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媒介流通的艺术诉求——比较视野下张爱玲文学资源的影像呈现

来源 :电影新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co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IP时代”,从影像改编的角度思考张爱玲作品的影像化呈现,不但可以重新审视张爱玲文学资源超越性的价值所在,也可以通过比较艺术学的方法,在跨媒体、跨文化、跨地域的层面上,探索不同艺术表达方式之间彼此的呼应和共鸣、差别与异同.本文指出,影像化张爱玲作品首先要读解“张爱玲语境”,并理解“大写的张爱玲”及其文学史意义,从外而内地探寻张爱玲的自我表述诉求与相应的写作风格技巧,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艺术形式的比较寻求共通性的艺术体验.
其他文献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作为舶来品从美国引进,引进的目的和初衷是为了弥补我国传统二元制公司治理模式中监督机制之不完善,防止公司出现“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人”控制,但是引进之后却出现了不少问题,譬如独董名独实不独、独董与监事会职能重合以及由此衍生的内耗等,这些问题最终导致独董作用发挥受限,难以实现制度设计初衷.要改变这种现状,只有明确监事会和独立董事职能,建立独立董事激励约束机制、信息传导机制、独立董事市场机制,以及独立董事决策的预讨论机制,才能实现制度引入的初衷与目的.
大学生劳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高校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家庭对劳动的认识存在误区,学校忽视劳动教育的作用,社会对劳动教育的引导支持不足,大学生劳动教育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育人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学校育人的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新时代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实现全面发展.
梁鼓吹曲曲辞句式既有对魏鼓吹曲的因循,又有由散漫而整饬、由杂言而齐言的自身衍变.梁鼓吹曲用韵基于句式承变、层次承转而生发,句式的齐言化、对称化引发了其用韵由多韵向一韵的倾向性选择.梁鼓吹曲的解基于用韵方式、层次承转而生发,在无乐曲旋律存世的情况下,要对解进行切分,需根据曲辞用韵、层次承转予以逆向寻绎.梁鼓吹曲由句式至用韵,由用韵至解,体现为前后相续、环环相扣的内在生成特点.句式、用韵和解是基于乐曲旋律的三位一体存在,其律动生成也标示出永明声律论影响下的一种曲辞生成模式.
中、日、韩三国电影人根据本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将东野圭吾的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改编成符合本国受众审美的电影.日本版《嫌疑人X的献身》凸显了 日本低欲望社会的图景,展现出理性的崩溃与人的自毁倾向;《嫌疑人X》发挥了韩国电影人擅长的世俗化情爱题材的特色,挖掘了故事中的抒情部分,迎合了观众对和谐之美的追求,使故事更加世俗化;中国版《嫌疑人X的献身》则在文化包容的前提下杂糅了多种类型片元素,满足不同审美偏好观众的观影趣味,体现出后现代意味.
文章以《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为例,探寻新农村题材电影的叙事特征,发现有三个特质:第一,在叙事空间上,它将乡土的诗意空间与城市空间并置,超越了“城乡”二元对立的视觉底色,构建了城乡和谐发展的共同体美学.第二,在叙事文本上,它通过角色关联、文本拼贴与移置等方式进行互文叙事.第三,在叙事美学上,它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构建“再现现实”与“诗意摹写”的平衡.通过对《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叙事特征的分析,可以发现,它们打破了过去农村题材电影“主旋律导向,商业性不足”的刻板印象,拓展了农村电影叙事
基于民间美术的手工技艺,在高度统一的智能化及大工业的维度中日趋式微,具有空间性、差异性、多样性的文化生态在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走向同一性,严重影响了人类原本具有的丰富的审美追求和由此而及的审美感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美术亟需找到维护其差异性和保留其文化精神的平台,并在此平台中找到由其文化意蕴而发生的文化重生.在当下国家提倡的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文化服务的大背景下,地方性高校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平台,持续研究其课程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深化构建其课程体系,以提高民间美术在传承发展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艾略特说过想去水族馆吗?比尔·默顿送给他一张年票,他刚打开这份迟来的生日礼物,唯一能装出来的便是一声颇有兴味的“啊哦!”rn艾略特和比尔每个月都会在“相聚时光”见面,共进午餐.他们一起在“女孩优先!”这家机构的金融部工作了三十五年,退休的时间只相隔几周.在彼此的退休派对上,他们说好要保持联系.整整一年后的某天早上,艾略特打开电脑,看到了一封来自比尔的邮件.
期刊
政治性赋予了莫斯科电影节生命,又在其发展过程中,主宰着它的艺术生命.这一政治导向性矛盾地促成了莫斯科电影节的开放性,尤其是对于中国电影而言,莫斯科电影节彰显了独特的“他灯自照”意义——没有其他国际电影节像莫斯科电影节一样,能够如此完整地映射出中国电影的历史脉络.通过聚焦莫斯科电影节上的中国电影,我们可以梳理出一条清晰的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线索,中国电影正是在这一现实主义的路径和他方“旅行”中,向现代电影转向.至此,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浮现:我们该如何在现代性背景下去讲述凝聚了中国传统、中国经验的中国故事,以提
传播技术变革已成为当下最具革命性的社会现实,对于新技术革命的批判性思考和介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传统出发,依循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在全球视野和中国本土语境的双重观照下,考察传播技术批判的学术思想脉络、历史动力和社会意义.借助本文研究,可以洞察传播技术在复杂历史进程中与政治经济实践、意识形态斗争和社会现实勾连的互动过程,进而利于反思、调整或重新规划技术发展道路,并弥补技术政治及传播技术批判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的缺席状况.
红色旅游作为中国特色的旅游形式,具有铸魂育人的深刻内涵.导游作为红色旅游服务的提供者和红色文化的展示者,肩负着保护、挖掘、展示、讲述、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使命,因此,提升导游传承红色文化的能力,已成为游客、旅游企业、政府及社会关注的焦点.导游要坚定红色文化自信、提升导游词撰写能力、讲解服务能力、新媒体传播能力、红色文化保护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职业素养较高的红色导游队伍,从而助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