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尔夫式投资哲学
着一身白色休闲装的单祥双一见面就调侃记者:“你今天采访我,穿得这么随便……不过,我也很随便。”
采访前,早就知道,公关部的小女孩会经常想出各种主意包装单祥双,希望他西装革履更有绅士和贵族气派,但显然,他很少真能做到那样一丝不苟地重视外表是否华美庄重。
见一个记者,何必要正装?换句话说,见一个风险投资家,也何必要正装?
风险投资家们在枯燥而繁琐的投资运动后,最需要的是压力的释放和缓解。他们注定需要远离一切刻板。
6月15日,单祥双从美国飞回北京,飞机落地时北京时间5∶00。他并没有急于回家去倒时差,而是直奔某高尔夫俱尔部。10∶50他离开高尔夫球场又直奔公司。
那个高尔夫运动的原创者——苏格兰牧羊人,怎么也不会想到,那种在无聊时顺手捡起海边的浮木枯枝挥击路旁的小圆石,不小心滚进了兔子窝而产生的游戏,已经引发了21世纪的中国富人们几乎到了无法自拔的狂热。
即使是在这么优雅的阳光运动中,单祥双仍不能停止对投资的思考:“这种运动讲究规范和稳健,不是单杆的成绩好就行,而是每一杆都要打好,不求最远,但求方向准。把握方向,持之以恒,真正的高手就是慢打快走,要审视好所有的问题才出杆。”这就是单祥双在从容挥杆间的悟道。
南瓜式生存
这次去美国,单祥双是应美国亚洲协会邀请参加中美企业领袖峰会的。同行有黄光裕、陈天桥等四人。此次峰会的承办者是著名的智囊机构兰德公司。在会上,单祥双发表的观点得到了兰德公司高层的赞叹。
“中国人的智慧高于美国人,因为我们是一个长期在忧患中求生存的民族,我们的生存环境如此的复杂和艰难,造就了我们的思考深度。”单祥双在美国思考了很多问题。
单祥双每接待一个记者,都会讲一个故事。这次,他讲了一个关于生命力的故事。
美国麻省 A mherst学院曾经进行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试验。试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以观察当南瓜逐渐地长大时,对这个铁圈产生的压力有多大承受力。最初他们估计南瓜最大能够承受500磅的压力。
在实验的第一个月,南瓜承受了500磅的压力;实验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南瓜承受了1500磅的压力,当它承受到2000磅的压力时,研究人员必须对铁圈加固,以免南瓜将铁圈撑开。最后,整个南瓜承受了超过5000磅的压力后瓜皮才产生破裂。
他们打开南瓜发现它已经无法再食用,因为它的中间充满了坚韧牢固的层层纤维,为了吸收充分的养分,以便于突破限制它成长的铁圈,它所有的根往不同的方向全方位地伸展,延展超过8万英尺,直到控制了整个花园的土壤与资源。
由南瓜的成长单祥双想到了人生。我们对于自己能够多么坚强常常毫无概念!在中国,想做大的企业家和投资家,必须要有南瓜精神和南瓜品质。
三种力决定人生成败
有人说,做大事者必有过人的精力。单祥双就从来没有倒时差的习惯,每天都精力充沛,如果不做事,他想象不出来人生会怎样的灰暗。
有人说,做大事者必有过人的记忆力。上中学时,当老师在黑板上把一道长长的政治题写完后,他已能一字不差地背出来,令老师和同学们吃惊不已。
也有人说,做大事者必有丰富的想象力或者联想力。这次从美国回来,单祥双深受星巴克的启发。
“让中科招商做成像星巴克一样的企业,开遍全世界。” 6月15日,公司的战略研讨会上,当单祥双提出这个战略构想时,投资总监们炸了:“这是不可能的!”
