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马累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yswzzxp123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尔代夫位于南亚,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岛国,由1192个珊瑚岛组成。马尔代夫群岛风光旖旎,被誉为“上帝撒落在印度洋上的一串明珠”,成为旅游度假的天堂。从飞机上俯瞰,确实如此。然而,一旦置身于当地的居民岛,尤其是面积只有1.87平方公里、人口却有15万的首都马累,这种感觉便消失殆尽……
  马尔代夫是个伊斯兰教国家,人们的服装也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虽然地处热带,走在街上,却看不到有男性打赤膊,甚至看不到跨栏背心,他们至少要穿短袖T恤或衬衣,下身则是长裤。还有严格的穆斯林,上穿长及膝盖的袍子,下穿长裤,有的还头戴小帽。有的老年人下装不是裤子,而是围着像裙子一样一大块布,当地称之为“穆恩杜(mundu)”,英语里叫“纱笼(sarong)”,这种纱笼在南亚和东南亚是很普遍的。从事脑力劳动的男子工作时一般都要穿衬衣长裤,系领带。
  女性的服装则更为保守。在街上,经常可以看到穿着曳地长袍、罩着头巾的女郎款款走过,袅袅婷婷,如弱柳扶风,神态平和,淑女味十足。她们穿的长袍有的长达膝盖,下配长裤;有的一直拖到脚面。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当地女性的服饰以黑色为主,得到的回答是“因为黑色不会吸引男性”。这或许是马尔代夫的犯罪率尤其是性犯罪率低的原因之一吧?这里的女性不用蒙面纱,但偶尔也会看见全身上下一袭黑,蒙着黑色面纱,仅露出眼睛的女子。
  马尔代夫没有服装加工业,只在南部的阿杜岛上有加工制服的工厂。这里的衣服基本都是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以及一些阿拉伯国家进口的。马累有很多布店和裁缝店,人们一般是买了布去裁缝店做衣服。
  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马尔代夫人不吃猪肉,传统食物以鱼(特别是金枪鱼)、椰子和薯类为主,随着家禽养殖业的发展,餐桌上的鸡肉也很常见。主食一般是米饭、面条和饼。
  马尔代夫的农业极不发达,大米、面粉、牛羊肉和很多蔬菜、水果都靠进口,因此价格也比较高。
  当地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摩托车。马尔代夫人的性子很慢,但是骑起摩托车来却是风驰电掣,常常让刚到此地的外国人不知所措;汽车司机们个个练就了过硬的驾驶技术,从行人旁边擦身而过却令其毫发无损。尽管看起来那些摩托车手们在大街上横冲直撞,但通常情况下是会礼让行人的。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马累市北部的一个没有红绿灯的路口,由于车来车往,交警看我等待的时间有点长了,便主动走到街道中间打手势示意车辆停下来,让我先过。
  马累的地下排水系统很不通畅,每次下了雨,都会有一些地方有积水,尤其是一些地势低洼的街道,下过雨后经常一片汪洋。
  2011年,马尔代夫的名字才从全球最不发达国家的名单上消失。而居民岛贫困、落后和肮脏的状况至今未得到改善。在马累的大街小巷,到处可见人们随手丢弃的垃圾。当地政府处理垃圾的唯一办法就是把它们运到离马累很近的一个岛上焚烧,而海风常常把烟尘刮到马累,因此整个首都会时不时弥漫着烧垃圾的气味,再加上机动车的尾气,空气污染相当严重。马尔代夫没有工业,居民的生活用品几乎全靠进口,不止一个马尔代夫人对我说过:“如果不进口,我们只有鱼。”
  尽管作为一个外国人,在马累生活有很多不便之处,但我也强烈地感受到这里淳朴的民风。初来乍到的第一周,我几乎每天上下班都会迷路,每次问路,都会有人热情地给我指路,甚至还把我引领到目的地。再比如,不管是去交水电费还是买东西,只要和当地人打交道,总是能看到对方友善的微笑。
  马尔代夫的度假岛与居民岛有着天壤之别,岛上水清沙白、海天一色,是名副其实的休闲度假胜地。其实,不论哪个岛,也不管其环境、景致如何,只要能真正地融入其中,总会或浓或淡地感受到这个地方所缓缓释放出的亲近与暖意,这便足够了。
其他文献
21世纪“读图时代”的来临,标志着人类的阅读经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图像无孔不入,占据了这个时代的各个角落。一方面人们渴求着感观世界五光十色的新奇体验,可另一方面却仍有那么一些人在怀念曾经逝去的纯白记忆:幸好,在图像与文字之间的过渡地带,存在着一种能够满足双方诉求的事物——绘本,它既为人类创造了一个色彩形象的国度,又带领人去往充满了纸本特有的想象世界。  一  绘本,英文名为P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我不讳我的‘英雄崇拜’。”他的所谓“英雄”,是这样一些人物,近现代的,有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意大利诗人邓南遮,还有英国的托玛斯·哈代……他的理由:“山,我们爱踹高的;人,我们为什么不愿意接近大的?”对于这些英雄,他不仅阅读、翻译他们的作品,还说:“在我有力量爬的时候,总不教放过一个‘登高’的机会。”他想亲炙他们,“多瞻仰几个英雄。”这种
