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双紧”政策

来源 :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l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一、"双紧"政策提出的背景与紧缩情况回顾 "双紧"政策是指国家对财政、金融同时实行"紧"的政策。这一政策虽然在改革前的新中国历史上曾经几次实施过,但正式提出则是在1987年夏。在30年高度集中的体制下,我国的全部经济活动都是依据国家的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进行的。由于经济单位没有自主权,所以国家除了在制定计划时依据"四大平衡"(即财政、信贷,外汇、物资的各自平衡和综合平衡)原理并考虑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外,没有必要再公布并实施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因为这一切已体现在严密的计划之中。但是改革打破了这一格局。在"放权让利、搞活微观"为基本思路的改革中,国家计划的范围大大缩小了,计划的约束力也大大削弱了。企业制度、计划物资、劳动工资、物价财税、金融商贸等
其他文献
<正> 从实际出发,我国的利率政策只能选择结构性利率政策,即根据产业政策并结合价格体系,制定各种高低不同的利率。其具体内容包括: (一)使储蓄存款、单位存款实际利率为正数。当前急需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居民定期储蓄存款利率已经比较高,而且保值储蓄措施已实施,因此定期储蓄存款利率不宜再调高,但应将保值储蓄范围扩至一年期和两年期的储蓄定期存款,同时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物价上涨率确定不同的保值贴补率。 2.近几年居民活期储蓄存款利率太低而且稳定不动,致使与定期存款利率差距越来越大,导致了活期存款
<正> 厦门经济特区1989年5月底外债余额16653万美元。(即向境外借用的国际商业贷款,不包括企业单位向专业银行借的外汇贷款,省外地区转贷的间接外汇贷款。)借入的外债,对弥补建设资金不足,改善产业结构,改造老企业、创办新兴企业,都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一,随意借债,后果突出。对借债总量、来源结构、币种结构,利率结构、偿还保证等事先缺乏统筹考虑和认真组织可行性研究,问题陆续暴露出来。如长短贷没有考
<正> 我国人民银行系统的稽核工作从八六年五月份起步,在困难中摸索了三年。从这三年的实践来看,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相当一部同志不同程度的有"不敢稽核、不会稽核、不愿稽核"的倾向。形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体制不合理。从专业银行来说,内有内稽(本身设立稽核科、股),外有外审(各级有审计局),人民银行稽核部门硬要充当第三者,不管是插手内稽,还是要替代外审都没有必要,也不合理,从人民银行来说,
家庭债务的过度扩张有导致经济陷入长期衰退的可能,而数字金融的渗透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加速放大家庭债务的风险.通过CFPS微观数据样本研究数字金融对中国家庭债务扩张的影响机制可发现:数字金融具有信贷软约束特征,可导致信贷市场出现过度授信和过度借贷,引起家庭债务扩张,加大家庭负债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数字金融的使用广度和金融数字化的程度对家庭债务风险具有明显正向影响,数字金融的快速渗透和广泛应用推动了家庭负债上升,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则会对家庭债务风险发挥一定缓释作用.数字金融对家庭债务的扩张作用主要通过推动房贷负
<正> 安阳化学纤维厂系河南省纺织工业原料主要生产厂家之一,全厂占地面积20万M~2,现有职工1700人,其中具有初,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占全厂职工总数的10%,拥有固定资产7060万元。具有三个系列产品:年产化纤棉浆粕10000T,粘胶短纤维5000T和涤纶长丝2000T,产品畅销,深受用户欢迎。1989年予计年总产值6000万元,利润可达1000万元。安阳化学纤维厂筹建于1966年7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我厂带来勃勃生机,19
<正> 目前,通货膨胀问题愈来愈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在大量有关文献中,可以发现不少研究者直接使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方法,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西方经济学中的某些概念和范畴与我国现实情况有很大出入,所以在研究过程中,应当立足我国具体国情,对西方经济学进行批判地吸收,从而建立我国自己的通货膨胀理论。本文仅从修正西方经济学关于通货膨胀一个假设前提入手,试图得出一些新的结论。
<正> 今年以来,金融形势逐月好转。主要表现在四方面: (一)货币回笼大大好于去年。上半年货币净回笼53亿元,去年同期净投放89亿元,两者相加,全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多回笼142亿元。照这样发展,今年全年货币投放将明显少于去年。(二)贷款总规模得到一定程度控制。上半年国家银行贷款总规模累计增加213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加341亿元。(三)企业存款和专业银行超额储备,基本保持合理水平。虽然部分企业和专业银行仍然存在支付困难,但从总体上看,去年实行紧缩政策以后曾出现过的支付危机,已经基本消除。流通中
<正> 在西方经济发展史上,预期理论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迄今为止,西方经济学家划分了各种各样的预期类型。但是,比较公认的是,理性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和适应性预期(Adaptive Expection)。它们是预期理论的两个重要部分。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有关理性预期、适应性预期及我国通货膨胀的预期问题。一、理性预期的理论含义及其假设理性预期的概念是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商学院生产管理学教授马思,约翰·弗雷泽(Muth, John Fraser)于1961年在他的一篇著名的论
中国宪法及其确立的宪法制度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历经斗争、探索、试错之后逐步形成和完善的.迄今为止的事实表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宪法和社会主义制度产生、发展与实施的历史过程中,都居于总揽全局的领导地位.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贯彻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党章从严治党、依宪法治国理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
作为信息数字编码发展的产物,大数据扑面而来并整体呈现出一个不同于物能世界的信息世界.作为不同于物能存在的信息存在,大数据具有重要的存在论意蕴.由于越来越以数据网络的形式存在,且通过使物能存在网络化,大数据意味着存在的升级.这种存在升级意味着存在由物能世界到数据世界的扩展,信息和物能存在的网络一体化,存在过程及其把握的更高维度的提升,人和世界存在与发展信息层次的一体化展开.基于信息存在的大数据形态,不仅可以得到"ontology"涵义从本体论到存在论嬗变的大数据观照,看到从本体论到存在论、从实体存在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