单祥双却平和地告诉他的投资总监们,没有什么不可能。
当星巴克的创业者带着商业计划书找到巴菲特的时候,巴菲特也认为这个年轻人疯了:“这是不可能的。”
按单祥双的想法,中科招商以连锁加盟的方式进行全球扩张,各地加盟商的功能是融资,而投资管理则由总部统一操作。当然,实现这种疯狂的想法必须具备大批的专业投资经理。
五大法则聚精英
中科招商现有的一帮团队,早已是星光灿烂,每一个行业的投资总监背后都有着骄人的职业经历。
中科招商员工的人才结构呈现出“倒三角”形态,公司的高端业务和管理人员占了人力资源队伍比例的大部分。作为给高级业务人才担任助理和行政工作的人员,人数相对较少。这是一支官多兵少的队伍。
在高级业务人员中,不乏年龄比单祥双大、资历比单祥双深的人,如何协调这些高级人才是一个高难度的管理问题。
如何带好一帮“才干突出,个性鲜明”的人才去持之以恒地实现共同的目标,他从几个方面来考虑并实施自己的管理规则。
一是志向引导。人无志而不立,企业无志也难以基业长青。精英人才都有理想有抱负,一个企业只有树立了远大的志向,才能够引起人才的共鸣,成为人才可以尽情施展才华的平台。中科招商以拓荒者的精神,发展国内直接投资基金事业的志向与勇气,是得以不断吸引高级人才的关键因素。
二是高薪保障。精英人才有很强的价值实现感,薪酬是一个重要方面。中科招商对高级人才采取高于同业平均水平的待遇,解决精英人才的后顾之忧,激发人才旺盛的工作动力。
三是提供舞台。中科招商资本性质虽是国有控股,但与生俱来就是个在市场中成长的企业。完全采取灵活有效的市场化管理机制,以业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鼓励员工的创新突破。在中科招商,人才能力的发挥没有天花板式的制约效应,“本事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四是高地效应。企业价值不在规模大小,而在于成长性。企业凝聚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自身的行业地位及“高地效应”,高级人才往往以就职行业龙头企业为荣。人才在不同的平台所体现出的价值也是不同的,所以以中科招商今天在行业的领航地位,对那些优秀的人才形成了很强的吸引力。单祥双说:“人往高处走,要保持这种吸引力,首先要保持企业的头羊地位。”
五是不断调试。精英人才往往个性鲜明,与企业文化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要根据个人特长和公司需求,不断进行必要微调,给人才适应修养的时段与空间。同时对高级人才的使用和评价,不能急功近利。“当他们被调整到最佳状态时,必定能释放个人的潜能”。
新木桶理论
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还有很多政策上的障碍得不到解决。我们是否要怨天忧人,或者左突右冲或者窒息而死呢?
单祥双会很肯定地告诉你:NO.
据研究发现:中国很多成功企业家都有放牛经历。单祥双放没放过牛还待考,但是他也有一大本的苦难史等人去书写。贫寒家的孩子早熟,在苦难中长大的单祥双对新木桶理论深深敬服并实践着。
一个小孩在他父亲的工厂里看守着木桶,每天早上他都要把木桶擦干净摆放整齐。但是,一夜间,风把木桶吹得东倒西歪,小孩问父亲怎么办?父亲告诉他把桶里面放满水。第二天,这个小孩发现桶在那儿整整齐齐,没有一个被风吹倒。小孩终于领悟到,当我们不能改变风时,我们只能利用现有的资源改变木桶的重量。
“我们就是那风中的木桶,当我们改变不了环境的风时,我们唯有改变自己的重量。”这是单祥双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着一身白色休闲装的单祥双一见面就调侃记者:“你今天采访我,穿得这么随便……不过,我也很随便。”
采访前,早就知道,公关部的小女孩会经常想出各种主意包装单祥双,希望他西装革履更有绅士和贵族气派,但显然,他很少真能做到那样一丝不苟地重视外表是否华美庄重。
见一个记者,何必要正装?换句话说,见一个风险投资家,也何必要正装?
风险投资家们在枯燥而繁琐的投资运动后,最需要的是压力的释放和缓解。他们注定需要远离一切刻板。
6月15日,单祥双从美国飞回北京,飞机落地时北京时间5∶00。他并没有急于回家去倒时差,而是直奔某高尔夫俱尔部。10∶50他离开高尔夫球场又直奔公司。
那个高尔夫运动的原创者——苏格兰牧羊人,怎么也不会想到,那种在无聊时顺手捡起海边的浮木枯枝挥击路旁的小圆石,不小心滚进了兔子窝而产生的游戏,已经引发了21世纪的中国富人们几乎到了无法自拔的狂热。
即使是在这么优雅的阳光运动中,单祥双仍不能停止对投资的思考:“这种运动讲究规范和稳健,不是单杆的成绩好就行,而是每一杆都要打好,不求最远,但求方向准。把握方向,持之以恒,真正的高手就是慢打快走,要审视好所有的问题才出杆。”这就是单祥双在从容挥杆间的悟道。
南瓜式生存
这次去美国,单祥双是应美国亚洲协会邀请参加中美企业领袖峰会的。同行有黄光裕、陈天桥等四人。此次峰会的承办者是著名的智囊机构兰德公司。在会上,单祥双发表的观点得到了兰德公司高层的赞叹。
“中国人的智慧高于美国人,因为我们是一个长期在忧患中求生存的民族,我们的生存环境如此的复杂和艰难,造就了我们的思考深度。”单祥双在美国思考了很多问题。
单祥双每接待一个记者,都会讲一个故事。这次,他讲了一个关于生命力的故事。
美国麻省 A mherst学院曾经进行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试验。试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以观察当南瓜逐渐地长大时,对这个铁圈产生的压力有多大承受力。最初他们估计南瓜最大能够承受500磅的压力。
在实验的第一个月,南瓜承受了500磅的压力;实验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南瓜承受了1500磅的压力,当它承受到2000磅的压力时,研究人员必须对铁圈加固,以免南瓜将铁圈撑开。最后,整个南瓜承受了超过5000磅的压力后瓜皮才产生破裂。
他们打开南瓜发现它已经无法再食用,因为它的中间充满了坚韧牢固的层层纤维,为了吸收充分的养分,以便于突破限制它成长的铁圈,它所有的根往不同的方向全方位地伸展,延展超过8万英尺,直到控制了整个花园的土壤与资源。
由南瓜的成长单祥双想到了人生。我们对于自己能够多么坚强常常毫无概念!在中国,想做大的企业家和投资家,必须要有南瓜精神和南瓜品质。
三种力决定人生成败
有人说,做大事者必有过人的精力。单祥双就从来没有倒时差的习惯,每天都精力充沛,如果不做事,他想象不出来人生会怎样的灰暗。
有人说,做大事者必有过人的记忆力。上中学时,当老师在黑板上把一道长长的政治题写完后,他已能一字不差地背出来,令老师和同学们吃惊不已。
也有人说,做大事者必有丰富的想象力或者联想力。这次从美国回来,单祥双深受星巴克的启发。
“让中科招商做成像星巴克一样的企业,开遍全世界。” 6月15日,公司的战略研讨会上,当单祥双提出这个战略构想时,投资总监们炸了:“这是不可能的!”
