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整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klwoyao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当今时代变成了信息技术的时代,人们生活的生活和工作渐渐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教育也是如此。本文主要研究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整合。本文主要介绍了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课程整合的特征,阐述了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课程整合的方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课程;有效整合
  中图分类号:G434
  一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课程整合的特征
  (一) 广泛的开放性
  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课程的整合具有非常广泛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开放。教师可以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课程知识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借助计算机来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根据社会上面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和学校常规教育方面的要求,利用信息技术在实践课程中进行有效的学习。这种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充分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老师的针对性训练。
  (二)充分的自主性。
  在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过程的整合过程中,老师主要起引导的作用,向学生传授一些知识点和技能之后,主要靠学生自己去动手动脑实践。传统的教学方式属于接受性学习,以老师在课堂上讲课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去接受老师所灌输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选用于事实性知识、技能性知识、规律性知识的掌握,但对于策略知识、价值、态度和情感类知识的学习往往不能奏效。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过程的有效整合,改變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给予学生充分的主动权,老师通过创设一些有意思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综合实践基地里面学生自主地探究、实践、发现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现实的亲历性
  由于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整合主要是通过学生在综合实践基地内亲自动手实践来完成的,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具有现实的亲历性。它注重科学理论同现实社会的联系,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去关注周围的环境问题、生活问题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在对课程进行实施的过程中,亲自去体验,自主的进行活动。学生个体的学习迫切需要小组讨论、交流和协商,进行互相学习、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和情感交流,从而得到帮助和启发,进行问题的研究和任务实践,共同参与完成学习任务,这样还能在综合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 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课程整合的方式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教学
  中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具有非常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课程内容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来呈现,这样可以营造出一种比较轻松和自由的课堂气氛,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比较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情境教学”是目前应用得非常广泛的教学方法,作为信息时代的老师,老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强化或是综合实践课程的相关教学要求,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二)改变教学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开放性和综合性是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共同特点,他们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相一致,都是想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学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社会性。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整合,使得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改变。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老师的要求是深刻的理解所要教的内容,借助于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将所要教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综合实践课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绘画、音乐、编织、民俗、制作、信息技术等,这对于综合实践课的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必须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资料,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在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要求是运用信息技术,自己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消化吸收老师说讲授的内容,并且在老师所讲授内容的基础之上,自己去进行拓展,学习课程之外的东西。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科学意识,发展个性特长。
  (三)重视利用综合实践基地里面的资源
  要想切实地贯彻落实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结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学校重视利用综合实践基地里面的资源,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通常情况下,综合实践课程所涉及的实践内容操作性强,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去进行实际的操作。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实践知识,掌握实践技能。学校要充分利用综合实践基地的有利优势,把学生带到综合实践基地里面去,让学生利用基地里面的资源,这样学生会觉得上课方式更加有趣,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
  总结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个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的课程,培养学生们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非常重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信息技术的变革,使得学生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学生可以借助于网络来自主搜集、整理和汇编资料。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整合,改变了老师的上课方式,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参考文献
  [1]罗珊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08.
  [2]童乃琴. 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课程的整合探索[J]. 中学时代(教师),2012,12:41.
  [3]吴忠喜. 综合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教学[J]. 新教育,2013,04: 24-25.
  [4]李俊. 浅谈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A]. .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13,03.
  [5]杨英友,胡书琴. 信息技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 网络科技时代,2012,07:53-54.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关系到學生的行为活动方向,做好学生的思想管理工作对其生产有着重大的促进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现代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思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个性化  G711  一、高职学生的思想特征分析  (一)性格  在现代社会中,高职学生受经济和各种社会现象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
摘要:目的 探讨情景教学法在高职护理学生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20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10人)采用情景教学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格局,即通过导读、导思、导能,创设语言情景、问题情景及临床模拟情景,使学生有难必思、有疑必问、有理必讲。对照组(110人)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师授课,学生自由提问。课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出科考试理论成绩、操作技能、综合素质评
一,研究背景  1.1需要进一步深化对新准则的实施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方针指出,“幼儿教育改革的方向。”》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全面的,”其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是“健康”,并明确提出了“体育是促进3-6岁儿童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幼儿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助于3-6岁儿童动作发展的体育活动,培养3-6岁儿童良好的意志品质,使他们快乐的童年生活中得到好处的身心发展经验”。为了实现“纲要”提出的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优化化学实验教学,已逐渐成为化学实验教育的发展趋势,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化学实验教育在化学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分析了传统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制约和不足,探讨了信息技术整合优化化学实验教学的原则和思路,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化学实验教育,优化整合  中图分类号: G648.
摘要:多媒体教室已经成为高校教学不可获取的教学场所,投影仪已经成为高校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设备。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资产处等部门面临的问题接踵而来,投影仪的频繁故障,投影仪灯泡的频繁损坏,投影仪日常频繁报警,等等。论文从投影仪的日常维护、投影仪使用注意事项、投影仪使用常见故障分析等三方面综合阐述高校多媒体教室投影仪维护技术。  TP273  高校多媒体教室使用频率较高,多媒体教室面积一般较大,设备
摘要:在过去传统的教育中,我们只侧重于对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的重要性,而忽略了数学的人文价值。只重视一面的价值,难免会造成数学教育的缺失,不能真正领略到数学的真谛。而对于中职数学教学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依据与中职数学教学的目的,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数学教育对象的发展方向。教育的性质以及教育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数学教育的目的。数学教育的目的直接影响着教育的价值。所以,我们基于人文价值的基础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