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

来源 :前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zih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用】
  “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原文节选】
  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然而学者有无思无虑而得者,何也?曰:以无思无虑而得者,乃所以深思而得之也。以无思无虑为不思而自以为得者,未之有也。——(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伊川先生语十一》
  【原文释义】
  不深思就不会领悟到“道”的境界,不是深思所得到的,即使有得也会轻易失去。然而学习的人总有不用思考就有所得的,这是为什么呢?回答是:所谓的不用思虑就有所得,那是深思之后的所得,不是表面看到的无思无虑。根据这种“无思无虑”认为不用思考就会有所得,这样的所得是从不会有的。
  【经典简介】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分别被称为明道先生、伊川先生。他们是宋代著名理学家,后世合称为“二程”。“二程”的学说被朱熹继承发扬,也就是后来所谓的“理学”。这种学说又成为明清两代的官方正统学说,对宋代以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程”学说主要体现在他们的语录中,弟子们把这些语录汇集成书,又经朱熹编订为《河南程氏遗书》。其中含有大量的道德、哲学论说。他们的学说非常强调自我修养,即“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至于如何“致知”,重要的途径则是读书思考。如以上程颐所说的这段话,就是强调深思的重要性。只有深思才能有所得,才能达到“道”的要求。尤其是认为无思无虑也能有所得,则是大错特错。当然,“深思”的重要性不仅是“有所得”,程颐又说:“有求为圣人之志,然后可与共学;学而善思,然后可与适道;思而有所得,则可与立;立而化之,则可与权。”“权”是权变、变通的意思。可以看出,“思”与立志、立身、交友、学习等皆有密切关系,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责任编辑:金蕾蕾
其他文献
黑碳主要是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不定型碳质,对太阳辐射有强烈吸收作用。本文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选用了近年来发表的行业黑碳排放因子,根据能源消费构成情况,估算了2012
为防范银行风险,需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方法体系的法律构建.因此应借鉴发达国家做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银行风险预警系统、商业银行市场准入、退出和救助方法系统和银行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是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在关乎中华民族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这一重大问题上,容不得半点闪失,决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坚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牢正确方向;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