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对分课堂模式下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案

来源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_ST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利用此教学模式对专科专业基础课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案进行设计,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活跃课堂气氛,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新时代在高校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在高校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论述了在高校院系中加强青年教师发展党员工作的实践探索与机制建立.
《奇葩说》《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等节目在网络平台播出后受到青年观众的热捧,并获得主流媒体认可.本文所说的语言综艺节目不是泛指,而是特指上述积极的、被青年受众和主流媒体认可的、对思政课有一定启示的语言综艺节目.这些节目精准定位受众,利用大数据、微博和热搜等,挖掘时下青年关心的话题;严肃而充满思辨的说教与时尚、娱乐有机结合,坚持疏通青年的认知、思想困惑与引导青年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青年需要层次.既是上述节目的特征,也对当下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具有启示意义.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教材.本文在充分理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上,探讨正确处理各种价值观之间关系的方法.通过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分析,探析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提升路径.最后,提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相关做法.
课程思政的落实需要一套实践过程体系支撑,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多元主体互动配合,需要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线上线下协同联动.广西某高校课程思政实践经验表明,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体系只有以学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为引导、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主导、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支撑、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为检验的四环节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实现全过程课程思政育人.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职业精神不懈追求的宝贵品质,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内在驱动力,其基本要素是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开拓创新.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阶段培育的重点任务,对学生可持续发展、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职业院校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等途径能够有效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以五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天使文创”服务中心项目为例,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介绍五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党建品牌创建的具体做法,试图通过项目总结、理论提升和经验推广,努力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不断提高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共产党宣言》是世界无产阶级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指导,其蕴含的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强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伟大命题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要深度挖掘《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精髓内涵,明晰其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推动力,进而在我国不断发展的时代条件下,使其不断与中国实际相融共生,结合共产主义美好愿景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完成新飞跃,实现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历来扮演着重要角色.2020年,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将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其的重要作用,即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正确方向、统一思想行动、强化议题能力、催化精神动力.从理念之构、能力之源、制度之基、实践之渠四个角度促成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作用实现,以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等师范(以下简称高师)数学专业的学生是未来的数学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才特别是数学人才的重任.数学离不开解题.在数学解题中,如果能巧妙地、恰当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题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数形结合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起源于笛卡尔的“数轴”和“平面直角坐标系”,其解题思想是“以数解形”或“以形助数”,即从“数”中去认识形或从“形”中去认识“数”.
社会治理法治化是推进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现实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社会治理得以迈入稳健的法治化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持久性建设.而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当前,基层治理仍未完全步入法治化轨道.对此,本文通过分析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有效运行要素,从法治依据、主体保障、法治观念、治理方式、权利保障五个方面探析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路径,以期加快实现国家法治建设和治理现代化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