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管理现状、问题和对策

来源 :应用海洋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12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居民海岛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的实施标志着中国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进入了集中管理的阶段,管理逐步规范.本研究基于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管理的主要环节,在回顾《海岛保护法》实施后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分类管理体系不完善、资源综合调查滞后、科技支撑不足、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难度大等4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海岛管理制度体系、有序推进系统性的资源调查和研究、优化开发利用活动分类管理、建立科学的规划体系、有效破解多头管理困局等对策,为在国家机构改革大背景下完善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对海洋过度开发,我国近海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多处海域出现重度富营养化现象.目前,国内外不仅对海水富营养化现象日益关注,而且积极寻求有效的生态修复方案,其中应用大型海藻进行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得到普遍认可.大型海藻修复不仅有助于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构建稳定的海洋生态系统,还可使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本研究基于我国近海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相应的大型海藻修复策略展开综述,对现有的大型海藻生态修复特点及近海封闭海域、半封闭海域和开放海域生态修复工程案例进行总结,以期对我国近海富营养化海域生态修复起到一定
为检验辐射传输方程改进算法推广用于反演LandSAT8海表温度(SST)的可行性及适用条件,本研究在修订算法部分参数的基础上,分别反演出算法改进前后的LandSAT8 SST并进行比较。MODIS SST验证表明改进算法对大气透过率偏差和SST偏差均有明显改善,除2019-08-21图像外,其他3景图像SST偏差在0.5℃左右;浮标SST验证表明改进算法在近岸海域对SST偏差改善效果同样显著,其平
能源与材料化学关乎人类的社会生活与文明进步.材料化学是推动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而能源化学则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动力来源.随着纳米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可以合成出种类繁多、性能各异的材料.从物理学角度来说,材料的成份和结构一俟确定,该体系的薛定谔方程求解就给出了其物理和化学性质.这些基本性质无外乎热、光、电、磁等诸多方面.限于材料成份与结构的复杂性,人们对于材料控制合成背后的基本科学原理认识依然有限,而在原子和分子层次上揭示这些材料的成份-结构-性能关系则面临着巨大挑战.
期刊
与其他钵水母相比,倒立水母具有独特行为:在生命周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它都在海底呈倒立附着、“睡眠”的状态.为探索与这一独特行为相关的遗传信息,本研究对安朵仙水母(Cassiopea andromeda)和同属于钵水母纲的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巴布亚硝水母(Mastigias papua)进行首次全基因组测序、拼接和注释,并重点分析了这3种钵水母与感觉功能、神经系统发育相关的重要转录调节因子Hox和POU基因家族的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关系.遗传分析显示,刺胞动物门中Hox和POU基因家
本研究利用铵锌镉还原法将海水、湖水和自来水水体中硝酸盐转化为N2 O气体测试氮、氧同位素,结果表明当反应体系的pH值在6~8之间,NO-3还原为NO-2的转化率大于95%,NO-2还原为N2O的转化率大于99%.配置5种丰度的硝酸盐氮、氧同位素标样,将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绘制校准曲线,氮同位素校准曲线斜率为0.48,相关性良好(R2=0.9998),5种丰度δ15 NN2O标准偏差在0.18‰~0.43‰之间(n=5);氧同位素校准曲线斜率为0.70,相关性良好(R2=0.9996),5种丰度δ18ON2O标
二连盆地中部地区砂岩型铀矿目的层赛汉组发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湖沼沉积,砂体发育;研究其构造样式、构造演化及氧化带发育样式等特征,探讨构造-氧化带发育样式与铀成矿的关系,对扩大找矿具有指导意义.二连盆地在早白垩世期间强烈伸展作用背景下发育了一系列北东向展布的正断层,次级凹陷形成了以单断箕状和双断式凹陷为主的构造样式,次级凹陷在坳陷范围内以并联式和串联式方式组合;构造演化和构造类型及组合样式控制了赛汉组氧化带发育样式,可分为“垂向式”、“侧向式”、“顺向式”;研究区砂岩型铀成矿以二连期后至渐新世早-中期发
鄂尔多斯盆地泊江海子地区直罗组下段下亚段和上亚段均为含矿层位,而泊江海子地区该层位矿体较窄,矿体相对较为复杂,且矿体受小层序的控制较为明显,不同的小层序控制了本层序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含矿性,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划分,能够对矿体进行更加精确的定位.文章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思路,对目的层直罗组进行层序地层的精确划分,发现小层序反应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沉积相特征与矿体的富集部位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能够较好地反应成矿特征,矿体主要富集于小层序的氧化前锋线附近和氧化-还原叠置带内,富集于沉积相变化的附近.这种方
龙首山铀成矿带中段的芨岭铀矿床是我国少有的钠交代型铀矿床,也是我国西北地区碱交代型铀矿床的典型代表.矿床中的铀矿物学及铀矿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对揭示矿床成因及流体作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开展的最新铀矿物学研究表明:芨岭铀矿床铀矿物主要为晶质铀矿和沥青铀矿,原生晶质铀矿具较高的ThO2、Y2O3以及REE2O3含量,显示较低的SiO2+CaO含量,指示其可能形成于高温岩浆期后热液,且未受到明显的后期热液改造.矿床中几乎所有的新鲜沥青铀矿均受到后期流体改造,根据蚀变沥青铀矿在背散射图片中呈现亮暗不同的灰度
文章将湘西北地区的含铀多金属黑色岩系划分为3种类型的矿化元素组合,分别为:U-V-Ni-Mo型、U-V-Cu型和U-V型.相比上地壳,U-V-Ni-Mo型矿化中Mo的浓集系数达到了1539.74,U为40.54;U-V-Cu型矿化中,Mo的浓集系数降低为204.02,U含量变化不明显,为34.22;U-V型矿化中Ni、Mo含量进一步降低,而U含量增高为上地壳的111.26倍.U-V-Ni-Mo型矿化中发现的铀矿物以晶质铀矿和沥青铀矿为主,Mo主要以胶硫钼矿的形式存在,Ni主要以含镍黄铁矿、辉砷镍矿等独立的
四川盆地北部是中国重要的砂岩型铀矿成矿带之一.虽然大量学者对已探明铀矿成矿作用等方面开展了研究,但砂岩型铀矿成因至今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此外,现阶段对与铀成矿有关的热液性质与来源、如何造成铀的叠加富集等方面研究不足,尤其是对红色含铀方解石脉形成机制及红色铀矿石中铀矿物与赤铁矿、方解石的内在成因关系仍有待深化认识.因此,文章全面收集前人研究资料,系统总结了川北砂岩型铀矿化特征与主要控矿因素,在沉积成岩富集成矿的基础上,提出与铀成矿有关的热液为富CO2的含烃盆地热卤水,当其通过断裂及不整合面运移时,随着热液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