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组织研究中的国家—社会分析框架及其缺陷

来源 :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yses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市民社会理论和法团主义理论的引介和风靡,国家一社会分析框架成为国内社会科学领域颇为流行的一种研究范式.诸多国内学者将这一分析框架应用于有关中国社会组织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但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国家一社会分析框架所凸显的理论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其本质上秉承的是一种国家与社会二元分立的思维方式:其次,其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的是一种结构分析而屏蔽了行动分析;再次,市场作为一个重要变量在此范式中被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忽视了。第四,国家一社会在相当多的研究中被化约或降低为政府一社会组织层次。
其他文献
顺应论是比利时语用学家耶夫·维索尔伦(Jefverschueren)提出的具有强大解释力的语用学理论。顺应论所指出的语言的变异性和商讨性为语用奠定了选择的基础,而顺应性则是语用
专业技能竞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动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以西昌学院为例总结凝练了动科类专业专业技能训练体系和“三阶段”竞赛模式。
当前,世界先进的制造企业已经历了以产量和质量开拓市场,进入到以创新占领市场的崭新阶段.企业从系统论高度推行设计管理,将产品的设计问题提升到系统层面,"产品设计的功能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