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实验教学功能 促进学科素养发展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w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下,学科的核心素养备受教育学家的重视,在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当中,其提出的对学生的物理思维以及动手实践力培养,则是依据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开展的,经过动手实践的过程,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与技能掌握,从而确保物理课堂的趣味性,并促使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物理实验对促成学生形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核心素养;形成;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30-0054-02
  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更关注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培养,即促使学生通过物理实验形成实验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意识,因此,物理实验的教学当中,其需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发现物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假设实现物理问题的解决.对学生的实验探究、科学态度的培养中,物理实验的教学通常具有显著优势,通常是对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重要平台,但是,立足于实验教学具备的特性,从实验组织、设计、实施与评价,都存有相应的阻碍,基于此,物理教师需注重对实验内容和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探究,通过相应的目标转变传统教学中的问题,对实验教学实施深层次探究,通过实验教学的创新,促使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一、实验教学促成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性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本质指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具有相应认知的前提下,对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进行提高,目前,高中阶段的学生正位于人生转折点,物理知识的学习对于高中生而言,又存有较大难度,因此,对物理含义进行正确理解通常可以使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系统化学习,形成相应的物理思维.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实验操作的技能掌握、物理学习方法及态度提出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内容,促进学生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提高,既符合当前的教育要求,又能促使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发展,在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当中,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求知欲增长,而且还能使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操作产生浓厚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并确保物理学科的学习内容得到充分表现,最终促使学生实现高效化学习.
  二、通过实验教学促成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策略1.基于物理知识迁移的物理观念形成
  物理实验的教学通常包含了教师讲述、教师演示、学生操作等各种步骤.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充分理解相关物理知识,并获得准确的实验结论,经过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后,形成相应的物理观念.比如,对“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开展教学时,该实验属于高中阶段学生接触到的首个实验,其通常对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培养有着显著帮助,因此,物理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将打点计时器介绍给学生,并对学生实施规范化演示,以促使学生了解到打点计时器可以对物体运动的时间与位移进行记录,并能经过测量结果计算物体的具体运动速度.然后,物理教师可引导学生亲自感受打点计时器,从而使学生经过实际操作,深刻的体会到打点计时器的操作技巧以及工作原理,并形成与打点计时器有关的物理观念.由此可知,通过物理知识的迁移,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观念.
  2.基于实验演变过程的科学思维培养
  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当中,学生形成科学思维通常极其重要,科学的思维可以立足于物理的视角,对事物的规律、本质极其制约关系实施了解,并对物理模型实施抽象化概括.同时,学生具备科学思维还能对科学观点以及结论进行质疑,并提出相应的见解,另外,科学思维还包含了科学推理与论证、构建模型等要素.例如,对“牛顿第一定律”开展实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伽利略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故事讲解给学生,并将伽利略做出的探究以及推断告诉学生,其获得的观点通常和亚里士多德给出的观点是相矛盾的.以此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家的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科学思维.在物理教师完成讲解后,学生就能从故事当中体会到物理实验的魅力,以促使学生形成积极探究以及创新实验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能力.
  3.基于实验方向明确的科学探究力培养
  探究式学习可以使学生自身的学习方式得到有效改变,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因此,物理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布置给学生些探究性物理实验,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实验,从而使学生科学探究力得以提高的同时,实现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以促使学生能积极的探究相关物理知识.除此之外,物理教师需对学生实施分组,在小组当中选择一名组长,以促使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能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如有些学生负责实验操作,有些学生则负责数据的记录等,经过该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相应的合作意识,而且还能调动学生对于实验的探究兴趣.比如,对“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开展教学时,教师可通过物理教材,将实验的目的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可以对实验步骤、实验仪器实施自主探究.同时,教师需注重自身在课堂上的指导者、引导者的角色,并在物理课堂上引导学生的想法,让学生进行实验,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与指点,就能通过打点计数器、小车、砝码等物体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并依据测量的结果进行曲线绘制,以总结出质量、加速度、力的关系.经过该教学法,就能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良好意识.同时,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不仅能形成科学探究力,而且还能加深其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从而使学生对于物理问题的解決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4.基于教学内容的自主实践
  核心素养下开展实验教学时,物理教师需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通过物理实验的开展,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时,能够实现学以致用,从而使学生自身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高与发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就能使教材中的枯燥、抽象的知识转变成真实的实验情境,这通常对学生深层次的理解与掌握相关物理知识具有重要的互帮互助,同时,经过实验教学的实施,还能使学生喜欢上自主学习与探究,从而实现物理知识高效应用的同时 ,促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得到有效提高.比如,对“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开展实验教学的时候,想要充分调动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自主探究与应用意识,物理教师就能在具体教学中注重生活元素的渗透,激发学生的知识探究意识.基于此,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前,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给学生自行车的车胎花纹或鞋底的花纹,并告诉学生这些花纹的设置目的是增加摩擦力,此时可提出问题:“花纹的作用是否真的起到增加摩擦力的作用?”经过生活当中的案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自身的好奇心,此时再引出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经过相应的引导与激发,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探究意识,从而使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高中阶段学生实现健康成长与顺利学习的关键支持,在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通常对学生形成科学观念以及综合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且课堂上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则能使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物理知识,因此,物理教师在课堂的具体教学中,需注重通过生动趣味、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以促使学生形成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得以提升的同时,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苏伟.基于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研究[J].孩子天地,2020(09):220,222.
