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与道义:1922—1923年间北方地区工人罢工策略平议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tianweixiu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的阶级斗争理论是建立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成熟与不可调和的矛盾基础之上的。与西方国家相比,近代以来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孱弱,劳资冲突与对立并不激烈,故1920年代初期北方党组织在开展工人运动中不仅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还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采用情感的力量缓和阶级的对立,以生存底线型诉求赢得道义支持,借助夷夏观念抗争外国资本家,选择非暴力方式改善生存条件,使罢工斗争大多取得了胜利,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实践经验。
其他文献
1 问题的提出我国北方的河流及沿岸海域,冬春季节经常出现浮冰。
职业教育发展不仅是自身体系和模式的发展,更是一种与社会、与企业相协调进步的外向服务型发展。其“开放性”和“服务性”特征越来越明显。上海职业教育开放性实训中心体系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制度建设是关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只有这样。才能确立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地位,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新型社会主义合作制。新
在现代教育过程中,教师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越来越重视和接受,但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并不能从系统的角度来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针对这一状况,文章重点阐述了在以学生为中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