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战后美国女子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受教育人数增加;主要学习以职业准备为目标的专业及其课程;成年女性继续教育盛行。受过高等教育的她们不仅就业率较高、职业范围扩大,而且工资待遇逐步提高。与此同时,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与职业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性别歧视,通过制度完善,来逐步消除。
[关键词] 美国 女子高等教育 职业 性别歧视
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编号11X026。
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人们取得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人们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之一,女性接受的教育越多,利用它找到令人满意的工作机会就越多。由于受到女权运动和社会经济发展双重因素的影响,战后美国女性越来越意识到大学教育对未来个人生活的重要意义,她们明白,大学教育是未来成功生活的准备。大多数家长看中了教育所带来的经济及职业优势,鼓励其女儿接受高等教育。本文主要概括了二战后美国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她们的职业状况和在这两方面存在性别歧视及改进建议。
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状况
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从19世纪30年代产生以来,历经170多年,不仅在数量上有明显的增加,而且在教学内容和接受教育的层次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在战后的发展成绩显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女大学人数增加,并主要进入男女同校大学学习。美国女子最初接受大学教育主要是在女子学院,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才的需求促进了合校教育的发展,今天,95%女大学生在男女同校学院学习。[1]在20世纪末美国大学校园内出现了女生多于男生的现象。[2]可见,在美国,不仅接受高等教育的女生增加,而且她们接受教育的层次不断提高。
第二,女大学生在专业和课程选择上,基本与职业挂钩。美国女子在进入高等学府学习时,几乎都带有强烈职业动机。她们在选择专业时看中的是它们的实用价值,主要是为将来的职业作准备。她们之所以学习经济学和社会学课程,是因为这对她们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帮助很大。[3]
第三,成年女性继续教育盛行。由于当代美国社会就业市场对人才素质的更高要求,美国成年妇女为了胜任许多要求较高的职业,纷纷重返校园进行 “充电”。在美国高校,年龄在30以上的大学生占全美大学生总数1/4, 其中75%的是成年妇女。这些成年女大学生选择最实惠而又经济的课程,比如计算机、电子技术、卫生保健、工商管理等,这样,以自由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各种教育内容和开设以职业准备为目标的各种实习课程的女子学院对成年妇女有强大的吸引力,她们大多数就读于女子学院。
美国女大学职业状况
妇女高等教育的进展扩大了她们的受教育范围,同时也促进了其职业的发展。战后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女性,其职业状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女大学就业率不断提高。在20世纪20年代,大约有10%到28%的女大学生在毕业后成为职业女性;但到了60年代,一半以上的女性在大学毕业之后参加工作。1992年25岁以上接受过大学或学院教育的妇女,就业率为66%;获得学士学位或更高的学位的妇女就业率则达到75%。[4]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她们越选择更为专业化、更富创造性与吸引力的工作。有数据显示,1980年,38%的有大学文凭的女性从事专门研究或高级管理工作,而仅有3.3%的只有高中文凭的女性有机会进入这一阶层。[5]可见,这些高学历的妇女就业率和就业范围都是比较好的。
其次,女大学生的职业范围不断扩大。在1870年90%的职业女性是教师,其他两个职业即护理和音乐艺术行业雇佣了1%的职业女性。到1940年女教师比例下降到55%,而做护士的女性占到职业女性的1/4,[6]战后毕业的女大学生不仅大量进入到传统的女性职业部门,而且还大量进入以前是男性独占的专业领域和管理高层。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美国妇女不再满足于给别人打工,纷纷开创自己的事业,自己当老板。1997年,美国有51%的公司为妇女所拥有。
对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与职业的思考
1.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从美国高等教育之初,男女两性之间就从来没有真正平等过,虽然女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但是在本科教育中她们却没有得到和男性一样平等的待遇,更不用说在研究生教育和教职方面女性受到的待遇。和女性相比,进入研究生院学习的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获得学位,而且女性可以选择的专业在影响力、专业优势和地位上均较低。大学课程中几乎看不见有关女性世界的东西,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对女生的学习成绩有不良的影响,而且也会抑制女生在学习上的期望。针对上述这些问题,美国高校需要进行市场预测,完善以职业准备为目标的各种实习课程与设施,为行业、企业培养合理比例和市场需要的女性就业者。对适合女性就业的专业要有前瞻性。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学分制选修体系和辅修体系,女性更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社会的需求,选择适合女性自己的第二专业,更好地适应多种途径、多种行业和就业机会。
2.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对策
