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西非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qq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彩虹瀑布维多利亚
  作为全球三大瀑布之一的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无疑十分值得去拍摄。在一般人印象中,瀑布多发源于崇山峻岭之间,汇聚于江河湖泊之中,然后由于地质巨变,河流断裂造成落差形成瀑布,但当维多利亚瀑布呈现在眼前时,你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惊讶,在滴水贵如油的非洲,在少有大河的干旱土地上,竞有如此之大瀑布,在这里水似乎取之不尽,奔流不息。瀑布的拍摄技巧不用很复杂,用高速快门可以将奔腾之水瞬间凝固,用慢速快门可充分表现水流的速度和力量。但如果想要拍出一张与众不同的瀑布照片,可能需要你的耐心和运气。由于瀑布沿东西走向,所以在日出和日落的时刻,你都可以选择逆光拍摄,而且拍摄机会很多,如果你有足够多的时间和金钱(每次门票40美元),建议影友们多进去几次,如果运气足够好的话,你可能会拍到晚霞或朝霞映照下的瀑布,一旦碰到这样的机遇,确实值得开香槟庆祝。因为这天气一年之中也许只有几天。除了瀑布之外,赞比西河也值得去拍摄,在大河上观赏落日是一种享受,而且在赞比西河巡游过程中,也可以拍到十多种不同的鸟类、河马、大象等野生动物,反正,你手中的相机不会有闲着的时候。
  2 苏丝黎斯红沙漠
  如果说纳米比亚是风光摄影师的天堂,苏丝黎斯红沙漠无疑是天堂中的琼楼玉阁,这块地球上最古老的红沙漠形成于几千万年前,这里面有许多庄严高耸的沙丘及星形沙漠,其自然流畅的线条是众多风光摄影师梦中追寻的主题。该国家公园面积达数百平方公里,只停留2-3天时间,首选去拍摄45号沙丘和死亡谷,晚上拍摄灿烂星空。由于从公园大门开车到45号沙丘有45公里之遥,沿途沙丘虽然不如45号沙丘那么有名气,但也值得拍摄,而且常有野生动物在沙丘沙山上出没,无疑可为风光摄影增多一些趣味点。在苏丝黎斯沙漠拍摄最理想的停留时间为三天。若能入住公园内唯一酒店(这家酒店只有24间房,需提前半年预订才能够入住这家酒店),就可以早出(凌晨4:30出发去拍摄地),晚归(晚上拍完日落之后再回酒店),而不受公园时间限制了(公园早上6:30开门,晚上5:30关门),在七八月份,苏丝黎斯沙漠日出时间为5点半,日落时间为5:30,所以如果住在园外,肯定拍不到日出日落低光照射沙丘的场景。
  TIPS:合理安排拍摄点和时间的建议
  第一天,早起。争取日出前登上45号沙丘,拍日出。然后沿公园大门方向行驶,拍摄沿途的沙丘及动物。中午回酒店休息至14:00时,出发前往死亡谷,拍摄死亡谷日落,完了之后再归途中拍摄星空,沿途有很多古老的刺槐和沙丘可供选择作前景。
  第二天,早起,再进死亡谷拍日出。第一缕穿入死亡谷的阳光,红色沙丘、古老刺槐在朝霞照射下,会有一种童话的情调。拍完之后,再攀登上全球最高的沙丘(325米),一睹这片古老沙漠的芳容,中午回酒店午餐和休息,下午乘小飞机航拍红沙漠,晚上在酒店附近选择一个前景再拍摄星空。
  苏丝黎斯红沙漠的美景很多,2-3天的短瞬行程只能说是浮光掠影,拍一些最经典的位置,人们常常选择旅游旺季6-9月前往,其实苏丝黎斯的雨季也可拍到很出彩的照片,不过时间和金钱是出国创作的软肋,如果这两方面都没问题,在这地方拍上十天半月,定能拍到意想不到的佳作。
  3 鲸湾和骷髅海岸
  纳米比亚西边是浩瀚的大西洋,与其相接有一段几百公里的海岸线,便是闻名于世界的骷髅海岸。这段海岸线是连绵不断的沙漠。从而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景,一边是大海,一边是沙漠。
  鲸湾位于这片沙漠的南面,以前有很多捕鲸船在这里停靠,故称之为鲸湾,现在则是纳米比亚进出口货物的重要港口,也是非洲火烈鸟主要聚集地之一。在这里可以拍到成群结队的火烈鸟,由于火烈鸟每天在海边觅食,用长一点焦距的镜头便可以近距离拍到火烈鸟的特写。此外,鲸湾港濒临大西洋,每当太阳西下之时,火烈鸟在海滩觅食的倩影在落日下起舞,可以拍到很诗意的画面。从鲸湾驱车北上约150公里有一处海豹聚集地,名为十字角,据说有近10万只海豹生活在这里,可以拍到罕见野生海豹群。从十字角继续沿骷髅海岸北上是达马拉兰,沿途不时可看见海中沉船残骸,沙漠上时有被流沙掩埋的房屋,偶尔还有人和动物遗骸,处处是荒凉景象,喜欢探险的摄影师,可以在这里获取很多的创作灵感。