单祥双却平和地告诉他的投资总监们,没有什么不可能。
当星巴克的创业者带着商业计划书找到巴菲特的时候,巴菲特也认为这个年轻人疯了:“这是不可能的。”
按单祥双的想法,中科招商以连锁加盟的方式进行全球扩张,各地加盟商的功能是融资,而投资管理则由总部统一操作。当然,实现这种疯狂的想法必须具备大批的专业投资经理。
五大法则聚精英
中科招商现有的一帮团队,早已是星光灿烂,每一个行业的投资总监背后都有着骄人的职业经历。
中科招商员工的人才结构呈现出“倒三角”形态,公司的高端业务和管理人员占了人力资源队伍比例的大部分。作为给高级业务人才担任助理和行政工作的人员,人数相对较少。这是一支官多兵少的队伍。
在高级业务人员中,不乏年龄比单祥双大、资历比单祥双深的人,如何协调这些高级人才是一个高难度的管理问题。
如何带好一帮“才干突出,个性鲜明”的人才去持之以恒地实现共同的目标,他从几个方面来考虑并实施自己的管理规则。
一是志向引导。人无志而不立,企业无志也难以基业长青。精英人才都有理想有抱负,一个企业只有树立了远大的志向,才能够引起人才的共鸣,成为人才可以尽情施展才华的平台。中科招商以拓荒者的精神,发展国内直接投资基金事业的志向与勇气,是得以不断吸引高级人才的关键因素。
二是高薪保障。精英人才有很强的价值实现感,薪酬是一个重要方面。中科招商对高级人才采取高于同业平均水平的待遇,解决精英人才的后顾之忧,激发人才旺盛的工作动力。
三是提供舞台。中科招商资本性质虽是国有控股,但与生俱来就是个在市场中成长的企业。完全采取灵活有效的市场化管理机制,以业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鼓励员工的创新突破。在中科招商,人才能力的发挥没有天花板式的制约效应,“本事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四是高地效应。企业价值不在规模大小,而在于成长性。企业凝聚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自身的行业地位及“高地效应”,高级人才往往以就职行业龙头企业为荣。人才在不同的平台所体现出的价值也是不同的,所以以中科招商今天在行业的领航地位,对那些优秀的人才形成了很强的吸引力。单祥双说:“人往高处走,要保持这种吸引力,首先要保持企业的头羊地位。”
五是不断调试。精英人才往往个性鲜明,与企业文化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要根据个人特长和公司需求,不断进行必要微调,给人才适应修养的时段与空间。同时对高级人才的使用和评价,不能急功近利。“当他们被调整到最佳状态时,必定能释放个人的潜能”。
新木桶理论
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还有很多政策上的障碍得不到解决。我们是否要怨天忧人,或者左突右冲或者窒息而死呢?
单祥双会很肯定地告诉你:NO.
据研究发现:中国很多成功企业家都有放牛经历。单祥双放没放过牛还待考,但是他也有一大本的苦难史等人去书写。贫寒家的孩子早熟,在苦难中长大的单祥双对新木桶理论深深敬服并实践着。
一个小孩在他父亲的工厂里看守着木桶,每天早上他都要把木桶擦干净摆放整齐。但是,一夜间,风把木桶吹得东倒西歪,小孩问父亲怎么办?父亲告诉他把桶里面放满水。第二天,这个小孩发现桶在那儿整整齐齐,没有一个被风吹倒。小孩终于领悟到,当我们不能改变风时,我们只能利用现有的资源改变木桶的重量。
“我们就是那风中的木桶,当我们改变不了环境的风时,我们唯有改变自己的重量。”这是单祥双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