  [2]周培艮.基于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J].高考,2017(30):200.
  [3]杨奇睿.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06):93+95.
  [4]杨奇睿.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06):93+95.
  [5]何韬.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8):290-291.
  [责任编辑:李璟]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2019年度漳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通过实验教学促成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研究》[立项批准号ZPKTY19014]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蔡艺娟(1982.3-),女,福建省漳州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物理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2020年,山东、海南率先使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高考全国卷,2021年,江苏、湖北、福建等8个省市也将加入其中.本文试图通过对一道新高考数学压轴题的研究,从一个侧面了解新高考的命题趋势,推动学生数学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落实,助力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  关键词:新高考;导向;压轴题;解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8-0040-0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立体知识和问题解决方案去欣赏蕴含在立体几何中的辩证思维.  关键词:立体几何;辩证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8-0025-02  在《普通高中數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修订的基本原则中也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基本立场……”.课程标准全书的表述中也渗透了辩证法的很多观点,所以在高中
摘要:酸碱中和滴定是高中选择性必修《化学反应原理》中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既可以考查学生实验操作的技能,也可以考查学生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是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良好载体.为此,对酸碱中和滴定中的误差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误差分析;酸碱中和滴定;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8-0110-02  酸碱中和滴定是高中选
摘要:高中数学解题实际上就是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基础上,利用自身的数学知识,推导出未知内容的过程.但是在实际解决问题时,经常会出现所给条件和解题过程无关的情况,或者是给出的条件与问题不相符,导致数学学习难度进一步提升,学生非常容易失去学习动力.构造法是一种逆向思维的解题方式,其能够有效解决题目中因为条件不足而带来的困难.所以在本次研究与分析的过程中,首先介绍了高中数学解题中的构造法,其次分析了高中數
摘要:抽象函数是高中数学函数部分的难点.因抽象函数表达式未知,一些学生解题时无法找到有效的思路.为启发学生更好的解答函数习题,增强解题能力,树立解题自信,应对抽象函数问题分门别类,认真讲解相关的解题理论并展示解题过程.  关键词:高中数学;抽象函数;解答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8-0021-02  为使学生更好的解答抽象函数习题,应使学生认
摘要:数学中的相等体现出数学的均衡与有序之美, 而不等则展现出数学的混浊与奇异之美.要在不等之中寻找相等,在相等之中寻找不等.  关键词:基本不等式;相等;不等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8-0015-02  常量与变量之间的等与不等关系问题是数学问题的一类核心问题,由此展现出丰富的数学内涵.把不等号“>”,“<”与“=”天然有机相结合得到“≥
摘要:二面角大小的求解问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本文给出了如何利用法向量确定二面角是锐角还是钝角的方法,以飨读者.  关键词:二面角;法向量;锐角;钝角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8-0038-02  我们知道,二面角的平面角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相等或互补.那么到底什么情况下相等,什么情况下互补呢?2020年5月投入使用的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
摘要:有效利用长方体模型,可巧妙解决立体几何中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定性及定量问题,有利于培育和发展直观想象、抽象概括、数学运算等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活用;长方体模型;巧解;立体几何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8-0036-02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强调在立体几何教学中,要充分借助长方体的模型功能,通过直观感知,认识和理解空
摘要:高中物理试题在编制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考虑不周而导致试题或者答案出错的情况,教师在使用此类问题时,要善于发现陷阱、变废为宝,引导学生利用错题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动量守恒定律;解析;质疑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30-0070-02  一、原题与解析  如图1为一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右侧档板C与轻质弹簧一端相连.接触面均光滑的
摘要:本文围绕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阐述模型构建的策略,按模型分类的三种类别,着重介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模型(形象模型)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形象模型认知能力和构建能力,落实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形象模型构建;电离平衡;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30-0100-02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