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中Fas/FasL介导的结肠上皮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etian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Fas/FasL介导的结肠上皮细胞凋亡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按Powell-Tuck评分系统对UC患者疾病活动性进行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35例UC和15例对照标本Fas、FasL表达,M30 Cytodeath特异性检测结肠上皮细胞凋亡,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结果 UC组表达Fas、FasL的水平平均为(27.1±2.9)%、(16.5±3.2)%,凋亡指数平均为(3.5±1.0)%,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分别为(11.6±3.1)%、(5.3±2.4)%及(0.3±0.1)%,P<0.01];UC表达Fas、FasL的水平与疾病活动性评分有正相关性(r=0.42和r=0.38,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没有相关性(P>0.05);组织学分级与疾病活动性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848,P<0.01).Fas与M30可共同表达且具有相关性.结论 Fas/FasL介导的结肠上皮细胞大量凋亡可能是UC上皮层破坏的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诊断性胰、胆管显影与胆道支架、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等治疗性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术后并发胰腺炎的影响.方法 412例ERCP操作分为7组:诊断性ERCP分为胆、胰双管显影(ERCP)组、单纯胆管显影(ERC)组与单纯胰管显影(ERP)组,治疗性ERCP分为双管显影加支架术(ERCP+支架)组、ERC+支架组、ERCP+乳头肌切开(EST)取石组及ERC+EST取石组,比较各组术后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