  4 原始部落,奇特红泥人
  去纳米比亚,不能不拍摄辛巴红泥人。
  辛巴红泥人是纳米比亚1个行将消失的社会族群。这个族群分散居住在纳米比亚北部的奥普沃地区,在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的稀树草原上,散居着近千个部落,约有一万多辛巴族人。这个部落民族维持着500年前的生活方式。男人以放牧为主,女人则把持家务。而最奇特之处是这里的女人都裸露上身,每天以一种红石磨成粉和着奶油涂抹在身上,就连头发都用这种红泥包裹,所以俗称为红泥人。近年,文明也开始入侵到这个原始部落,远在千里之外的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也出现了辛巴红泥人的身影,而且有一些辛巴红泥人女性,也向游客收取拍照费用谋生。相信在非洲经济发展的浪潮下,辛巴红泥人也将逐渐被现代文明同化。
  拍摄辛巴红泥人,要事先通过当地导游人员和部落酋长沟通,获取同意之后,便可以进入部落拍摄。当然作为一种感谢,要买一些面粉和食物送给酋长。辛巴红泥人的部落多而分散,离城市越远的地方,保留的民族文化就越原始和纯朴,我们可以根据停留时间的长短选定拍摄的部落,一般停留两天时间,选择2-3个部落拍摄足矣。拍摄最好选在早晨和傍晚,早晚光线比较柔和,而且是部落辛巴红泥人最集中的时间,可拍摄饮食起居等生活习俗,也可以捕捉到很多日常原始生活场景,如在身上涂抹红泥、磨红石粉、挤羊奶、烤火、放牧等镜头。特别提示,拍摄红泥人最好带上反光板或补光灯,红泥人肤色很深,拍逆光照片时没有补光,很难拍到理想效果。
  去纳米比亚拍摄,强烈建议携带两台机身。在镜头选择方面,长焦端在400mm或500mm的大变焦比镜头是建议之选,虽然它们成像质量无法与2.8光圈定焦巨型“大炮”相比,但更便于携带和机动拍摄。另一只必备之镜为24-70mm焦距镜头,拍风光少不了它。最后把15-18mm焦距的广角也应一同带上,拍星空时少不了它。
  防尘:在纳米比亚拍摄,防沙尘尤为重要,所以在户外拍摄时,尽可能不要换镜头,特别在红沙漠拍摄,该处的红沙如粉状随风飞扬,进入单反机身内可能会引起相机的各种故障。
  防寒:如果在6-9月去纳米比亚拍摄,雨具是基本上不必要的,这几个月正值旱季,罕有风雨降临,但是日夜温差很大,通常4℃-25℃之间,所以冲锋衣和羽绒背心应常搁在身边,尤其当夕阳西下之后,气温会骤降十多度,一不小心就会伤风感冒,所以要随时添衣。
  防晒:旱季的纳米比亚十分干燥,多喝水,多搽防晒油和润肤露可预防感冒和皮肤干裂。至于衣着鞋袜方面,可按我们赴西北或新疆的行程准备即可。
  建议行程:
  D1. 国内——南非
  D2. 南非——津巴布韦瀑布城,下午即可拍维多利亚瀑布
  D3. 早上继续拍摄维多利亚瀑布,下午坐游艇游览赞比西河、拍野生动物,观长河落日。
  D4. 瀑布城——纳米比亚温得和克
  D5. 温得和克——苏丝黎斯沙漠,拍摄沙漠日落
  D6. 拍苏丝黎斯沙漠日出,45号沙丘、死亡谷,下午乘坐小飞机拍红沙漠,晚上拍摄星空。
  D7. 早晨拍摄死亡谷日出,随后驱车前往鲸湾,拍摄鲸湾日落和火烈鸟
  D8. 驱车前往十字角拍摄海豹,然后驱车前往骷髅海岸拍渔船和动物尸骸
  D9. 驱车前往奥普沃拍红泥人
  D10. 驱车前往埃托沙公园拍野生动物
  D11. 埃托沙公园拍摄野生动物
  D12. 驱车返回温得和克
  D13. 温得和克——约翰内斯堡——国内
其他文献
“PS”是完善影像的有效手段    2009年,我第一次作为中国国际摄影展览的评委,来到了美丽的中国丽水,看到了无数幅令我兴奋的照片。但是同时我也看到了一些制作粗糙的照片。  数字时代,几乎每幅作品却要经过“Ps”处理。但是,是否PASs掉经过Photoshop处理的摄影作品,完全取决于每个摄影规则的要求。对于这次国际影展,我没有仔细观察每幅作品是如何拍摄的,对我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最终的影像。然而
