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lin-13对3T3-L1前体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来源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zzg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Apelin-13对3T3-L1前体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3T3-L1前体脂肪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别予以不同浓度Apelin-13进行干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Apelin-13对3T3-L1前体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经典鸡尾酒法"诱导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将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别于诱导分化第2、4、6、8天更换培养液的同时,予以细胞存活率抑制作用最强浓度的Apelin-13进行干预。对照组不做处理。于诱导分化第8天,根据油红O染色、脂质和甘油三酯含量检测细胞分化程度。于诱导分化第2、4、6、8天,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

Apelin-13浓度越高,干预时间越长,3T3-L1前体脂肪细胞存活率越低。以100 μmol/L Apelin-13干预96 h后,3T3-L1前体脂肪细胞存活率最低。经Apelin-13干预的3T3-L1前体脂肪细胞脂滴、脂质和甘油三酯含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t=4.526、5.353、4.827,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诱导分化第6、8天,经Apelin-13干预的3T3-L1前体脂肪细胞PPARγ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t=4.962、5.416、4.734、5.627, P均<0.05)。

结论

Apelin-13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3T3-L1前体脂肪细胞的增殖,并抑制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脂滴的形成,减少脂质聚集和甘油三酯含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PPARγ的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本文以医科院校分子医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为例,针对分子医学课程具体的教学内容及特点,制定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计划;利用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库,通过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任务的布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知识、获取知识;开展课堂讨论、交流、答疑和小组协作研究课题式汇报,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并拓展培养学生自主收集处理信息、主动探究创新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通过改革教学考核体系,有效监管学生自主学习状况,助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作为八年制医学专业首批试办高校,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构建了全程提升八年制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在通识教育阶段设置了医工交叉课程;在医学核心教育阶段,设置了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外研学课程等;在研究生培养阶段,设置了为期2年的海外交流项目;结合各培养阶段任务采用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方式。上述措施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课题组按照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三个步骤,组织实施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战场救治课程教学。教学设计重点关注教学内容设置、学习过程展开和学习效果评价三个环节。内容设置突出重点内容和各知识点的关联性;学习过程强调课前传授和课中内化两个步骤;效果评价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通过调查、访谈及分析考试成绩表明,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被实验班学员普遍接受;该班学员三项核心能力有普遍提高;其考试成绩也高于对照班学员。该应用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评价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由相同老师代课的2015级护理专业3个教学班。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其中的一个教学班作为实验组,进行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评价,一个教学班作为对照组1,进行传统的纸质版随堂测验,最后一个教学班作为对照组2进行常规教学但未进行形成性评价。采用SPSS 19.0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检验。结果实验组期末考试得分与对照组1得分比较差异
目的探讨同伴互助学习在卓越医师班骨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40位在内蒙古医科大学见习的2014级卓越医师班学生,按照随机原则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同伴互助学习教学,对照组接受普通教学。见习结束时进行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测验,最后以调查问卷形式完成自我测评及课程评价。采用SPSS 19.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及实践操作能力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
模拟医学教学能保障医疗安全、明显减少医疗差错,有效提高学习者临床技能。目前医学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医患矛盾突出、医学教学与伦理学相矛盾、教学资源短缺和医学考核标准不统一。模拟医学教学的优势在于其安全性、可重复性、规范性、可控性、相对真实性、利于学习者培养人文精神及团队合作精神。模拟医学教学的局限性主要在于,教学效果受模型功能和质量影响,模拟不能代替临床实践。加强模拟医学教学的策略为,师资建设是核
目的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知信行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5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850名医学本科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创新创业活动相关的知识、态度及行为问题,采用德尔菲专家评分法计算知信行各部分的加权得分,采用SPSS 22.0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850份,回收有效问卷800份
本研究将MOOC应用在普通外科学研究生的教学中,借助其教学视频精品化、学习时间灵活化、视频微型化等独特优势,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通过在线资源共享、测验考核和模拟虚拟病人等途径,在网络上与教师同学积极互动,使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学习和掌握课程知识。研究表明,学生各分数段的平均成绩均有所提升,总成绩也有所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可将MOOC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优势互补。
目的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在留学生《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学习的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42名为对象,课前由教师布置任务,同一教师授课,实施TBL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及课堂测试评价学习效果,个人测试与小组测试两次答题成绩的比较采用SPSS 19.0行t检验。结果问卷调查显示,留学生认为TBL教学对于自身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开拓学习思路等有提高作用。课堂测试
观察是临床实践过程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而视觉艺术的观察训练是培养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从视觉思维策略教学的开展过程、视觉艺术作品类型的选取原则,以及训练前后观察、沟通、共情等核心能力指标的评价方法方面;对国内外视觉艺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回顾与分析,以期为我国开展这种跨学科教学实践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