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言语及吞咽和呼吸障碍的颈部巨大甲状舌管囊肿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 男,56岁。因发现左侧颈部包块30余年于2007年12月1日收入湖北黄冈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患者于30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侧颈部包块约鸡蛋大小,无吞咽及呼吸困难,未作相关检查与诊治,包块逐渐呈囊型增大,近3、4年出现声音含糊不清,吞咽有异物感,有时呼吸不畅,有压迫感,偶有头昏,局部无红肿热痛及溃疡、渗液。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其他文献
走过忙碌而充实的2013年,我们迎来了充满挑战与希望的2014年。时光如梭,回望2013年8月24日,纪念创刊60年庆典上老编委们殷切的希望、美好的祝愿仿佛还回荡在耳边,新一届编委们对期刊朴实而真挚的表白还萦绕在耳畔,读者、作者代表娓娓道来的真情流露、对未来信心满满的憧憬还不时浮现在眼前,满载着2013年的正能量,我们又步入了崭新的一年。
由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喉气管狭窄及相关疾病治疗进展学习班”定于2014年3月29—30日在西安市举行(28日全天报到),届时将邀请国内外专家授课。学习内容包括:喉气管狭窄诊断方法,各种术式介绍,治疗新进展介绍,下咽与颈段食管狭窄的外科治疗,喉气管乳头状瘤微创手术,气管食管瘘的外科治疗,侵犯喉气管的颈部肿瘤手术切除方法与重建等,并安排了手术示范。学习班
患者 女,65岁,因发现右颁部肿块1周于2012年1月25日人院患行人院前1周几意中触及有颈部有一核桃大小的肿块,崩部无红肿疼痛,
患者 男,45岁。5年前发现颈前肿物,约为鸡蛋大小,无明显不适感觉,肿物逐渐增长,近期因肿物过大影响颈部活动,睡眠时打鼾伴憋气而于门诊就诊.
目的分析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Ⅱb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6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颈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资料,63例患者的颈淋巴清扫标本67侧按颈部分区计数淋巴结数目,研究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灶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是否多发病灶、甲状腺被膜受侵、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或被膜受侵,以及病理r13和T4a分期,转移淋巴结在颈部分区分布,淋巴结有无融合等与11
目的比较彩色超声(简称彩超)和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舌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颈部微小转移淋巴结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8--2013年96例cN0舌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同时行颈部彩超和MRI检查以评价颈部淋巴结情况,并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在评价舌癌颈部微小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和区别。结果彩超在判定淋巴结微小转移的敏感度为72.5%,MRI为50.0%,差异
例1 男,6岁,因反复咳嗽、喘息1月余于2013年6月8日入院。患儿1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咳嗽、喘息,曾在当地卫生院以“支气管炎”治疗,症状无好转,后转当地县医院诊断为“气管异物”并转入我院治疗。入院时检查:左肺呼吸音粗,右肺呼吸音弱,未闻及哕音,三凹症明显。
变应性鼻炎(AR)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病,主要症状为喷嚏、清水样涕、鼻塞、鼻痒等。我国城市AR自报患病率已达11.1%,近年来国内外的发病率均有上升趋势。同时,AR与呼吸道其他疾病的发生也有密切联系。
目的探讨在无动脉栓塞下内镜经鼻入路治疗鼻咽血管纤维瘤的可行性及减少术中出血的策略。方法对25例鼻咽血管纤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Ua期3例、IIb期5例、Ⅱc期4例、Ⅲa期13例(Radowski分期)。全部病例未行动脉栓塞,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控制性低血压下经鼻入路行内镜下血管纤维瘤切除术,其中2例同时行唇龈切口。术中通过开放视野、切除上颌窦后外侧壁及翼突充分显露翼腭窝和颞下窝,及早确
目的了解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α)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体内的变化,探讨OSAHS患儿血浆VEGF和TNF-α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及多道睡眠图(PSG)记录数据的关系。方法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中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