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玉米种植的农地规模对化肥减量增效的影响分析

来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7268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农地规模对化肥施用强度和化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文章基于1135个玉米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工具变量法以及分位数回归法分析农地规模对化肥施用强度和化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利用2003-2018年20个玉米主产省份面板数据进行检验,最后探索并分析农地规模变化的驱动因素及其对化肥使用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结果](1)农地规模对化肥施用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地规模每扩大1%,化肥施用强度随之降低0.1%~0.2%,且农地规模对化肥施用强度较低的农户的影响相对较大;(2)农地规模对化肥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地规模每扩大1%,化肥利用效率随之提高0.2%~0.3%,且农地规模对化肥利用效率较低的农户的影响相对较大.[结论]鼓励适度扩大农地规模,有助于降低化肥施用强度,提高化肥利用效率;通过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和联耕联种,可以有效解决地块狭小、土地分散等问题,促进化肥减量增效.
其他文献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不仅有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历经改革和发展,形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对提高农业生产力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
期刊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互联网教学成为一种新颖的教育方式.它在打破学习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同时,实现了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化重组.英语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教学平台的构建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大化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农业院校英语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理念尚未完全形成.
期刊
“能效普惠”指通过对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领域实施能效提升,为社会居民及广大经济主体赋予价值和降低资源代价的激励机制.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粤港澳大湾区将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本文充分分析了广东省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内在需求,针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中面临的挑战,分别针对能源、交通、通信等领域基础设施和区域综合能源,提出“能效普惠”政策设想,探索新型激励机制下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目的]构建乡村人—地—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2009-2017年湖北省乡村人—地—业发展时空耦合特征,探讨其发展状态耦合的分异特征和时空动态耦合的类型规律.[方法]文章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09年和2017年湖北省县域乡村人—地—业状态耦合协调的时空格局,运用动态耦合度模型识别湖北省县域乡村人—地—业动态耦合类型.[结果]2009年和2017年湖北省乡村地区人—地—业发展状态耦合度较高,呈现出“一圈一轴两片”的空间格局;湖北省乡村人—地—业整体处于初级协调状态,2009-2017年呈现出由
[目的]加强并高质量推动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是丰富食用油供给体系的重要手段.全面评价我国油茶种植的适宜性,是科学制定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我国油茶产业的重要基础.[方法]文章基于2008-2018年油茶产业发展数据及其他相关资料、2009-2018年的气象数据、地形数据、土壤性状数据等环境数据,从规模和效率两个角度分析各地当前油茶种植及产业发展规划完成情况;同时根据油茶种植对气象、地形、土壤等因子的要求,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分析油茶种植潜力评价结果,并对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提
[目的]统筹农业多功能效用协调发展,是实现城乡空间集约高效利用和健康可持续的重要途径,[方法]文章在对农业多功能理论、国外都市现代农业功能特征及大城市近郊农业发展需求分析梳理的基础上,以苏州高新区通安现代农业示范园为案例,探究大城市近郊都市多功能现代农业的实施路径.[结果]系统构建大城市近郊都市现代农业功能体系.并通过对通安示范园的需求分析提出其农业多功能发展路径,包括高标生态田园建设,营造优质城乡环境;高质农业生产供给,稳固产业优势特色;高效农业科创示范,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高值休闲农业体验,绽放绿色发展
[目的]随着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蔬菜秸秆问题日益严重.进一步改进蔬菜秸秆无害化处理技术对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高我国人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针对蔬菜秸秆含水率较高、碳氮比较低、易腐烂发臭滋生病虫害等缺点,在分析比较资源化处理手段优缺点的基础上,以无害化处理为目标对技术进行革新.[结果]目前蔬菜秸秆处理技术主要有直接还田、厌氧沤肥、好氧堆肥、饲料化等,但仍存在一些缺点,难以满足无害化处理要求,文章总结了一系列蔬菜秸秆无害化利用技术,优化消毒直接还田技术,制定厌氧沤肥的技
与城市相比,我国乡村在规划布局、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社区治理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目前,我国共有行政村约69万个,乡村人口 5亿多,可见乡村社会现代转型无论是在乡村数量还是人口规模上,都是一个极其庞大和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文胜教授立足于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创作了《论中国乡村变迁》一书,全书从经济发展、社会结构、文化观念、治理秩序等4个维度剖析了我国乡村变迁的过程.作者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深刻解读,为读者全面了解乡村社会现代转型的历史逻辑、现实逻
期刊
[目的]以青岛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将为青岛市美丽乡村建设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借鉴.[方法]文章基于文献查阅法构建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利用综合评价法和协调度指数对青岛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进行测度.驱动力分析是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因子探测器模型和交互探测器模型对主成分中的指标进行驱动因子探测.[结果]2001-2017年青岛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0.121增加到0.854;评价体系的协调度整体呈增加趋势,但存在倒“U”型的周期波动.驱动力
[目的]开展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及其时空格局研究,对农田生态系统管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农作物经济产量法分别估算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碳吸收量,并构建生态承载效率指数、经济贡献效率指数对2007-2016年江苏沿海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时空变化以及公平性进行研究.[结果](1)江苏沿海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先上升后下降,并呈中间高,南北低的分布格局.化肥、农药使用是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农膜、柴油使用对碳排放影响逐渐增加.(2)江苏沿海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