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黄鹤”非凡间“黄鹄”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renma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白的诗《蜀道难》中有这样一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苏教版必修四课下注释是这样的:黄鹤即黄鹄,善飞的大鸟。我对此注释不敢苟同。我认为此处的“黄鹤”是作者有意选择的一个物象,黄鹤就是传说中仙人驾鹤上天中的黄鹤,李白不仅借此来表明蜀道的高峻,还有另外的用意。下面就从几个方面阐述我的观点。
  一、李白的诗中有涉及“黄鹄”一词的诗句:“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古风(其十五)》。在这首《古风》里,李白借春秋时代田饶的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据《韩诗外传》中记载,春秋时代田饶在鲁国长久未得到重用,决心离去时对鲁哀公说:“臣将去君,黄鹄举矣!”鲁哀公问他“黄鹄举”的意思。他解释说:“鸡衷心为君主效劳,但君主却天天把它煮了吃掉,这是因为鸡就在君主近边,随时可得;而黄鹄一举千里,来到君主这里,吃君主的食物,也不像鸡那样忠心效劳,却受到珍贵,这是因为黄鹄来自远方,难得之故。所以我要离开君主,学黄鹄高飞远去了。”鲁哀公听了,请田饶留下,表示要把这番话写下来。田饶说:“有臣不用,何书其言!”就离开鲁国,前往燕国。燕王立他为相,治燕三年,国家太平。鲁哀公为此后悔莫及。此处的“黄鹄”就是鸟名——天鹅,喻指高才贤士。唐代诗人杜甫《秋兴》诗之六:“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檣起白鸥。”此诗中的黄鹄即天鹅。唐朝韩愈《南山有高树行赠李宗闵》:“黄鹄据其高,众鸟接其卑。”国学大师钱仲联在《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中引陈沆曰:“黄鹄谓元稹、李绅也。”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李白自身的诗词看,还是从同时代的诗人的诗作看,黄鹄本义是天鹅,比喻义指高才贤士。李白在《蜀道难》中写作“黄鹤”,在《古风》中写作“黄鹄”,并不是笔误或随便写的,而是有意而为。虽然,“黄鹄”(天鹅)是飞鸟中飞得最高的鸟,能飞到17000米的高空,能轻易飞跃珠穆朗玛峰,但它还不是李白的理想飞鸟。
  二、李白中意的飞鸟意象是——黄鹤。纵观李白的诗词,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唐诗》中李白的诗歌提到“黄鹤”的诗歌不下24首。除了《蜀道难》外,还有《拟古》“安得黄鹤羽,一报佳人知。”《江上吟》“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鸣皋歌,送岑征君(时梁园三尺雪,在清泠池作)》“君不行兮何待,若反顾之黄鹤。”《书情题蔡舍人雄》“黄鹤不复来,清风愁奈何。”《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黄鹤久不来,子安在苍茫。”《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白龙降陵阳,黄鹤呼子安。”《送储邕之武昌》“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黄鹤东南来,寄书写心曲。”《感兴六首》“欲逐黄鹤飞,相呼向蓬阙。”《寄远十一首》“瑶台有黄鹤,为报青楼人。”此外13首是以“黄鹤楼”为对象的:《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江夏行》、《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等。在这些诗歌中,李白借黄鹤表达了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理想无法实现,才华不能施展后的失望与不满,隐隐透露诗人寻仙访道的隐逸之心。而这种仙鹤道家思想乃是社会因缘和诗人自身的个性特征的使然。
  (一)李白所处的时代——唐代。唐王朝的李氏统治者为了神化统治,尊崇道教所奉的教主老子李耳,尊老子为始祖,宣称自己为“神仙苗裔”。“武德三年(620)五月,晋州人吉善行于(浮山县)羊角山见一老叟,乘白马朱鬣,仪形甚伟,曰:‘为吾语唐天子,吾汝祖也,今年贼平后,子孙享国千岁。’”李渊即在羊角山建老君庙,祠祀其祖老子。宣称自己和老君乃一脉相承。武德八年,李渊正式颁布《先老后释诏》:“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释教后兴,宜崇客礼,令老先、孔次、末后释。”道教在唐代一跃成为第一大教,先于儒教、释教。统治者的推行让道家思想深入人心,且道教的精神相比于儒教、释教更易让人尤其是文人接受。据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博导葛兆光教授称,道教精神有三:一、它主张以生为乐,以长寿为大乐,以不死成仙为极乐,符合人们第一层发自本能的欲求——生存;二、道教主张人生应当活得舒服,活得自在,快快乐乐,符合人第二欲求——享受人生乐趣;三、道教还要求高雅脱俗,清高飘逸,这符合人们的第三欲求——精神满足。
  (二)李白受道教浸淫较深。他曾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自述:“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六甲泛指道教典籍,百家则泛指各派的学说。(《感兴八首》之五)中称“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在《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送别》诗中他写道:“学道三十年,自言羲皇人。”结交的好友不乏道教中人:眠山隐者东岩子,红颜知己武则天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公元761年,宗氏到邝山学道去了;《将进酒》中的丹丘生,即嵩山逸人元丹丘,也是一个学道谈玄的人,李白称之为“逸人”等。他的诗作中就专有一类诗——游仙诗:《庐山山遥寄卢侍御虚舟》、《游泰山六首》、《西上莲花山》、《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因此,相比天鹅与黄鹤,李白更会让仙鹤在自己的诗词中翱翔,而且只有这种具有神仙气质的物象才能表现他飘逸的风格,浪漫的特点,才符合“诗仙”的名号。
  (责任编辑夏文)
