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宁酸-鱼明胶共价、非共价相互作用复合物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来源 :现代食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sh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单宁酸为模型多酚,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FRAP铁还原能力、Fe2+螯合率为主要指标系统研究了单宁酸与鱼明胶共价结合和非共价结合对鱼明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宁酸对鱼明胶的改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鱼明胶的抗氧化活性,且整体呈非共价结合物抗氧化活性大于共价结合物抗氧化活性趋势.本实验可为鱼明胶与单宁酸的相互作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网络食品在经营中屡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本文对网络食品经营监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策略,为规范网络食品经营监管,提高监管部门监管实效提供参考.
本文结合金华市食品抽检分离改革试点工作实际,分析在改进食品抽检工作中存在的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难点问题。为有效提升食品抽检工作质量,先试先行,大胆探索、创新优化,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编制《食品抽检闭合管理操作实务》,努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样本。
数学课经常会让人联想到“枯燥”一词。如何提高数学的课堂生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是广大数学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只有在教学过程中
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为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相关部门和乳制品生产厂商必须履行食品安全中的责任与
“五毛食品”主要的消费对象是儿童,由于这类人群年龄小,有很多错误的饮食方式.本文选择了16种“五毛食品”,用超纯水和正己烷代替口腔唾液,模拟错误饮食过程,测定其中16种PA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了某些食品不得含有食品添加剂苯甲酸,但在日常抽检中往往会检出少量苯甲酸.经过调查,苯甲酸实际不是人为添加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便捷的密胺餐具中三聚氰胺迁移量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10%乙醇作为食品模拟物对密胺餐具进行迁移量试验,获得的浸泡液在液相色谱仪上检测,通过外标法定量,得出密胺餐具中三聚氰胺的迁移量。结果:对色谱条件优化后,得出该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99 9、检出限为0.038 mg·L-1、精密度为0.103%~0.802%和准确度为98%~102.5%。结论:此方法操作便捷,所得结果准确,可用密胺餐具中三聚氰胺迁移量的检测。
研究了奶啤中低浓度乙醇的测定方法。对GB 5009.225—2016标准方法中蒸馏过程和酒精测定过程进行改进,采用智能一体化蒸馏仪提取样品中的乙醇,高精度密度计法测定样品中乙醇含量。结果表明,测定精密度和准确度明显提升,测定效率相对较高,适合批量低乙醇或对乙醇检测结果重现性要求高的样品检测。
基于采动卸荷岩体破坏实验,提出了采用三段模型来近似描述采动卸荷岩石应力-应变关系模型。从经典的应变梯度塑性出发,建立了弹塑性局部化应变单元模型,推导出应变局部变形带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食品中8种食品添加剂(4种防腐剂、4种甜味剂)的方法.最终确定的分离条件是安捷伦XDB C18反相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是20 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