妇女接受高等教育的障碍被扫除之后,女生可以同男生一样学习各种专业和课程,职业选择范围也不断扩大。但是性别歧视依然存在,妇女主要还是从事一些薪水较低的女性化的职业。1900年到1980年的美国人口调查显示,女性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妇女占大多数的一些职业中(女性占70%到80%),女性职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教学、护理、图书馆工作、社会工作和家政服务业。在男性职业中她们依然处于劣势。1980年女大学生获得的法律学位只占总数的30%。获得医学和牙科学位的女生只有23%和13%;而在教师职业中,妇女占到3/4。[7]另外,美国男女之间工资收入差别仍然存在,美国就业妇女(不包括从事农业劳动的妇女)所挣工资是男性工资的77%。消除女大学生职业生涯中的性别歧视和性别隔离,就要加强保护措施,确保她们在女性行业的地位与声誉、充分发挥女性的优势地位;保障女性在男性独占的行业和管理高层与男性同等的权利与地位;加大女性就业指导的工作力度,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为她们创造更多的择业和就业机会,帮助她们顺利就业和自主创业;继续提高就业妇女的工资待遇等。
总之,二战后美国女子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受过高等教育的她们的职业呈现出良好的状况。与此同时,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与职业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性别歧视,通过不断修改和完善教育与就业等制度,来逐步消除。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与职业状况,对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女大学生要获得和男子同等的教育和就业机会,就要加快高等教育的相关改革和建立配套的女性就业保障体系,构筑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Mabel Newcomer, A Century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for Women,p.49.
[2]王波.女多男少:美国大学生比例失调[J].世界知识,1999,(16):38.39.
[3]Frederick Rudolph, Curriculum,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Undergraduate,Course of Study Since1636,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Publishers,1977:160.
[4]Jo Freeman,Woman: A Feminist Perspective, California: 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1995,P215.
[5]荆波.妇女的教育与生育——美国社会个案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1995(3).
[6]Janet M. Hooks, Women’s Occupations Through Seven Decades, U.S. Women’s Bureau, Bulletin No.218,Washington,D.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51:155.
[7]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1982:118.
作者单位:陕西教育学院 陕西西安
[关键词] 美国 女子高等教育 职业 性别歧视
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编号11X026。
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人们取得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人们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之一,女性接受的教育越多,利用它找到令人满意的工作机会就越多。由于受到女权运动和社会经济发展双重因素的影响,战后美国女性越来越意识到大学教育对未来个人生活的重要意义,她们明白,大学教育是未来成功生活的准备。大多数家长看中了教育所带来的经济及职业优势,鼓励其女儿接受高等教育。本文主要概括了二战后美国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她们的职业状况和在这两方面存在性别歧视及改进建议。
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状况
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从19世纪30年代产生以来,历经170多年,不仅在数量上有明显的增加,而且在教学内容和接受教育的层次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在战后的发展成绩显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女大学人数增加,并主要进入男女同校大学学习。美国女子最初接受大学教育主要是在女子学院,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才的需求促进了合校教育的发展,今天,95%女大学生在男女同校学院学习。[1]在20世纪末美国大学校园内出现了女生多于男生的现象。[2]可见,在美国,不仅接受高等教育的女生增加,而且她们接受教育的层次不断提高。
第二,女大学生在专业和课程选择上,基本与职业挂钩。美国女子在进入高等学府学习时,几乎都带有强烈职业动机。她们在选择专业时看中的是它们的实用价值,主要是为将来的职业作准备。她们之所以学习经济学和社会学课程,是因为这对她们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帮助很大。[3]
第三,成年女性继续教育盛行。由于当代美国社会就业市场对人才素质的更高要求,美国成年妇女为了胜任许多要求较高的职业,纷纷重返校园进行 “充电”。在美国高校,年龄在30以上的大学生占全美大学生总数1/4, 其中75%的是成年妇女。这些成年女大学生选择最实惠而又经济的课程,比如计算机、电子技术、卫生保健、工商管理等,这样,以自由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各种教育内容和开设以职业准备为目标的各种实习课程的女子学院对成年妇女有强大的吸引力,她们大多数就读于女子学院。
美国女大学职业状况
