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数学方法上好会计课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genji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市职业学校会计类专业都已经实现了课改,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切实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会计类专业的各门课程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在课改以后,如何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使教师边教边导、学生边学边练,真正落到实处,无形之中对会计专业的广大任课教师提出了不少新的课题和更大的挑战。
  会计专业课程在目标的确立、教学氛围的营造、教学过程的组织、课程体系的评价以及教学资源的拓展等方面都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但是,由于该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多,初学者对此常常会感到十分枯燥,尤其是对其中的一些重要会计原理、会计方法掌握不到位,对今后进一步学习会计知识造成了障碍。
  本人在《基础会计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借贷记账法下各种性质账户的结构”一节的教学,利用一部分初等数学知识(对于这些知识,每位学生都是耳熟能详的),激起学生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再加以有意识的引导,导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恰当地发挥出来。一旦学生亲身经历了复习简单的数学知识,就引出了对复杂的会计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的主体性必然得到了强化,自然就产生了对该专业课程的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学习会计学就不再是一项枯燥乏味的任务,而是一件结合多门学科知识加以灵活运用的乐事。
  【具体过程】
  又到了星期一上午的第三节会计课,我拿起课本、配套练习册和教案本直奔教室。看到班上学生脸上那副厌倦的神情,我也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是啊,这些中专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阶段一直学习语、数、外等等文化基础课,从未学习过像会计学这样的专业课。自本学期开学以来,面对纷繁复杂的会计理论,学生一时找不到学习的切入点,普遍反映学习起来存在相当难度。可是今天所要讲的“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性质”这部分内容在会计学中是十分重要的,直接关系到今后会计账务核算和处理的学习,该怎么教呢?
  我假装发问:“大家都学过数学中的移项吧?”学生起初呆住了,这节到底是不是会计课?随之而来的是一阵惊讶声,学生的脸上布满了质疑的神色。为了搞清楚老师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课堂上一下子变得十分安静,都想看看会计学和数学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教师(结合历史):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本学期第一堂会计课我们了解了会计发展的漫长历史,其中哪个人物和事件标志着近代会计的最终产生?
  学生(不假思索):1494年意大利的卢卡·帕乔利所著《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要》一书问世,对复式记账法做了系统的说明,为复式簿记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也标志着近代会计的最终形成。
  教师(设置疑问):从以上大家所提到的这本书的书名来看,这最可能是一本什么学科的书籍?
  学生(心想:这还不简单?):当然是一本数学书啊,又是“算术”,又是“几何”,还有“比例”。
  教师(道出原委):是的,大家的推测都十分准确。该书作者卢卡·帕乔利本身并不是一位会计学家,而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话锋随即一转)这能说明什么呢?
  学生(推理迅速):说明会计学科与数学学科两者关系密切呗。
  教师(正中下怀):好,很好啊。我们再来复习一下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最常用的那个静态要素会计等式是什么,请同学上黑板来写。
  学生(奋笔疾书):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
  教师(及时肯定):先在这个等式上画一个“√”,表示肯定。然后请学生讨论,其中你们最喜欢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三个会计要素其中的哪一个?
  学生代表(脑筋一转):当然是资产啦,老师您呢?
  教师(面带微笑):对,我也很喜欢资产。跟你们一样,都希望自己的资产越多越好。
  学生(表情狡黠):嘿嘿……
  教师:我们通常是说“增减”呢,还是说“减增”?是说“借贷”呢,还是说“贷借”?
  学生(不解其意):当然是按词语的习惯先后顺序,说“增减”和“借贷”了。
  教师(直入主题):好,既然我们大家刚刚讨论过,都偏爱资产这个会计要素,那么,对于资产,我们不妨把习惯先后顺序的“增减”和“借贷”分别对应起来,那就是增加→借方,减少→贷方。
  学生(触类旁通):这个不难理解,可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呢?是不是也有这种关系?
  教师(抓住本质):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与资产是在等号的同一边,还是等号的两边?
  学生(心想:这么简单啊?):当然是在等号两边,是“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嘛。
  教师(借助数学):好,按照数学知识,处于等式等号两边的数学项目性质相同还是相反?(见学生一时没反应过来,要求学生结合“移项”的知识再重新考虑这个问题)
  学生(终解师意):喔,明白了,当然是相反,因为等号两边的项目,无论哪一个移项到另一边,都必须变号,原来的加号变为减号,原来的减号变成加号!
  教师(顺藤摸瓜):好,既然等号两边的会计性质是相反的;那么,为了体现这种相反性,等号右边的负债、所有者权益性质就必须与资产相反,那就是增加→贷方,减少→借方。
  学生(恍然大悟):噢,原来如此,这样确实好记。
  教师(趁热打铁):继续布置一些相关习题加以巩固。
  ……
  【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我看到了学生其实具有相当的认知潜力,只是这种潜力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才能被激发出来。在前面的每节课教学中,我把课堂教学的沉闷简单地归结为职业学校学生素质差、学习习惯存在种种问题等等。其实,这是极不科学的。经过认真反思,我以前只知道一味讲授会计原理,从书本还是到书本。记得我在大学就读时,作为学生刚接触到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自己还不是一样感到有点茫然不知所措吗?
  所谓“教学”,其实首要任务在于让学生“学”,而不在于一味地“教”。就算教师本人的教学准备再充分、教学态度再端正、教学吃苦意识再强,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去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切便都是空谈。以我所教的会计专业课程为例,试想:如果学生长期找不到学习专业课的方法和技巧所在,久而久之,学生必然对这门学科、甚至对讲授这门学科的教师产生一种无形的厌烦和抵触情绪,这样的教学还有什么意义呢?
