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点滴体会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y19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核心。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基本环节,它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低段学生(一二年级)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每学年背诵优秀诗文30篇以上,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又一个新的伊始,刚刚送走了毕业班,就开始了新的一年级语文教学,我深深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因此在这方面特别重视,现在就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点滴体会。
  一、从“听”入手,点燃孩子的阅读兴趣
  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识字少,大部分孩子不会使用拼音,因此,不能自主地阅读课外读物。“听”给了孩子一个世界。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精彩有趣的童话故事不仅给孩子们一片幻想的天地,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还为他们走进知识的殿堂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动员家长,共同制定读书计划
  开学的新生家长会上,因为有执教高年级的经验,我就告诉家长,在我执教的孩子中,读书多的孩子在语文知识的理解及各科的学习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这在家长的思想上激起一点浪花,引起一定的震动,从而使家长们对阅读在思想上有了足够的认识。接着,我又介绍了美国教育家杰姆·特米里斯的阅读论,他认为孩子坚持听读可以使注意力集中,有利于扩大孩子的词汇量,并能激发想象,拓宽视野,丰富孩子的情感。这样,在得到家长的充分认可并迫切想要付诸行动的愿望中,我们共同制定了我班的读书计划。家长坚持每天给孩子读一个故事。在每天的听读中孩子会渐渐领悟词句结构和词意神韵,产生想读书的愿望,并能初步具备广泛阅读的基础。
  2.教师引导学生广泛“听”书
  每天语文课前,我都会给孩子们读一个故事,力求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把孩子们带进故事中去,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感受文字的魅力。我从童话故事入手,先选择那些篇幅短小,主人公是小动物的故事读给孩子们听,不一定非要他们明白故事的道理,只要喜欢听就足够了。我们在给孩子选读故事的时候,取材最好广泛一些,因为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最喜欢模仿老师,如果我们经常读哪一类的故事,孩子们就会去读哪一类的书,前一段时间我经常给孩子们读科学小故事,结果班里有几个孩子书包里都多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最近我在多功能报告厅讲了一节课,《菜园里》,是以蔬菜儿歌结尾的,课即将结尾时,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教师轻快的朗诵儿歌,“红萝卜绿青菜,红红绿绿真可爱,吃萝卜,吃青菜,身体健康人人爱”。并引导学生课后背诵蔬菜儿歌,结果元浩南、李思彤几个乐于读书的孩子书包里又多了《儿歌大全》, 下课还在叽叽喳喳的背诵,这不就是听书的魅力吗?这不就是读书兴趣的充分体现吗?
  3.强调家长的榜样作用
  我们都知道,课外阅读贵在坚持。而孩子们的积极性以及热情是短暂的,我就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交流。让孩子看见你们在经常看书报。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根本不想读书,建议父母放下所有的事情,关掉电视和电脑,父母就在读书看报,并在积极的讨论交流,跟其他所有的事情一样,孩子的动作是模仿父母的。他无事可做,一点点也加入到读书活动中来,天长日久,兴趣自然就培养出来了。
  二、由听到读,阅读的兴趣慢慢高涨
  1.教师领读,学生指读,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我们班从正式上课的第一天,便有一个雷打不动的午读时间,12:30~12:55,每到这时,孩子们便蹦蹦跳跳走进班级,拿起了《小故事,大道理》,可是书是拿了,那整个一部天书哇,字字不认识,拼音认不全,怎么读书?开始一两个月,教师就是叫他们指读,不管认识不认识,读到哪指到哪即可,指对就行,就这还有好多个跟不上,教师每天不厌其烦的来回巡视,点点这只小手,拨拨那只小手,一个月过去了,在点拨中,小手指对了,小眼睛盯紧书了,注意力集中了。
  2.拼音读字结合,握笔读书,边读边画,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孩子们的拼音掌握了,又认识了一些字,对于读书又有了较高的要求, 拼音读字结合,认识的汉字不用再借助拼音,直接快速朗读,既巩固了生字,又提高了读书速度,同时要求握笔读书,边读边画,画什么呢?初始阶段,就是画成语、好词,使他们对于成语、好词,有一种敏锐的直觉,也在一点点的积累,一段时间下来,现在,班级读书,眼不离书,手不离笔,读到成语处,口在读,手在画,看着他们的小样,看着被点燃的读书热情,教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3.师生角色互换,选出小小领读员
