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过春节,吃吃吃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888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划分,广东可以分成三大块:广府文化圈、潮汕文化圈、客家文化圈。说起来,我与这三个文化圈都有点关系:我本人是潮汕人,我妻子娘家是客家人,我们家定居在广府文化圈的中心广州。不过,我只在广州度过一年春节,因为按潮汕人的观念,春节是要回老家过的,平日你可以奔波万里,客居他乡,但过年了,总得回一趟老家。所以,虽然我老早就离乡外出,走过一些地方,定居于省城,但几乎每年春节都会回乡下老家。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家乡人过春节,主题无非是“吃喝玩乐”:放烟花、炮竹,看舞狮、乡戏,聚众赌博,喝酒,吃肉。在物质与娱乐生活双重匮乏的时代,正是这“吃喝玩乐”给春节渲染上浓郁的节日气氛。对于孩子来说,春节的莫大吸引力就在于平日里吃不到的糖果糕点、美味佳肴,都可以在春节期间不加节制地吃吃吃。中国人过传统节日,好像最终都会落实为对舌尖与胃的告慰,以致每个传统佳节都有一种标配性的应节食物,比如春节有年糕,元宵有汤圆,清明有青团,端午有粽子,中秋有月饼,冬至有饺子,腊八有腊八粥。
  潮汕的年糕与今日超市里常见的可以拿来做菜的宁波年糕、韩国年糕不一样。潮汕年糕是一种甜食,俗称“甜粿”,以糯米粉加入糖浆,充分搅拌,装入一种铁皮蒸具中,然后蒸熟,即是甜粿。几乎没有人拿甜粿来炒菜,它只适合当糕点吃。过去潮汕人家蒸甜粿,分量特别大,少则要用数升糯米,多则是十几升,使用一种特制的盆状大蒸具,在烧柴的土灶蒸一整天,才能熟透。
  在没有多少零食的时代,年糕可谓是最解馋的糕点, 可以一直吃到清明节左右。吃年糕时,切割出一块,再切成小片,拌着鸡蛋清入锅油煎——油里若放点葱头,会产生一种浓郁的香味,煎至焦黄、绵软,取出装盘,再撒上一层研碎了的芝麻、花生与白糖,味道美极了。不过,如今由于平日里都可以买到各种美味的点心,人们对年糕已不稀罕,很少有人再在过年时蒸大分量的年糕了,只是在燃气灶上象征性蒸一点。
  如果说,年糕只是春节的点心小吃,那么过年的大餐,就是年夜饭了。
  年夜饭,家乡人习惯称为“团年饭”。在过去,除夕之夜一家人一块吃的团年饭,无疑是多数人一年当中吃得最丰盛的一顿饭。鹅肉、鸡肉、猪腿、鱼丸、鱼脯,是潮汕人的團年饭最常见的食材,最让我食指大动的一道菜,是猪肉炖河鲀脯,肉质鲜美的河鲀脯充分吸收了猪肉与酱料的油水,味道香浓又不肥腻,回想起来都会加速唾液的分泌。
  我小时候,年夜饭的那些美味佳肴,是日常饭桌上难得一见的,许多人家平日里没吃过几天大鱼大肉,但过年了,都少不得要杀猪宰鹅,享受几天高脂肪、高蛋白的味道,过一个肥年。所谓浓厚的年味,说透了,就是这么形成的。而今天,人们之所以会觉得年味淡了,主要的原因也在于:平日与春节的差异已经被丰富的物质与娱乐生活所抹平,节日的独特性与氛围衬托不出来。
  在我的印象中,潮汕人的团年饭吃得特别隆重,祭拜过天地、社神与祖宗之后,大约下午四五点钟,团年饭便开桌了,一直吃到天黑,因为菜肴特别多,又允许全家人都喝点小酒,边吃边聊,这一顿饭可以吃很久。又因为时值冬季,天气寒冷,菜肴上桌后特别容易冷却,所以潮汕文化圈的一部分地区又形成了吃年夜饭时在饭桌中间放置一个火炉(火锅)、随时加热食物的习俗,这叫做“围炉”。
广东大盆菜。

  广府文化圈的年夜饭则少不了吃“大盆菜”——所谓大盆菜,指将要吃的各式菜肴都装在一只大盆中端上桌,一家人围在一起共同吃一盆菜,寓意“团圆”。常见的盆菜食材是猪肉、猪皮、鸡、鸭、鱼、蚝、腐竹、萝卜、香菇等,这些食材经过烹饪(或煎,或炸,或焖,或卤)之后,再层层装盆,组合成大盆菜。这个过程叫做“打盆”。打盆不是随机的大杂烩,而是颇有讲究:哪些菜肴适合先吃,可放在顶层;哪些菜肴需要吸收酱汁,应该放在最底层,合理的叠放次序,可以保证酱汁逐渐下渗,味道一层比一层醇厚。吃团年饭时,一盆菜端上来,一层一层往下吃,口感丰富,层次分明。
