管理存在问题
  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方式与传统大学生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尽管我国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传统的学生管理理念、制度、模式以及手段己经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用新的思路加以改革和创新。
  2.1 学生管理队伍不稳定: 目前高校学生的规模都比较大,学生数量与规模与高校辅导员的比例不成正比,同时由于高校辅导员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不能与同等条件的专任教师同步解决。由此,导致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不足,许多的辅导员并不太愿意长期留任岗位。同时由于高校辅导员本身工作的难度、强度较大,工作性质的弹性也较大,在各种待遇方面又不能够保证,使得部分辅导员将本职工作作为“踏板”,随时准备“跳槽”。从而导致高校学生管理对队伍不稳定,进而使得学生管理的效率以及实际效果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2.2 对学生管理工作认识不足: 我国目前的高校管理工作由于许多的辅导员其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思想观念的落伍,导致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往往由于无法与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形成一致,从而逐步产生了一定的代沟。高校辅导员仅仅是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即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工作做好,除了“本职”工作以外,至于人才培养问题,缺乏深入、细致地思考。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多,辅导员对学生的了解不够细致、深入,缺乏与学生之间有效的沟通与情感交流。导致无法形成良好的情感交流渠道,最终导致学生主体意识缺乏以及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缺失。
  2.3学生管理制度有待加强: 虽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已颁布多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高校之间存在差异,《规定》本身不适应高校客观现实,不能灵活地针对学生的状况和环境的变化。而目前我国很多大学的学生管理工作制度没有很好的与时俱进,及时根据新时代下的学生的生活与行为方式进行及时的改善与更新,仅靠理性灌输,完全没有考虑到如今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没有很好的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比如:学生养宠物的问题。这在《规定》里面都没有提及。由此使得在实际管理中缺少符合当下时代发展的内容,忽略了大学生自身的自主作用,降低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制约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3完善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思考
  3.1管理理念与时俱进: 管理作为一种活动,是在一个特定组织、特定时空环境下发生、发展直至结束的活动。从时间的角度来看,管理实际是一个动态过程。近年来由于高校大规模扩招,学生人数迅速增加,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由于高校学生独生子女增多,也给现有的高校管理带来了很多新问题。因此,要想真正改善我国现有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则必须首先从管理观念上更新与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3.1.1 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信任人。而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内涵就是要激发和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大学生与高校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确立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从学生需要和利益出發,树立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以及专业选择的权利,为学生营造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和条件。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由被动管理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为学生创造良好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
  3.1.2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体现到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就是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和需要,优化教育资源,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创造优良的教学环境和有效的教育平台。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鼓励学生乐于探究、勇于创新,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加强辅导员个人素质的培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学生,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3.2 加强学业指导组织体系建设: 辅导员其业务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对学生辅导效果的好坏,因此学校应该加强辅导员专业培训,培训可以主要涵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如何解读专业、教务工作常见问题、学籍管理常见问题、本科培养方案解读、如何指导学生选课等。通过一系列专业的培训,帮助辅导员对目前的工作情况、专业素养有进一步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展开对学生的专项辅导工作。与此同时,积极推动辅导员各项能力的培训,包括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培训、SYB师资培训、KAB师资培训等;完善辅导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强化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培养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使其具有心理辅导、学业指导、生涯规划等能力。
  3.3 完善辅导员工作评价与激励机制
  3.3.1深化辅导员工作评价内容: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要建立相应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形成一套有效地工作、激励与评价联动机制,进一步改善现有的高校管理工作,從而更好地提升高校学生管理效率。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加强与学生、家长、教师的沟通作用,发挥桥梁作用;严格贯彻执行学校规章制度,让学生对制度做到“知、信、行”;以生为本,关注不同学生群体。
  3.3.2完善辅导员工作激励机制: 有效地激励机制,可以进一步提升高校辅导员本身的工作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不断完善自身的整体管理能力,真正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上,同时,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建立也能够促使学校对于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得到重视,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不断推进学生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具体包括:完善物质激励,优化分配制度;完善环境激励,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声望;完善培训模式,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完善晋升激励机制,拓展辅导员的发展空间;完善评聘机制,使辅导员队伍专家化。
  3.4 优化信息化条件下的学生管理工作开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要求辅导员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媒体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积极提升高校辅导员信息化与计算机使用水平,充分把现代化手段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从而更好地优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实时的了解学生生活与学习动态,以更加符合高校学生的管理手段与模式,借助新兴媒体与网络切实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效率。
其他文献
【摘要】自1998年我国开始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大学生就业难就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性问题。近五年来,每年以数十万的数字递增,截止2011年已达到650万,预计2012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可能突破760万。理清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01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当前高职院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与反思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问题,提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
【摘要】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综合训练环节,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分析了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提高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质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土木工程;毕业设计;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S969.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019-01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在已修完相关专业课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无限通讯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搜索信息、传播信息,从而慢慢演变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移动
尽管癌症可防可治的观念已有一定普及,但癌症的高发仍在公众中造成了一些恐慌,特别是一部分人对癌症缺乏了解,将所有癌症都看作不治之症,导致人们“谈癌色变”。事实上,癌症
功能高分子属于多学科交叉领域、具有前沿性、边缘交叉性等特点。此外,该课程是高分子科学的热点领域,新颖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课程内容更新快,这都为改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挑战。本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投入日益加大。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方式更为灵活。学生干部,作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 “ 桥梁和纽带”,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工作有力助手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是提高大学生教育和管理水平的重大之举,具有极强现实意义。  【关键词】学生干部;素质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
胃癌是全球高发的肿瘤之一,高度的侵袭转移以及诊断的缺乏是胃癌高致死率的原因。sorcin,也被称为SRI,是一种抗药性的钙结合蛋白,在肿瘤的多耐药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sorcin也
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基本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文章介绍了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及其在独立学院《基础工程》课程
【摘要】提高课堂效率有助于充分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把教学看成一门艺术也有利于学生主动融入到课堂中。本文首先介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定义,然后把课堂教授和电影拍摄像融合,采用比喻等手法从剧本-备课教案-、演员-学生-、导演-教师、场景-课堂等几个方面剖析了如何把握课堂每一分钟,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教学艺术  Classroom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