  教师的教育艺术便是花样的翻新,方法的多样,教育的目标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读书既会读,还要读懂,因此,我又进行了师生角色互换,选出小小领读员,每个星期五自由竞争下星期四天的小小领读员,并设有相应奖励,以此来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为了能读好,与家长沟通,做到家校结合读书,小小领读员还要讲解故事告诉的道理。
  三、每天的读书成果展示与“星”级评价激励相结合
  每天来到学校,我都会留出一些时间让孩子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昨晚读的故事,孩子们一个个讲得眉飞色舞,我还选出优秀的在班内展示。上台讲故事的,都能获得一颗智慧星。别小看这颗智慧星,它可是要十朵红花才能换来(受表杨一次,得一朵红花)。孩子们为了把故事讲好,为了这颗智慧星,纷纷阅读各种故事书,以获得班内展示的机会。就这样,孩子们渐渐爱上了自己读书,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与成就感。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热情
  孩子毕竟是孩子,读书的热情来的快,走的也快,这时候需要我们再给他们添把火。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和灵活多变的读书形式是学生们的最爱。
  1.图书漂流,延续学生的读书热情
  一本孩子们喜欢的书,只漂到那些喜欢读书、喜欢学习的孩子那里。谁在这一天中有最好的表现,这本书就漂到谁那里。”孩子们的小眼会顿时亮了起来,小腰挺了起来,都希望这本神奇的书能飘进自己的书包。漂流书的形式既能唤起孩子们的读书热情,又能让他们更自觉主动地学习。
  我相信,漂流的故事书让学生们渐渐爱上了读书,上课也更加认真了。
  2.举办朗读、讲故事比赛等活动
  通过:朗诵会,故事比赛、谜语大比拼、读书交流会等各种比赛,评选出各种“阅读之星”,在班上掀起读书的热潮,引发课外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大量阅读。
  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的教育之路与书为侣,让我们的学生与书为侣,在书海中自由地遨游。
其他文献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广元市与其他地区一样,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据全市统计显示,到2011年底60岁以上老人达49.3万,占总人口的15.85%,其中空巢老人又占
目的 对ICU病房的气管切开病患进行研究,分析其伴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预防策略,以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在我院ICU病房行气管切开的病患中选80例开
目的:探索加强德育实训研究对于中医护理学实习生教学改革的具体作用.方法:抽取湖南省中医院新进护理学实习生100名,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名,观察组按照基础理论、技能
提高公益慈善事业的透明度是加强公益慈善行业公信力建设的当务之急,2012年底2013年初,《福布斯》中文版、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以及基金会中心网先后发布了2012中国慈善组织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像一条红线始终贯穿其中,它推动着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这其中创造能力的产生正是创造性思维的闪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教师为学生种下创造
老年群体的需求日益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他们不仅需要必要的物质条件以及他人在生活上的照顾,更需要在精神方面得到满足,尤其是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等,他们的孤独感更为突出,精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指导纲要》当中明确指出,教育人员应充分重视幼小衔接中的各种问题,并要对相关问题达成共识.对此,幼儿园及各小学教育者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付出了大量
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乃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反映。它一般伴随认识活动出现,并且与认识活动交织在一起。它是主体对与其有意义的客体满足与否所产生的
期刊
目的 探讨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不同手术方法 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成A、B两组,每组
脑性瘫痪(cerebra palsy,简称脑瘫,CP)是一种广泛性的运动障碍。它包括肌张力、运动、姿势和平衡能力的长期紊乱。它是因为脑部在未发育成熟时,受到损伤。可以发生在婴儿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