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意义世界: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路径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yd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选择直接影响乡村文化振兴的效果,亦对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以文化娱乐活动为切入口探讨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构成乡村文化振兴的一条重要路径。意义世界为文化实践提供行动的目标、理由和依据,构筑文化实践的行为动力系统。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在于建构一套完整丰富的意义世界体系,包括生命延续、社会关系、社会声誉、社会权力和无私奉献精神五个部分。意义世界的建构逻辑包括行政激活、社会交往、社会宣传、自主组织和意义植入五重机制。行政激活为意义世界的再生产提供持久动力;社会交往建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宣传实现社会声誉的再生产;自主组织赋予文化实践更多的组织机会或组织权力,从而使组织者群体或志愿者群体获得向村庄社会展示社会权力的多重机会;意义植入通过传统资源的利用与转化、仪式化行动及榜样示范三种方式建构生命延续与无私奉献的意义价值体系。由于意义世界具有改变个体人格结构、归属结构、关系结构及权力结构的多重功能,“建构意义世界”路径下的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加强道德伦理建设,培育乡村人才,提升村社组织的自治能力,有利于乡村全面振兴。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生姜提取物6-姜酚对对乙酰氨基酚致小鼠肝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组小鼠在腹腔注射对乙酰氨基酚(900 mg/kg)30 min后,分别给予6-姜酚(30 mg/kg)或标准对照药水飞蓟素(25 mg/kg)。注射对乙酰氨基酚4 h后处死小鼠,检测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总胆红素的含量及肝匀浆中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情况,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
民法典的制定实施既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民法领域的集中表达,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必然要求。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如何实施好民法典,真正发挥法律鲜活的生命力,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领下,民法典的实施要注重系统集成、协同匹配。首先,应根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要求,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品格,准确把握民法典中蕴含的人民
自然观是人类意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影响着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一度支配着人类的精神世界,但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逐渐取代了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成为了社会的主流。历史为何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选择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在人类思想史中,宗教无疑对自然观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宗教在主观上打压排斥科学精神,另一方面却又客观促进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从大航海时代
线控转向系统取消了转向盘与转向执行机构之间的机械连接,路感由模拟产生。通过Simulink与Carsim平台,建立线控转向汽车整车模型,根据传统转向系统转向过程中产生转向阻力矩的原理,利用动力学方法计算目标转向阻力矩。使用PID控制路感电机,模拟转向阻力矩。根据ISO13674标准,进行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试验。仿真结果表明,粒子群优化PID可以更有效地实现路感反馈功能。最后,与传统转向汽车实
相对监督的外在形式、形态,监督实效更令人关注和期待。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监督有效性通过“监督权力——治理权运行——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的逻辑线路递进呈现,具有导向复合性、要素多元性、评价相对性特征。现行乡村监督低效(失效)难题有着深刻的制度结构、运行环境和效力机制原因,表现为乡村监督成本不断攀升、监督绩效对资源投入高度依赖、基层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复杂多发。乡村监督有效性建构,应遵循总体
茶树喜酸耐铝,且低浓度的铝促进茶树生长,然而其调控机理并不清晰。从耐铝促生菌的角度,探究其可能的原因。以铝处理的茶树根系为材料,经分离鉴定,得到可培养的内生细菌38株,其中厚壁菌门27株,放线菌门11株。从利用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能力、溶磷能力、产铁载体能力和分泌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能力对38株内生细菌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38株内生细菌都有一
学位
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强调人才培养应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课程教学是师范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课程评价不仅是诊断课程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手段,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方式。传统的“一考定成绩”的课程教学评价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师范专业认证的要求,形成性评价应在课程评价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师范类专业中实施形成性评价,要对形成性评价的目的理解到位,科学设计形成性评价
<正>1966年,《伦理学与教育》首次出版,作者是英国的彼得斯。作为教育哲学导论教材,它关注的重点在伦理学和社会哲学。彼得斯很尊重儿童,但又与卢梭、杜威的儿童观有不同。卢梭区别了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认为应该把儿童看作儿童;杜威则一直被视为儿童中心论者,主张教师应该绕着学生转。彼得斯却认为,教育的重点不在区分成人或儿童,也不在教师绕着学生转,或学生绕着教师转。“尊重人”是教育的基本原则,教师要把儿童
期刊
建立苍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并对苍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进行考察。以煎煮次数、提取时间以及加水量作为苍术配方颗粒提取影响因素设计正交试验,以最终得膏率和总萜醇产出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对粒度、水分含量、干燥失重、溶化性、流动相、重复性、加样回收试验等指标进行观察建立质量标准。结果表明:在加入10倍量的水、煎煮两次、每次提取1.5h作为苍术配方颗粒提取工艺的标准,制备所得的配方颗粒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