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豆中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与活性研究

来源 :生物技术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ru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发酵的纳豆中提取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肽,通过分子筛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纳豆上清液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纳豆发酵后的蛋白(多肽)混合物经Sephadex G-50凝胶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后得到3个组分(F1、F2和F3),其中组分F3的抗氧化活性最强,总还原力达到(8.4±0.6)mmol/g,显著高于其他组分;组分F3经半制备RP-HPLC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得到4个组分(G1、G2、G3和G4),选取含量最高的G1和G3进行活性测定,测得G1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32.67%.通过ESI-MS/MS对G1组分抗氧化肽进行一级序列鉴定,得到含量最高和活性最强的10种抗氧化肽序列,并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对其活性进行验证,得到肽段SFEWVLEH的活性最强,其DPPH清除率为46.66%±0.96%.
其他文献
细胞动态过程的研究表明,细胞在动态过程中会发生状态变化,主要由细胞内部的基因表达情况控制.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大量的基因表达数据能够在单细胞水平上获得细胞真实的基因表达信息.然而,现有大多数研究方法需要使用除基因表达以外其他的信息,带来了额外的复杂度和不确定性.此外,普遍存在的“缺失值”事件更是影响了对细胞动态发展的研究.为此,文中提出了基因互作网络熵方法,来量化细胞的分化状态,以此来研究细胞的发展动态.具体而言,通过借助网络的稳定性,依据基因间的关联来构造细胞特异性网络,并定义基因互作网络熵,从而
探索黄毛草莓FnFBOX1参与草莓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侵染过程中的抗病反应和pFnFBOX1启动子的转录活性,为研究FnFBOX1抗炭疽病功能奠定基础.以黄毛草莓(Fragaria nilgerrensis Schidl.)为研究对象,通过RT-PCR技术克隆FnFBOX1的cDNA序列.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进化树分析、亚细胞定位、启动子克隆并构建瞬时表达载体、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最后用荧光定量分析了抗病的黄毛草莓和感病的\'妙香3\'草莓在水
为考察铁皮石斛多糖对高脂饮食小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铁皮石斛多糖,联合高脂饲料给予小鼠8周后观察肠黏膜结构及肠黏膜菌群的变化.结果显示高脂饮食显著破坏了肠黏膜结构,表现为肠黏膜萎缩,上皮细胞脱落并伴有炎性渗出,Corynebacterium_1及Staphylococcus等与感染及炎症相关的菌属大量增殖.铁皮石斛多糖对肠黏膜结构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可减少Corynebacterium_1的丰度,同时提高肠黏膜共生菌Candidatus_Arthromitus的丰度,促进了Muribacu
分析白及根腐病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特征,为理解白及根腐病发病机理并针对性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白及根腐病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并对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进行定量分析.白及根际土壤中优势真菌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Mortierellomycota,优势细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与健康植株相比,发病白及根际土壤Ascomycot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而Mor
褐藻寡糖有着丰富的生物学功能,酶法制备功能性褐藻寡糖具有重要实践应用价值.为发掘高活性及稳定性的褐藻寡糖制备酶,对浅海热液嗜热菌Yeosuana marina sp.JLT21中的海藻酸裂解酶YMA-1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纯化及酶活鉴定.结果发现YMA-1由306个氨基酸残基构成,是多糖裂解酶家族7(PL7)新成员;重组YMA-1酶的最适催化条件是55℃,pH 9.0,比活力1.3×104 U/mg,Cu2+可有效促进酶活;在37℃,pH 9.0条件下,该酶对海藻酸钠、聚甘露糖醛酸和聚古罗糖醛酸的
为了增加工程集胞藻PCC 6803的乙醇合成产量,通过选用强启动子Pcpc560驱动并提高外源乙醇合成基因(pdc,yqhD)的表达,从而促进乙醇的生产.具体方法利用同源双交换引入来源于运动型发酵单胞菌的丙酮酸脱羧酶基因(pdc)与来源于大肠杆菌的NADPH依赖型醛还原酶基因(yqhD)并选用不同的启动子来驱动其表达.通过逆转录定量PCR分析,比较在不同启动子驱动的情况下,外源乙醇合成基因(pdc,yqhD)的表达情况并检测相应突变株的乙醇产量.结果显示相较于中等启动子,铜离子诱导启动子PpetE,来源于
为明确氮素浓度和形态与木薯花青素产生和积累的关系,基于氮素胁迫能够在拟南芥等植物中促进花青素产生的研究结果,以木薯品种Arg7为研究对象,研究木薯无菌幼苗在添加了(1)40 mmol/L NO3-+20 mmol/L NH4+,(2)40 mmol/L NO3-,(3)20 mmol/L NH4+,(4)0.4 mmol/L NO3-+0.2 mmol/L NH4+,(5)0.4 mmol/L NO3-,(6)0.2 mmol/L NH4+,(7)1 mmol/L(N),(8)5 mmol/L(N),(9
为阐明BbRho5对球孢白僵菌生防潜能的作用,构建了Bbrho5单基因敲除菌株ΔBbrho5,以野生型菌株WT作为对照,在不同培养基上测定菌落生长速率,并测定了菌株对多菌灵胁迫耐受性及对大蜡螟幼虫体壁侵染能力.进一步获取和分析了ΔBbrho5和WT细胞内基因转录组数据.结果表明,BbRho5蛋白功能缺陷显著抑制球孢白僵菌菌丝生长速率,同时微弱影响其多菌灵胁迫抗逆性及生防能力.相较于WT,ΔBbrho5中具有770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上调基因395个,下调基因375个.GO分析显示,ΔBbrho
旨在探究健康大鼠的尿液代谢物在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的年龄相关性变化.采集大鼠出生后3周、5周、7周、9周、12周、56周和111周共7个年龄点的尿液样本,利用GC/TOF-MS平台进行代谢组学检测.结果显示,所有尿液样本在主成分分析与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中出现组内聚类和组间分离.氨基酸类、有机酸类和碳水化合物类代谢物是大鼠尿液样本中的主要代谢物类型.尿液代谢物如4-羟基脯氨酸、L-赖氨酸和尿酸等随年龄增加逐渐下降,D-核糖、乌头酸和富马酸等在老年阶段水平升高,而烟酸和5-羟基吲哚等在老年阶段水平下降.以
启动子是实现基因精细表达调控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的代谢工程改造.谷氨酸棒杆菌是重要的工业底盘,已报道的启动子文库较少且主要是基于完全人工设计的突变序列构建获得.本研究对谷氨酸棒杆菌odhA基因天然启动子的-10区及附近序列进行随机突变,借助rfp报告基因和荧光成像系统进行高通量筛选,构建了包含57个相对强度为2.4-16.7倍的人工启动子文库,最高强度可达强诱导型启动子Ptrc的2.3倍.分析文库的突变序列,发现55个启动子突变体的-10区保守序列“TANNNT”均向3\'端移动1-4个碱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