  以前广府人过年吃大盆菜,都是家家户户自己动手,各有家传美食,各展独门秘技,同样的食材,因烹饪的手法不同,做出来的味道也大异其趣。但今天的广州、深圳市民,已很少在家自制大盆菜了,都习惯到饭店吃年夜饭,各饭店也会提供流水线制作的大盆菜。因为越来越多的市民都喜欢在外面吃年夜饭,除夕之夜,广州等都市的各大饭店一桌难求,必须提前好多天预订,在规定时间内吃完走人。虽然在饭店吃年夜饭可以省却做菜、洗碗的劳累,但也失去了备宴的乐趣与吃饭的从容。
  大年夜吃大盆菜是广府文化的特色,不知从何时起,这一风俗又传入潮汕文化圈与客家文化圈,有些潮汕人家和客家人也会在除夕夜吃大盆菜。
  前几天,有位西北的友人来信询问:他计划带着一家人来广州过春节,问有什么推荐的饮食。我没有向他推荐吃大盆菜,毕竟,大盆菜更适合大家庭围桌吃饭,因为菜肴越丰富,味道越丰富;但现在的一家三口如何吃得完大盆菜?若有“小盆菜”尝尝鲜,倒还差不多。我建议说,既然来到沿海,应该多试试海鲜。膏红肉肥的海蟹,整个蒸熟,不用添加任何调味料,就是顶级的人间美味。
  当美味不再是节日的装饰品,而成了日常的一部分,年味开始变淡,如何将春节过得与众不同,成为多年之后回忆起来最深刻的人生印记,也许是有志于复兴传统节日文化的人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其他文献
1997年2月,英国Roslin研究所伊恩·维尔穆特(Ian Wilmut)教授率领的团队在顶级学术期刊《自然》(Science)公布了“多莉”羊的诞生。这只实际上出生于1996年5月的首例体细胞克隆哺乳动物自此成为动物界的“明星”,也彻底颠覆了人类对生殖发育经典理论的认识。  在接下来的20年时间里,科学家们陆续成功克隆出牛、猪、小鼠等超过20种哺乳动物,但对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克隆一直停滞不前。 
“绿色贝雷帽”的特种部队进驻南越进行“特种战争”。  2020年2月29日,美国和塔利班签署了一项旨在结束阿富汗战争的历史性协议,开始从阿富汗分批撤军,离开这片打了20年“反恐战争”的战场。这一幕,与47年前在越南发生的场景,何其相似。当年,美军也是同样,带着满身疮痍,身心俱疲,心有不甘地撤离苦战了十多年的越南。侵越战争,成了美国抹之不去的一段梦魇。  镜头拉回到1973年的3月29日,美国援越司
藏族学生排演话剧。摄影/尹雪峰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舞台。藏戏艺人们无须幕布,不要灯光,只一鼓、一钹为其伴奏,别无其他乐器,戴上藏戏面具,从色调造型上区分人物性格“善、恶、忠、奸”,便将生活点滴,厚重历史,演绎成各种动人心魄的故事,传颂千年之久,这便是藏戏的魅力。  在山南市扎西曲登社区,有一座表演的小院,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雅砻扎西雪巴藏戏传习基地”。从唐东杰布在扎西曲登村排练出最初
程多多《昆曲秋江》。  “发扬昆曲,就是发扬民族性。”一代艺术大师程十发先生的这句话最直接也最充分地表达了这位睿智的文化老人对昆曲艺术钟情一生的热爱与痴迷。的确,作为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昆曲与国画堪称双璧,无不以其形象化、虚拟型与民族性而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昆曲之妙,恰在于虽是小小舞台,却足以纵横千古,以典雅精致的文辞、婉转悠扬的乐曲、优雅曼妙的舞姿,将中国文化中最核心的
