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考古与多维电影文本探查r——论近现代中国电影文学史料的发掘与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254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学科的史料化转向,是建构学科话语体系的重要依托.从浩若烟海的民国报刊杂志上倾力发掘、分析近现代电影文学史料,是提升中国现代文学和现代电影史研究活力与水准的重要一役,功在当下、福泽千秋.因此,在文化地理学和媒介考古学视野下,回到历史现场,坚持跨学科、全方位、多视点地对近现代电影文学语境、观念、生产、批评、传播等全要素资料,进行全面搜集、整理、校勘,必须在诸多方面克服观念和媒介障碍,解决“历时性”和“共时性”统一等问题,在三个向度上达成目标——推进“现代文学—电影史料学”的全新探索,确立“中国现代文学”主体框架中的“现代电影文学版图”;深化现代文学研究,培育现代电影文学研究的代表性团队;力争中国现代文学视域内电影文学资料的“一网打尽”和现代电影关联资料的“精加工”.近现代电影文学史料的发掘深耕,包含着复原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完整发展轨迹、推动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史料学科升级、宣示中国现代电影文学新历史书写范式等创新点.
其他文献
通过使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2001-2020年有关公费师范生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数据输出,绘制成知识图谱,对数据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做相关研究评述,以透视公费师范生教育研究现状与研究趋势.
胡子轩:众所周知,学术翻译是一件“苦差事”,您编译文集的初衷是什么?rn李修建:诚如您所言,学术翻译非常辛苦.原因有二:rn一是耗时费力.翻译不比自己写作,自己写作可以信笔为之,不如意的地方,可以推倒重来,随意增删更改.翻译,尤其是学术翻译,首要的是尊重原文,保证准确,要弄懂、弄通每个单词、每句话的确切含义,再依照中文习惯流畅地表述出来,必须字斟句酌,不能有半点马虎.
期刊
在美学和艺术理论中,“艺术之起源”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议题.研究者从各自的学术积淀和方法论视域出发,呈现出勘察艺术起源的不同路径.部分研究者秉持生物学路径,透过动物的行为与习性来揣测远古人类对艺术的态度;部分研究者遵循心理学路径,从儿童的艺术心理中推导出先民在蒙昧阶段的审美取向和创作动机;部分研究者以文化人类学为导向,从现今留存的原始部族中发掘艺术起源的脉络和踪迹;另一些研究者则以考古学为基底,从不断被发现的史前遗迹中窥探艺术在发轫阶段的基本状貌.上述研究路径体现出或多或少的阐释力,同时又印证了艺术起源在本质
戏剧离不开情节.通过对江苏梆子“连台本戏”、独立剧目以及生活小戏的分类分析,可知该剧种在情节设计和叙事布局上大致有如下特点:首先,江苏梆子的情节架构,大都继承了明清以来戏曲创作尚奇求新的审美传统,非常注重场上效果与观众的接受心理.其次,江苏梆子剧目善于对情节发展节奏作合理把握.在冷热、张弛、悲喜、浓淡等不同色彩画面的对照中,使戏曲节奏更为鲜明,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再次,江苏梆子长于表现社会底层的生存状态,以触目可及的各类小人物的社会交往、家庭伦理为切入点,恣意生发,铺叙点染,在给人们带来精神愉悦的同时,又针
艺术起源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艺术在历史尺度上产生于何时,二是艺术如何发生.然而,艺术起源的时间作为一个最外层的表征,是艺术能力的发生决定的,即包含于艺术能力的发生.当前的艺术起源研究也是指向支撑艺术得以发生的能力.神经美学是以实验实证的方式在个体微观层面上的田野调查,是以个体的艺术感知为研究对象,在艺术感知的过程之中探讨艺术的发生机制.非即时性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动物的情感表达是即时性的动作表情,而人类则具有非即时性的动作想象,艺术作为人的非即时性产物正是动作想象的物化,而这也是艺术的形式被赋予意味的
“绕三灵”是大理白族稻作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征.通过田野考察,从“绕三灵”的时空维度与大理白族稻作文化的关系可知,出现在“绕三灵”过程中的舞蹈、对歌、接送金姑等仪式表述的文化本相是祈雨.在“绕三灵”节日的“阈限期”内,婚外性行为可能存在,其构成了巫术祈雨功能的组成部分,这是原始文化思维的遗留,显示了“绕三灵”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新中国成立后,南通的童子戏在戏改背景下脱胎而出,淡化了仪式性,凸显了演艺性.南通市为了成立南通本地戏曲剧种,政府文化部门围绕剧团展开了童子戏改良和剧种剧团的初步建设,南通地方剧种“通剧”就此诞生,并开始一系列剧种实验.在通剧实验中,逐渐出现唱腔转向老腔与新旧兼顾的趋势,改革通剧逐渐确立“四定”标准,剧种体制和特色通过“实验通剧团”的艺术实践被再度确认.然而由于历史原因,通剧只经历了短暂的实验和发展阶段即遭禁演,剧团也被遣散.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苏昆剧处境尴尬,但昆剧仍因为“四脉”的存在得以衰而未亡:一条根脉是孑遗的“传字辈”和他们的老师辈,他们在当时维系着的昆剧的“戏脉”;第二条根脉是曲社和堂名,它们延续着昆曲的“曲”脉;第三条是文脉,主要靠当时的曲家来维系;第四条是支持昆曲发展的官脉,体现为政府官员尤其是文化官员、文化政策对昆剧的支持.《十五贯》盛演之后,昆剧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较快恢复,与这几条根脉的维系密切相关.
从民初时期一味言情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到五四之后关注社会的“问题剧”,电影《玉梨魂》试图继承五四问题剧的批判精神.然而,随着不同社会问题在电影中的凸显与隐没,本就含混的问题意识在与观众的互动中消解,“问题剧”终未完成.这是双重“问题”的显现,不仅出于创作者们前后不一的批判意识,也与彼时外强中干的创作环境相关.《玉梨魂》作为典型文本体现了过渡时代的矛盾情态,也具象了“新”与“旧”的再阐释.
“电影本事”这一概念在电影进入中国后出现,在电影拍摄过程中用来提示情节.随后,电影本事与词、小说、连环画等形式相融合,衍生出电影本事词、电影小说、连环电影图画等文体,不同类型的文体的接合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显现出电影的趣味与魅力.衍生文体的产生体现了电影与文学、外来艺术与中国本土文体形式的交流碰撞,也呈现出电影接受与传播过程中的通俗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