  在会计学的借贷记账法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了解借方或贷方何时表示增加、何时又表示减少是十分关键的。然而,初学起来更是十分头疼。在这几年的专业教学中,我亲身感受到让学生死记硬背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不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迟早都会淡化。因此,利用会计等式进行教学,而“等式”这两个字本身是一个数学概念,这样就可以利用数学中等式的基本性质(比如等号一边项目移到另一边必须要变号),引申为会计基本等式中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这三个会计类账户性质的相同或者不同。
  这样,学生只要掌握一个“资产”的借贷记账性质,即增加→借方,减少→贷方;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则可以利用数学等式移项要变号的基本性质,推出它们的会计性质与“资产”相反,所以是增加→贷方,减少→借方。这样,不但便于运用,也便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不需死记硬背地记得住、背得牢、用得好。在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这个知识点上没有再产生增减与借贷对应的混淆。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会继续摸索教学规律,注重学生学习技巧的发掘和培养,用他们已知的、熟悉的本学科甚至其他学科的知识去抛砖引玉,最终达到理解和掌握会计学原理原则、方式方法和技能技巧的目的。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新课程理念指出:数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这一特点反映在课堂上,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课堂引入,启发想象力,激发兴趣。下面就用几个实例来谈谈数学中新课的引入。  一、开阔视野,故事导入  例如讲授“圆与正多边形有关计算”时,可通过祖冲之、刘徽的割圆术及圆周率发现引入;讲“乘方运算”时,故事或轶闻、史料的引入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  二、自主探究,实
摘 要:在教学中,老师苦心设计的训练作业学生不乐意完成,严令禁止的游戏学生却不愿放下,是游戏的某些特征吻合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将游戏中可取的特征迁移到教学中,创设游戏式学习环境,不仅能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主动爱上学习,还能使老师轻松完成教学任务,当快乐型好老师。  关键词:游戏;学习环境;学生;学习动机;好老师  在教学中有两个截然相反的问题令不少老师纠结:一是老师苦心设计的训练作业学生不乐意完
PXS921型训练手枪左、右视图及弹匣。训练手枪套筒两侧均刻有“训练用枪”字样,弹匣两侧刻有“严禁装入实弹”字样  训练用枪械主要是为满足军警部门进行日常枪械训练。目前的训练用枪械大致有如下几种:枪械模型,由聚合物或金属制成,仅保留枪械外形,不能进行分解、拆卸,以满足初级训练;发射小口径枪弹的训练枪械,如国外市场上常见的发射0.22英寸LR枪弹的训练用枪械,因0.22英寸LR枪弹价格低廉,这种训练
杨敏为了圆女儿的哈佛梦,拼尽所有供女儿读书,先后花费了200多万元,卖掉三处房产。但令人不解的是,女儿杨媚玫不仅不懂得感恩,还频频上演自杀闹剧。如今,杨敏担忧地说:“如果有一天我再也不能满足女儿的要求了,她还以命相威胁,我该怎么办?”  女儿优秀,  妈妈感到优越与骄傲  46岁的杨敏,一提起16岁的女儿杨媚玫,满是愁容。现在,她已经被女儿折磨得有些不知所措,自言女儿是“自己心头的一个魔”。  杨
在教学资源中,教材资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品德课堂教学在内容的选择上,既要充分利用教材,又要突破教材的束缚,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取舍,还要积极开发并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使教材真正成为教与学的范例,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  那么怎么选择课程资源呢?现结合邱宽老师执教的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力量大》一课作以阐述。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造性地灵活呈现  要使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教师就要
众所周知,日记以往都是语文学科中锻炼学生书面写作能力的一种主要手段。学生对它并不陌生,可以说是非常熟悉。而数学日记伴随着课程改革应运而生,是以学生为本的知识反馈与巩固的有效手段,关注了孩子们数学学习的过程。它不但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而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在孩子们撰写数学日记的过程中,生活化数学与数学生活化的“课程标准理念”得到了充分的落实,是很
初三复习到了后期,学生大部分都只会写议论文,对记叙文却显得十分陌生,而且作文中空洞乏味的现象更是让人头痛,鉴于此,教研组提出有针对性地进行记叙文训练。也许是因为题目的关系,学生的作文不同程度出现了“四不像”问题,这使得语文组的老师普遍陷入了一种迷茫的境地,我创新性地出了一个自拟的作文题:《回暖》。心中窃喜:“看谁还可以把这篇文章写成议论文。”便说了一句:“谁可以把这次作文写成议论文,老师就服了你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与实施的课程。有人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检验校长的试金石。”的确如此,一个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否能常态化进行,那要看领导的重视程度。我校在校长的领导下,专门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和教研组,明确了学
摘要:作文的最高境界在于不失生活的本真,于字里现真情,于文中藏哲理。即“真情作文”。如何成就“真情作文”?只要做到文之情“活”即可。可它是学生作文时最难达到的,学生作文多是文中主人公哭得悲悲戚戚,而读者却一点都不觉得难过。为了能让学生作文真正成为真情作文,让学生写随笔。让家长配合创设情境,让学生去体味,利用班级小结让学生练笔,建立素材库等,就能从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写出一些真情作文。  关键词:“活
选择题是初中科学作业中最“死板”、最常见的题型,也是科学中考分值最高的题型(占40%),重视选择题的作业要求与批改建议,可大大提高选择题的作业效果。  一、初中科学选择题的作业要求  平时作业最能反映、体现出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学习状况,A或B的简单答案只给教师一个“对与错”的结果,反映不出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对选择题提出一定的作业要求,可让教师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各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