一位母亲曾对儿子说,人生如打牌,既然发牌权不在你手里,那么,你能做的只有用你手里的牌打下去,并努力打好,除此之外,你没有任何选择。   儿子听从了母亲。后来,他成为美国第三十四届总统。    Vicky的眼球儿是灰白色的,和结膜几乎混在一起——没有瞳孔。没有了那个小孔,就封闭了一切形形色色,世界万物对她来说,是能够摸到的那一个物件和听到的那一片嘈杂,所有的存在,只要能归属于物件和嘈杂的,她都在心中
20世纪上半叶,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两场空前规模的战争,尤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甚。“二战”不仅是真实战场上的较量,而且是一场心理战。广播这个在20世纪初才出现的新事物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英德两国的广播战本身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纳粹德国一向重视宣传。从纳粹头子希特勒到宣传部长戈培尔,都在强调宣传的重要作用。新闻广播业像其他的经济生活一样,被纳入国家控制的范围内。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曾经通
法国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1942年创作的《小王子》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攒足了人气,然而电影《小王子》(2015)却姗姗来迟。大名鼎鼎的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曾被邀请拍摄《小王子》,但他回绝说:“不,《小王子》是一颗钻石,太纯净、太完美,我不会碰它。”所以这是一个挑战。那么,曾经参与执导《功夫熊猫》的美国动画新秀马克·奥斯本在他的新片《小王子》中对原著做了哪些改编,效果如何呢?  在原著中,
这是1910年作者弗拉季米尔·克拉夫季耶维奇·阿尔谢尼耶夫(1872-1930)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曾以《旅途日记摘抄》为名,在报刊上发表的系列游记性文章。至1921年结集成书出版,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从那时起直到现在,这本名为《在乌苏里的莽林中》的生态文明经典书籍就一直在沙俄、苏俄乃至今天的俄罗斯和世界各地流传。书籍出版不久,其清新自然的文笔,准确生动的描述和发人深思的感悟,就引起高尔基的
提到英国的公学,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这样的场景:年轻的英国绅士穿着笔挺的制服、戴着礼帽行走在古朴的校园中,行为举止间透露出良好的教养。公学在今天已经成为英国绅士教育的象征、英国中等教育的一个制高点。英国历史上有著名的九大公学,分别为温彻斯特公学、伊顿公学、圣保罗公学、舒兹伯利公学、威斯敏斯特公学、泰勒公学、拉格比公学、哈罗公学、查特豪斯公学。九大公学中如今最为人所知的当属哈罗公学、伊顿公学,众多贵
提到波希米亚人,人们如果不是自然而然地想到绚烂的大摆长裙、大篷车、占卜用的水晶球、神秘、流浪……那么就一定会想到放荡不羁的流浪艺术家,当然还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贫穷的快乐者”,巴黎拉丁区落拓不羁的年轻诗人鲁道夫与如梦一般脆弱而美丽的绣花女咪咪的故事。从19世纪至今,这段故事经由小说、歌剧、音乐剧等不同的艺术形式,折射出绚烂的光芒。  要对故事和人物追根溯源,还要从一个不那么有名的作家说起——相
寻找Orang Pendek  2011年9月,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西部的雨林地区,当地居民连续9天目睹了一个奇异怪兽的出没。这个怪兽时隐时现于古农图加湖附近,其一身黑毛,体态矮小、粗壮,白天游荡在茂密的灌木丛之中。它或在倒伏的树干下搜寻、翻找着什么,或在林中空地上小憩。  这片辽阔的、属于克林希塞博拉特国家公园的未开发区域,据说栖息着多种巨大的蛇类和其它动物,甚至有一种长着金色毛发、可归为新物种
2014年8月,在美国密苏里州弗格森镇警官Darren Wilson射杀黑人Michael Brown事件引发了圣路易斯社区居民上街游行,抗议警察的暴力执法和种族歧视。三年后的8月,白人至上主义者和新纳粹主义者在弗吉尼亚的夏洛茨维尔发起了游行示威活动,抗议移走联邦将军Robert Lee的塑像,而反游行者的出现引发了暴力冲突,导致一人死亡。这两次事件都引起了民众的关注,大量纪实照片充斥在社交媒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