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育心”与“育德”,增强少数民族学生育人实效

来源 :长江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zhenhui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中,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始终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把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注重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充分发挥心理成长辅导室、新媒体网络工作室等资源优势,既要聚焦“育心”,用心关怀,以文化人互融、精准施为,生活服务互通、精准着力,让“石榴籽”“无声”扎根,又要聚焦“育德”,用爱浇灌,思想引领互联、精准施策,学业帮扶互助、精准作为,让“石榴花”“有声”绽放,切实提升少数民族学生人才培养质量。
其他文献
大学阶段的学生即将离开学校到社会生活,其自身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不仅对他人存在影响,同时他人的行为也会对刚步入社会的学生思想造成影响,因此在大学阶段需要辅导员通过应用网络技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主要分析网络思政工作架构研究。
“三防建设”即为:人防建设、物防建设、技防建设。“三全育人”即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体系。是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保障和途径,是维护高校校园稳定、营造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的必要基础。文章围绕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管理中的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根据日常工作浅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针对性地提出深化“三防建设”与“三全育人”的关系,提升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中防控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历经数次多层次多维度的改革,其教学成果显著,其中,中华名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作用十分明显。传统文化思想不仅为思政教育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现代价值观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时代重任。美育教育对于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养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结合日常工作,立足美育教育,探索美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之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着。高职院校承担着对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重要工作。拥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意识的人才,更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不仅要紧抓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05后”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更要加强对其价值观的塑造。本文通过对“05后”高职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情况,并结合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以便推动高职院校政治教育工作的进步,让05后学生有更加全面的发展。
师德师风,为师之本。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突出师德师风建设,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聚焦“师德师风考核难”这个硬骨头,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
供给侧改革是 2015年11月我国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的一个概念,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随后这一理论从经济学领域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教育领域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供给侧改革,基于高职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分析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进而对课程教学创新的具体路径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促进高职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内涵丰富,无论是“人性论”、“有教无类”、“塑造理想人格”方面都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不谋而言,当下,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 成就,但同时问题很多。本文试图就从前秦儒家德育思想这一角度给出一些建议。通过优化师资、引导学生参与德育教育、校园德育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探索两者结合的路径。
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本文通过调研,分析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存在的弊端,并结合将课程思政这一理念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课程的重要意义,最后得出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有效策略,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协同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访谈、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调查数据,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须树立协同育人意识、加强顶层设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其他育人体系、打造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等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