妇女高等教育的进展扩大了她们的受教育范围,同时也促进了其职业的发展。战后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女性,其职业状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女大学就业率不断提高。在20世纪20年代,大约有10%到28%的女大学生在毕业后成为职业女性;但到了60年代,一半以上的女性在大学毕业之后参加工作。1992年25岁以上接受过大学或学院教育的妇女,就业率为66%;获得学士学位或更高的学位的妇女就业率则达到75%。[4]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她们越选择更为专业化、更富创造性与吸引力的工作。有数据显示,1980年,38%的有大学文凭的女性从事专门研究或高级管理工作,而仅有3.3%的只有高中文凭的女性有机会进入这一阶层。[5]可见,这些高学历的妇女就业率和就业范围都是比较好的。
其次,女大学生的职业范围不断扩大。在1870年90%的职业女性是教师,其他两个职业即护理和音乐艺术行业雇佣了1%的职业女性。到1940年女教师比例下降到55%,而做护士的女性占到职业女性的1/4,[6]战后毕业的女大学生不仅大量进入到传统的女性职业部门,而且还大量进入以前是男性独占的专业领域和管理高层。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美国妇女不再满足于给别人打工,纷纷开创自己的事业,自己当老板。1997年,美国有51%的公司为妇女所拥有。
对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与职业的思考
1.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从美国高等教育之初,男女两性之间就从来没有真正平等过,虽然女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但是在本科教育中她们却没有得到和男性一样平等的待遇,更不用说在研究生教育和教职方面女性受到的待遇。和女性相比,进入研究生院学习的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获得学位,而且女性可以选择的专业在影响力、专业优势和地位上均较低。大学课程中几乎看不见有关女性世界的东西,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对女生的学习成绩有不良的影响,而且也会抑制女生在学习上的期望。针对上述这些问题,美国高校需要进行市场预测,完善以职业准备为目标的各种实习课程与设施,为行业、企业培养合理比例和市场需要的女性就业者。对适合女性就业的专业要有前瞻性。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学分制选修体系和辅修体系,女性更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社会的需求,选择适合女性自己的第二专业,更好地适应多种途径、多种行业和就业机会。
2.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对策
妇女接受高等教育的障碍被扫除之后,女生可以同男生一样学习各种专业和课程,职业选择范围也不断扩大。但是性别歧视依然存在,妇女主要还是从事一些薪水较低的女性化的职业。1900年到1980年的美国人口调查显示,女性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妇女占大多数的一些职业中(女性占70%到80%),女性职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教学、护理、图书馆工作、社会工作和家政服务业。在男性职业中她们依然处于劣势。1980年女大学生获得的法律学位只占总数的30%。获得医学和牙科学位的女生只有23%和13%;而在教师职业中,妇女占到3/4。[7]另外,美国男女之间工资收入差别仍然存在,美国就业妇女(不包括从事农业劳动的妇女)所挣工资是男性工资的77%。消除女大学生职业生涯中的性别歧视和性别隔离,就要加强保护措施,确保她们在女性行业的地位与声誉、充分发挥女性的优势地位;保障女性在男性独占的行业和管理高层与男性同等的权利与地位;加大女性就业指导的工作力度,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为她们创造更多的择业和就业机会,帮助她们顺利就业和自主创业;继续提高就业妇女的工资待遇等。
总之,二战后美国女子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受过高等教育的她们的职业呈现出良好的状况。与此同时,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与职业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性别歧视,通过不断修改和完善教育与就业等制度,来逐步消除。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与职业状况,对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女大学生要获得和男子同等的教育和就业机会,就要加快高等教育的相关改革和建立配套的女性就业保障体系,构筑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Mabel Newcomer, A Century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for Women,p.49.
[2]王波.女多男少:美国大学生比例失调[J].世界知识,1999,(16):38.39.
[3]Frederick Rudolph, Curriculum,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Undergraduate,Course of Study Since1636,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Publishers,1977:160.
[4]Jo Freeman,Woman: A Feminist Perspective, California: 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1995,P215.
[5]荆波.妇女的教育与生育——美国社会个案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1995(3).
[6]Janet M. Hooks, Women’s Occupations Through Seven Decades, U.S. Women’s Bureau, Bulletin No.218,Washington,D.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51:155.
[7]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1982:118.
作者单位:陕西教育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