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性劳动者标准工时适用除外及其限制

来源 :法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dusamat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性劳动者统一适用标准工时制存在现实困难,而现行的不定时工作制又无法因应工作时间上的变化,导致工时现实与工时法律规范之间出现偏离.基于我国国情及近期的制度探索尝试,自主性劳动者排除适用标准工时当为制度选择的方向.对其适格主体的判断要件,包括以“工作性质”为核心的一般性界定要件和以“工资收入标准”为内容的补充性要件.对其健康的确保,在我国现实背景下采用审慎监管的态度来限制自主性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有其正当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未来应通过细化适用主体判断要件和对工作时间设置新的限制性条件同步推进自主性劳动者标准工时适用除外的制度建构,并分两步从近期的行政解释层面和远期的立法完善层面分别展开调适.
其他文献
2021年9月18日,“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教材研究实践研讨会暨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教材国家重点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顾海良、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主任韩震,以及全国近50位从事德育教材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围绕德育一体化教材研究基地建设、一体化教材理论研究及其实践研究三个议题展开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到今天已经成为拥有9500多万党员、领导着14多亿人口的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这本身就是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象征和标志,也是我们党不畏艰难、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底气和实
山东省在历史上一直是华北的重要部分,但在当今的地域概念中,山东属于华东.这种地域认知上的巨大转变始于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作用日渐重要;解放战争时期,山东在国共决战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军事和政治作用,最终在中共的政治版图中被编人华东.而追溯“华东”的概念史,民国时期的“华东”一词影响力较小,“华东”概念最重要的塑造过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完成的.然而,山东的华东属性毕竟是在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计划经济时代结束后,华东与华北各地也逐渐回到近代以来的发展轨迹,山东再次融入华北,“华东”概念也逐渐缩小到指代长
起源于先秦的“权”字在17-18世纪之交和19世纪初同西文法学相关名词接触,形成含义对应和互译关系,是它走向近现代中文法学的主要标志.在19世纪中叶前,权力和权利的初始内容进入“权”字的指称范围,但它们从“权”字中诞出成为法学概念是1860年之后的事情,这得益于中日两国学者不约而同的努力.“权”在20-21世纪之交已成为可同时表述权力、权利、剩余权,以及它们体现的全部利益和相应财产内容的基础性法学概念.“权”字的发展衍射史是近现代中文法学萌芽、成长和基本形成的历史的缩影.循此历史进程辨识、甄别、查明权利、
长期以来,学界多认为中共一大与统一战线无关,甚至否定了统一战线.实际上,马林在中共一大上传达了列宁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论,代表们也广泛讨论了统一战线问题,包括如何看待孙中山国民党和南北政府,以及共产党员能否担任国会议员和政府官员等.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共一大是统一战线的萌芽期,二大召开之后中共统一战线正式破土而出.因此,中共统一战线应溯源到中共一大.
劳动主义与发展工商业之间怎样保持平衡,迄今仍是国内外一个难解的困局.1920年初上海厚生纱厂到湖南长沙招募女工引发的广泛社会争议,就是这对矛盾在中国较早的一次爆发.其中,湘、沪两地知识人高擎劳动主义大旗,连连呼吁资方提高工人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工人福利待遇和劳动条件;资方穆藕初等坚信实业救国之道,认为对方所提要求根本不具有现实可行性,给予激烈回击;湖南女工对知识分子们“偏向”己方的言论并不理会,纷纷应募.本文将上述三方的不同面相及其缠斗置回历史现场,尝试揭示论争的深层次原因.
科研项目经费使用风险肇源于科研项目立项、执行、结项过程中信息不对称、过程不可观察、结果不确定等特质引发的经费滥用与浪费等可能.囿于当前的部门法规制思维,科研项目经费使用风险规制呈现出“重公法、硬法、实体法而轻私法、软法、程序法”的不良状态.规制科研项目经费使用风险应从科研资助合同的本质探寻风险的生成机理,并依据合同理论完善风险规制的法治理路,打破传统部门法规制壁垒,坚持公私法融合的规制路径,建构以自我规制为前提、以合同规制为核心、以刑事规制为补充的兼具实体与程序、法律与道德的多维度风险规制体制.
现行《刑事诉讼法》第201条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设计,在诉讼法学界引起了巨大争议.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刑事诉讼法》第201条要求法院“一般应当采纳”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的规定,导致检察机关侵犯了法院的审判权.也有不少人认为,检察院的量刑建议没有侵犯法院的审判权.从我国《宪法》和两大机关组织法的规定来看,检察权包括了公诉权和法律监督两方面的内容,刑事审判权则包括定罪权和量刑权这两项核心权能.量刑建议最初只是检察院改进公诉方式的一道工作程序,但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量刑建议转变为对法院具有约束力的权力.对此,有必
担保财产的概括描述是通过担保财产的通用类型或法定类型加上数量进行的描述.它以动产抵押的兴起为契机,旨在降低特定描述的难度,提升担保设定的效率,保护担保人的隐私和商业秘密并降低其诚信风险,但可能造成在先担保权人对担保人的全部财产形成垄断.它主要适用于动产浮动担保、未来财产的担保和同类财产的集合担保,不适用于以部分某类动产设定的固定担保.概括描述的充分性至少要明确财产类型和数量,其功能的最大化以声明登记制和区分担保合同与担保登记为前提.担保财产的概括描述未达合理标准时,担保合同和担保物权均不成立.当事人以担保
1928年3月,中共湖北省委领导人向警予在汉口法租界被捕,武汉卫戍司令胡宗铎要求引渡,被法国总领事陆公德拒绝.胡宗铎指责陆公德“受贿庇共”,威胁收回租界.向警予引渡案升级为中法冲突.揆诸史实,“受贿庇共”系胡宗铎对陆公德的构陷,以期小题大做,迫使法方就范.最后,法方慑于舆论,不仅同意引渡,而且承诺将配合国民政府在租界搜捕和引渡中共人员.法国在华租界曾以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为中共提供了诸多便利.向警予引渡案预示着法国政府对国共之争态度的变化,即不再对共产党人适用“政治犯不引渡”原则.随着国民政府逐步在形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