每年12月份,在我生活的城市──土耳其康雅,人们都会举办盛大的仪式来祭奠土耳其伟大的哲学家梅夫拉那,因为他曾在康雅生活过。梅夫拉那所创立的宗教舞蹈就是转舞。因为我也在康雅生活,而且很多朋友是转舞舞者,所以拍摄也就顺理成章了。    我拍转舞10年了,最初我用胶片相机拍摄,在祷告仪式上那种昏暗、特殊的光线下,用胶片相机拍摄是非常困难的。  四年前,我开始使用数码相机,最初也只是记录下来而已,但后来我
数字课堂    2008年4月4日清明节,传来噩耗,我所钦佩和敬重的车夫同志走了。  在这令人悲痛和惋惜的日子里,为了寄托哀思,我找出了9年前他的《壮丽中华》精美摄影画册问世后,为他写的一篇未能发表的文章,作为对他缅怀、敬仰的纪念吧!    这是献给新中国五十年大庆、献给海内外炎黄子孙,溢满爱我中华豪迈气概的画卷。  这是俯瞰神州大地自然风光、折射祖国改革开放带来巨大变化,倾注作者赤子情怀的优秀风
看到如此绚丽的花卉图片,您能猜到它是怎样拍的吗?您能相信它就是在家中窗台上拍摄成功的吗?    86岁的何如老先生精神矍铄,是中国八一电影制片厂特技摄影师,一辈子酷爱摄影,退休后更是常拍不辍,还经常给中老年朋友举办摄影讲座,传授摄影经验。  几年前,老先生不幸突遇车祸,脚部受重伤,当时只能架着拐杖在4楼的屋里活动,这可急坏了他。有感于以前跋山涉水的辛劳,有感于影友们舟车劳顿地到坝上、到四川、新疆、
金欢容  酷爱摄影,痴迷不能自拔,在摄影后期制作上感觉敏锐,喜欢制作个性影调,对作品的整体调整把握能力强。  像这类农家的照片已经屡见不鲜,原片三个物件的三角形构图已经比较合理,但片子的层次和对比度都不理想,通过后期调整,提高画面的通透度,降低画面的饱和度,特别是光影效果的制作使作品一下子增加了看点。  原图不足之处:  ◎ 场景较为常见,缺乏新意。  ◎ 三角形构图很合理,无须剪裁。  ◎ 影调
2010年,滇越铁路开通100年。百年前修建的滇越铁路,不仅是云南与外部联系的交通路线,也是云南认识外部世界,与世界交流的大通道。100年来,在这条线路上不仅发生了大量的物质交流,更多的是科学、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非物质交流。而在百年的运行过程中,这条铁路本身也形成了一笔丰厚的建筑文化遗产,这是人类智慧和工业文明发展的见证。我们有许多摄影师喜欢拍摄历史遗迹、故事传说,然而对于这样一个有着丰厚历史感
这幅作品是在北京著名的箭扣长城拍摄的。作者与很多影友一起艰难爬上山顶,却发现大雾弥漫,长城完全不可见。当别人失望而归或者等待的时候,作者却发现浓雾中山林树枝的线条与一株小花构成了清新淡雅独具意韵的画面。当我们把目光局限在某一题材时,往往对此外的景物无动于衷,其实开拓视域,会发现大千世界处处有精彩,对别人是不利条件的,对自己未必也是,而且越是别人不去拍的,仔细琢磨越容易拍出新意。当然,技术的运用也不
5月,银装素裹的北方褪尽寒衣,四季温暖的南方更是春意正浓。在今年第二期杂志中,我们以“走进自然深处”这个专题,展示了一批生态摄影佳作,如果那时您只能从杂志上欣赏自然界诸多精灵的话,那趁着现在这个好时节,完全可以亲自去寻找它们的踪影,而且您会发现其实它们就在身边。  最近我们陆续收到一些动植物的作品,这些摄影人有拿着尼康D3配600mm镜头的顶级设备,也有人拿着佳能EOS 450D配千余元镜头的入门
一级佳作  英雄相惜 徐月明 摄  这是一张非常细腻的黑白作品。拍摄者很好地捕捉到动物的眼神、动作,让一种细腻、温柔的情感蕴含到画面之中。为了与画面内容相称,拍摄者利用后期处理弱化了画面中的其他信息,从而让画面更简洁、主体更突出。影调过渡非常自然,无论是暗部还是亮部,细节都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二级佳作  璀璨烟花 蔡圣相 摄  跳动的舞龙者配合漫天星火,这是一派热闹、喜悦、欢快的场景。色彩上的冷
“器材党”们平时除了炫耀比拼自己的相机和镜头,还经常会聚在一起讨论最近新出了什么好玩儿的相机,随着近期富士X100相机的火爆(虽然供货不多,价格昂贵,但似乎所有人都在讨论它),可以看出单反相机、微单相机、长焦数码相机、卡片数码相机之外,也有一些结构独特的数码相机,算是数码相机中的“少数派”,它们是否代表着数码相机的某种发展趋势?又应该如何进行选择?    『它们代表不同的设计思路』  在数码单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