其他文献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一定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可见,有效的课堂导入在整堂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否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否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尤其是语文学科,在导入新课时,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设置悬念、设障立疑、讲述故事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呈现活跃状态,往往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文《雪》是鲁迅1925年于北京女子师大任教时写下的一篇散文诗,时值北伐革命前夜,北平仍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反动势力猖獗。作者用象征手法,通过对江南和北方雪景的先后描写,表达作者对冷酷黑暗的社会现实强烈不满的感情,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赞颂和与黑暗势力作坚决斗争的革命情怀。这是一篇写于特定历史背景之下,有着深刻思想内涵的美文,艺术构思可谓巧妙天成,而其中常常被提到的则是江南雪和朔方
书面表达是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进行综合实践运用的一种能力,它是高考英语试卷中难度最大部分。从近几年江苏高考英语试题来看,英语写作都是半开放式的作文,并且开放度也逐步提高,总分25分,但平均得分只有十三四分。高考英语阅卷专家组成员汪少华直言: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对半开放性作文的适应性有待加强。由此可见,在目前的高中英语学习和教学中,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广大英语教师和学生亟须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一系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实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学最重要方面之一的阅读教学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阅读能力已成为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那么,怎样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阅读的目的性和重要性,把阅读行为转化为自我内驱力,就能体验到阅读的乐趣,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
写作文如做人。我在教学生作文时曾经引用已故的文学大师季羡林季老的一句话:“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古语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也体现作文与做人的同义关系。新概念作文的倡导者提倡:“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去关注、感受和体验生活。”表面说是生活与作文的同义关系,本质上仍然是在阐释作文与做人的统一。实质上两者的辩证关系应该是“为做人而作文,以作文促做人”。作文是学生人格的物化形态,有什么样的人品
课改浪潮滚滚袭来,教学研讨蔚然成风。本人抱着“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心态,到我县实验二中学习了一堂课,毋庸置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请允许本人针对这堂课发表拙见。  总体来说,这次课堂教学实施比较成功,达到了公开教学应有的效果。从询问职业开始,然后通过幻灯片展示各种职业类型,一直到谈论理想,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连贯自然。遵循了面向全体学生、倡导体验参与、开发课程资源等课标理念,初步培养了学生的交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情境教学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情境教学的主要优点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感悟语文,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遗憾的是,虽然情境教学已经践行了多年,但仍然有部分教师对如何进行情境教学一知半解。那么,究竟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践行情境教学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境引情,情境交融。具体论述如下。  一、音乐抒情  很多教师都认为语文和音乐是两门截
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中的一个亮点,可是对经济欠发达的偏僻地区来说,学校和社会所能提供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了。像我们这样以农村经济为主的偏僻地区也有优势,我们小地方的语文教师同样可以因地制宜,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本地的校内外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大语文天地中翱翔。  一、活用文本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空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犯了“欲速则不达”的错误,对课堂教学重视得过了头,而对课外阅读则不够重视。“功夫在诗外”,其实,课外阅读,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且必要的途径。课外阅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着重大影响。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有效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呢?  一、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学生是不是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环境
新课标高考语言运用题更突出与生活贴近的特点,让考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新题型,新亮点不断吸引着广大师生。其中就有公益广告词的拟写。我们知道好的公益广告应力求真,巧,美。可是考生要想在考场的短时间内写出文质兼美的好广告又谈何容易?  有的考生面对试题不知写什么,找不到写作内容;还有的考生有话可说却不知以什么形式传达,不知用什么方式写。要探求解决方法,那就让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下高考广告题考查中的精彩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