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留点“空白”

来源 :学生之友(初中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d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实践语文课程改革理念,把空白艺术融合于语文教学中,本文从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情感表达、求知心理四个方面积极探索空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 空白艺术 运用
  语文教学必须根据语文学习的特点,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能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包办学生的学习内容,而是给学生留出大片“空白”,让他们自己去耕耘,以引起他们的联想和想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在求知的过程中主动地去探索、思考和发现,从而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提高其语文素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留点“空白”?笔者认为:
  一、在教学内容上留 “空白”
  在课堂上,把某些知识有意识地留下不讲,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或许能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课外,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去发现。这样不仅能开拓视野,更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课外探索过程中,如果能有效积累,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这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另外,在课堂上留一些悬而未解的问题,让学生处于暂时的不平衡心理状态,促使他们课后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并不是对于部分知识的舍弃,而是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里的内容,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我们在教学中留出的“空白”,能让学生以其特有的经验和方式对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让学生自己去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我们更不能在课堂教学中束缚学生的思维,抑制学生的个性,应尊重每个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独特的理解方式和思维方式。
  二、在提出问题后留出“空白”
  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教学手段。对学生的提问,在每个问题提出之后,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白”,这样做有很多好处:可以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增多发散性思维的成分;可给学生创设一个新的思维情境,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想象的翅膀,诱导学生实现知识的发展创新,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多样性等。如《最后一片叶子》一文时,就可这样问:文中主要写了几个人物?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这样让学生进入到课文的思维情境,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在多种可能性中去分析、思考和判断。
  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当教师在提出问题时,也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假设,独立思考。因为每个问题都有一定的发散性,我们不必追求完满的答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若不给学生留给思考的时间,提问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留出思考的“空白”,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空。学生有了充分的时空自由,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探讨,他的思维过程才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展现。
  三、在情感表达上留出“空白”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悟不单单表现为感情强弱的变化,更表现为各种不同感情的转换和变化,如激昂、平静、愉快、悲哀、悠闲、愤恨、同情等,种种感情的变化形成课堂教学的感情节奏,使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育效果得到充分实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留出情感体验的“空白”,把最甜的甘蔗让学生去品尝。一首诗,一篇散文,一个充满真情催人泪下的故事,朗读完或听录音、观录像结束,教师不必急于讲解。须知,此时无声胜有声,生硬的剖析会成为多余。只有如此教与学才能达到同频共振,情感才能自然流露,才会有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苏轼的《江城子》时,教师设置音乐背景,创设一种淡淡的略带伤感的情感氛围,让学生配乐朗读全文,巧妙地激发起学生的情感,掀起了情感变化的第一浪。当学生读到课文结尾时,他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的氛围中,深深融入到作者推及人的感情中。因此,教学的原则就是引导学生感悟,在这样的审美性学习中,学生才能去品尝到那甜美的果汁和升华到美的境界。
  四、在求知心理上留出“空白”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和“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心理状态上的“空白”。有疑才能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探索问题的热情,使思维不断深入。教师要善于创设这样的“空白”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愤”和“悱”的状态,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应于无疑处设疑,从教材中挖掘学生看来并不是问题的问题,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于枯燥无味中设疑,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可收到奇效。例如,教学课文《孔乙己》,教师于无疑处生疑,开场问:“作品的主人公姓甚名谁?”学生一愣。随后,教师可以笑着说:“他地位太低,姓名被世人忽略,只有绰号叫孔乙己。”学生这一愣,正是给学生“空白”的价值体现。学生表面凝神屏息,而内心却如即将喷发的熔岩,异常活跃。有些课文的内容看似意蕴平平,处于无疑的境地,教师就要疑于无疑,平中出奇,善于激疑,引起学生探讨课文的微言大义,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艺术,语文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的“空白”正是这种主体性的具体显现。通过给学生以自由驰骋的空间,让他们充分调动自己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去耕耘“空白”,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使语文教学充满了无穷的意味,形成幽远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享受中品尝语文学习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天王中学)
其他文献
深受西北人民厚爱、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秦腔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观众审美情趣的变化,正面临着日益萎缩的困境.如何振兴秦腔,走出困境,是我们这几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要
期刊
进入2002年以来,我国的畜产品出口可以说是阴雨连绵、困境重重,多种出口产品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遭到封杀、退货.
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杨门女将更是人人敬仰.古往今来,爱国主义是文学艺术旷世不衰的主题,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仍然是我们需要高扬的主旋律.<杨七娘>便是表现以此为主题的
期刊
效益畜牧业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具有市场畜牧业、精品畜牧业特征的新型畜牧业.大力发展效益畜牧业,是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主动
哺乳仔猪病毒性腹泻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能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一种常见猪病,是在现代化、集约化养殖的条件下最为典型和常见的疾病之一。作为一种兽医临床较为常见的胃肠道疾
摘要:本文试就初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设计安排作探析,旨在阐述通过合理安排设计流程,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和任务引导探究的基础上,来深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阅读教学效果。任务型阅读教学设计就是在“多元阅读、任务探究”教学思维指导下,注重培养学生正确语言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任务型阅读教学设计应该从学生语言阅读学习个体差异和学习认知方法差异出发,多方位为学生提供阅读交流、合作探究的平台,培养
问题(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006年10月第1版):正常水位时,抛物线拱桥下的水面宽为20m,水面上升3m达到该地警戒水位时,桥下水面宽为10m。  (1)在恰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水面到桥孔顶部的  距离y(m)与水面宽x (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水面以0.2m/h的速度持续上涨,那么达到警戒水位后,再过多长时间此桥孔将被淹没?  学生典型解答: 建立如图1所示的直角坐标系,设函数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