十年前,2009年6月25日下午12:21,美国加州当地的91 1响起了铃声。大约十分钟之后,救护车呼啸着飞驰而去。  当医护人员赶到加州洛杉矶荷贝尔山的一幢居所里时,他们惊讶地发现处于休克状态情况危急的正是一代巨星迈克尔·杰克逊。一个令人“颤栗”的新闻随后震惊了整个世界:美国西部时间14:26,迈克尔·杰克逊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一代音乐巨星以这样一种突然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终年只有50岁。 
3月26日,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李极明(左五)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向孟方转交援助物资。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快速蔓延,为了避免因为握手、贴面亲吻、碰鼻等方式成为人与人之间病毒传染的可能途径,碰肘礼成为了人们问候的新方式。  3月21日晚7点多,承载着中国援助塞尔维亚医疗专家组的飞机抵达了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方面给予最高礼遇迎接:总统武契奇、卫生部长、国防部长等多位政府官员在机场停机坪等候
7月20日,影院复工的第一天,《第一次的离别》就像它曾许诺的那样,如期而至。  早前在香港国际电影节展映时,手册上介绍说,它的画面上,吹拂着伊朗导演阿巴斯的遗风。它的名字,也会让人不小心以为是阿斯哈·法哈蒂的经典作品。有意或无意被模糊的辨识度,似乎再次说明,它包含了许多暧昧晦暝的空间。  如果只是模仿伊朗名导阿巴斯,其实不会有这篇评论。至于由《第一次的离别》会产生的第一次、第二次……第十次“离题”
唱跳俱佳的陈小春在演唱会上挥洒自如。     毫无征兆地,湖南卫视8月12日开播的《披荆斩棘的哥哥》就迅速爬上了热搜,并且伴随着每一期的热播,引发全民讨论。  作为《乘风破浪的姐姐》的续作,这档中年男性艺人选秀综艺节目,展现出完全不同于以往选秀综艺的多重型格魅力——既有爷青回的怀旧杀,也有狂拽酷炫的专业舞台呈现,更有令人动容的兄弟情、夫妻爱……这不单单是一出综艺秀,更是人格秀、职场秀、婚姻秀。3
2020年横沙稻田画(花博会主题)。摄影/郑宪章  世界级生态岛,必然是绿色低碳岛。横沙作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先行示范区,正朝着“零碳岛”的发展目标稳步前行。  今年3月,“共建崇明横沙零碳岛绿电项目”战略合作协议签署,横沙岛根据当地新农业和水产业发展情况,计划开发“农光储一体化”项目和“渔光互补”项目,补充“微电网”,以零碳能源逐步替代高碳、低碳能源。横沙全岛自发自用、全岛平衡、余电外送,这
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不断加速上升,一场“第三次世界大战”式的全球大灾难正在加速蔓延。截至3月23日,全球已有186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确诊,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30万例。就连游戏《瘟疫公司》里最难感染的最终boss——格陵兰岛,也已经出现了感染病例。  在中国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的疫情却是“硝烟四起”。从早期的心存侥幸,放任自流到如今的严防死守,封城封国,各国相继升级防控措施,以应对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