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抗精神病药物对多巴胺D2受体占有率的模拟分析

来源 :药物评价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rele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模拟分析10种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haloperidol)、舒必利(sulpiride)、美哌隆(melperone)、氯氮平(clozapine)、喹硫平(quetiapine)、利培酮(risperidone)、齐拉西酮(ziprasidone)、瑞莫必利(remoxipride)、氨磺必利(amisulpride)、雷氯必利(raclopride)口服给药后在人体内对多巴胺D2受体(DRD2)占有的时间过程。方法 通过对10种抗精神病药物的口服给药和静脉给药的药动学数据模拟计算获取建模的药动学(PK)参数;通过已发表的文献数据计算获取10种抗精神病药物的结合动力学(BK)参数和细胞内DRD2受体合成动力学(TK)参数;基于获取的PK、BK、TK参数建立10种抗精神病药物的DRD2受体占有率数学计算模型(PK-BK-TK模型)。结果 已上市的9种(不包含雷氯必利)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推荐剂量下对DRD2的最大受体占有率均在65%以上,预测的DRD2受体占有率曲线与其临床药效持续时间有良好的一致性;雷氯必利的合理给药剂量为2 mg。结论 利用PK-BK-TK数学模型能准确预测抗精神病药物口服后在人体内对DRD2受体的占有过程。该模型可为评估化合物在体内拮抗DRD2受体的活性与潜在毒性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其他文献
提高地热井回灌能力是实现地热资源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先决条件本文选取北京市通州地区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热储地热井(京通4号),进行酸化压裂试验前后的回灌能力对比研究。通过在酸化压裂试验前后进行抽水和回灌试验,判断酸化压裂技术对回灌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京通4号地热井在经过酸化压裂试验后,单位涌水量增加了约1.73倍,单位回灌量增加了约3.9倍,回灌量增加了约1.4倍,且回灌量占涌水量的比值也由压裂前
近年来电视节目的市场竞争愈显激烈,促使创作者与受众对节目质量提出更高的标准。这一态势对传统的播音主持方式带来了挑战。本文针对当下电视播音主持队伍亟须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受众需求的新境况,围绕电视播音主持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展开分析,并探索播音主持人员能力提升的路径。
学位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课程规划和设置中,需要进一步强化技术赋能下出镜记者基于移动小屏报道能力提升的课程群建设。本文主要探索如何进一步优化综合性实践课程、强化个性化课程设置,改革与融合现有课程,探索课程群建设,打造“精课”,形成有特色、有品牌的出镜记者报道课程群,从而进行课程思政、社会实践金课探索,同时聚焦新文科教育高质量建设和发展,更好地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
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引发了劳动就业的更替,过去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进入企业后从事的一线操作工作已不能满足智能制造企业的实际需求。首先通过分析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的特点,明确该专业建设的实际方向,再结合山西省当前在建设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方面已存在的现实条件,得出山西省内高职院校在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建设方面应该立足山西产业经济发展,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强调“工匠精神”在专业建设中
近年来,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据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已经突破9300万户,占全国各类工商市场主体的95%以上。但是,随着2019年末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国内中小微企业一夜之间仿佛按下了暂停键,甚至一部分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财务危机与生存危机。在这一背景之下,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税收减免政策,旨在扶持中小微企业重新步入正轨,激活市场经济活力,为国民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
操作工人(Operator)是制造系统中最灵活、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要素。新兴信息技术赋能制造系统,驱动制造效率和质量的快速提升,同时也赋予操作工多样化感知、认知和控制的能力。面向以人为本的智能制造(人本智造),传统操作工的角色定位已无法适应新场景、新技术和新问题,新一代操作工(Operator4.0)应运而生。围绕操作工在制造系统中的作用,分析了历次工业革命至今操作工角色的变迁,并在人-信息-物理
结合华为智能汽车业务探索性案例研究,提出智能制造核心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的过程机理及路径范式,揭示智能制造核心企业在创新联合体形成中的角色和作用机制,即发挥数据赋能的驱动作用,从而实现创新联合体跨界战略网络协同、跨界组织网络协同、跨界资源网络协同、跨界制度网络协同,形成协同演化动态能力,实现产品功能、生产制造及商业模式颠覆式创新。凝练出智能制造核心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路径范式:“智能制造核心企
高职院校面临学生就业压力,学校和师生特别关注就业能力的提升,对课程思政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破解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难题与困境,关键是构建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加强研究,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支撑;齐抓共管,构建课程思政的保障体系;提升专业课教师能力,保证课程思政的师资力量;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解决课程思政的素材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