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线(1814年)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瑟夫·冯·弗劳恩霍夫(1787—1826年)
  牛顿曾用三棱镜把光线分离成组成光线的色光,但是,约瑟夫·冯·弗劳恩霍夫量化了黑暗、狭窄的光谱线,使化学和天文学发生了彻底的变革。
  1814年,冯·弗劳恩霍夫发明了分光镜,用来测量通过三棱镜的太阳光线中不同色光的弯曲度。他不像牛顿那样用肉眼观察光线。而是通过一个装配在圆形刻度尺上的小型望远镜进行观察。英国化学家威廉·海德·渥拉斯顿曾于1802年在太阳光谱中发现了7条暗线,而冯·弗劳恩霍夫则数出有574条,并测出了其中324条线的波长。他用从A至K的字母来标明最黑最突出的暗线,这一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但是,冯·弗劳恩霍夫并不知道这些暗线是怎样生成的。
  1895年,德国化学家罗伯特·本生和德国物理学家古斯塔夫·基尔霍夫发现,每一种元素都吸收和发散自己独特的光波组合,形成了一种像“指纹”一样独特的光谱线。因为太阳附近的大气中含有一些气态的化学元素,可以把直射的光束中的一些一定波长的光线消除掉,所以基尔霍夫和本生就可以计算出太阳的化学成分。光谱分析还使科学家们计算出实验室样品的化学成分,最终使他们发现了铯、铷、氖、氩这些以前没有在地球上探测到的元素。而威廉·哈金斯进一步分析了太阳、月亮、行星、彗星、恒星和星云的光线。他的研究结果和其他研究结果之间有着很大的相似性,证实组成宇宙的元素和组成地球的元素相同。
  
  星球进化(1920年)
  
  阿瑟·斯坦利·爱丁顿(1882~1944年),汉斯·贝特(1906~)
  19世纪末,星球能量的来源依然是一个谜。科学家运用放射性测试法,证实地球以及其他星星至少有20亿年了。单纯地依靠内部燃烧的煤,或者通过收缩将势能变成动能等简单的解释,都不能解开这一长期困扰人们的谜团。
  1920年,阿瑟·斯坦利·爱丁顿提出与以往不同的观点。他认为,高温和高压下的星球中心的氢可以慢慢地转化为氦。太阳是一个带有引力盖子的巨大的氢弹,其中70%的成分是氢。按照目前的辐射速度测算,它有足够运转100亿年的燃料。
  由于1个氦原子比不上4个氢原子的体积大,按照爱因斯坦的E=mc2。公式解释,聚变过程中多余的物质将转化成大量的能量(以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1938年,汉斯·贝特和卡尔·魏茨泽克独立地研究出精确的换算装置。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人们得以了解星球如何大规模地产生众多的元素了。
  20世纪初,艾奈·赫茨布朗和亨利·罗素绘制图表证明,星星内在的亮度随着它表面的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如今,这些“H—R图”已经成为天文学上最常用的图表之一,从中可以看出,星球并非任意地散落在图上大多数星球除了沿着对角线分布外,还按照从寒冷而且暗淡的星到炎热而明亮的星的顺序排列。巨星的体积往往比小星大10~100倍。天文学家了解到,沿对角线分布的星球比较稳定。当氢耗尽时,星球的核心便会崩溃,突然间变得非常炎热。此时星球内部的氦变为碳和其他的原子核,星球也随即扩张变成红色的巨星,最终大多数星球演变成为白矮星。
  
  白矮星(1931年)
  
  苏不拉尼扬·昌德拉塞卡(1910~1995年)
  1844年,天空北部最亮的天狼星摇摆不定,当时它正受到与其相邻的一颗暗淡无光无法看到的星体的引力作用的影响。根据其运行轨道判断,其邻星(即天狼星B,天狼星本身为A星)的质量和体积应和太阳相似,但其亮度和温度均较低。然而瓦特·西德尼·亚当斯测得的光谱显示天狼星B和A同样炽热,甚至比太阳也有过之而无不及。考虑到其亮度较低,所以B星应该体积较小,近似于地球而远小于太阳。
  太阳之类的恒星一旦离开了核聚变的能量支持,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而“白矮星”正是这类恒星崩溃瓦解的产物。亚瑟·斯坦利·爱丁顿在20世纪20年代测算出“白矮星”的密度比水密度高10万多倍。在这种奇特的物理状态中,原子结合紧密,导致电子被剥离出去。而量子效应最终使得这些“沦落”电子无法继续压缩,外在压力让星体稳定下来。
  但这种压力有时无法阻止引力作用导致的星体瓦解。1931年,印度天文物理学家苏不拉尼扬·昌德拉塞卡断言,质量大于太阳1.44倍的白矮星无法稳定下来,要么其表面过多的质量会在超新星大爆炸中被炸飞,要么其电子被质子俘获,进而产生出中子和中微子。质量介于太阳的1.44倍和3.2倍之间的白矮星可能形成稳定的中子星,但如果质量超过太阳的3.2倍,星体就会不断分解,直至形成黑洞。
  
  亚原子幽灵(1956年)
  
  沃尔夫冈,泡利(1900~1958年),弗雷德里克·莱内斯(1918~1998年) 克莱德·考恩(1919—1974年)
  当原子核射出电子,从而发生衰变时,能量可能消失了,也可能就此而产生了。物理学家们对此深感困惑。1930年,沃尔夫冈·泡利特意虚构了一种新的亚原子粒子以对此加以解释,这种粒子可以带走β衰变过程中的能量。虽然听起来似乎模棱两可,但实际上非常合理。
  恩瑞克·费密将这种粒子命名为“中微子”。他建立了关于β衰变的详细理论,这种衰变涉及一种新发现的基本力,也就是所谓的弱力。中微子只能感受到重力和弱力,不受电磁力和强核力的影响。这就使其非常滑,可以径直穿越地球——能够轻而易举地携走衰变的剩余能量而不被察觉。
  然而,弱力的确使中微子偶尔与其他粒子相撞。1956年,弗雷德里克·莱内斯和克莱德·考恩在原子反应堆旁边安装了一台探测器,清楚地看到了中微子撞击质子产生伽马射线的情景。
  中微子望远镜——巨大的充满液体的水箱,用于监控弱反应的副产物,现在每天都在探测太阳核心发生的聚变反应所产生的中微子。
  按照粒子物理的传统说法,中微子没有质量。但1998年,日本的超级中微子探测器发现的证据表明中微子实际上有质量,只是很小。这可能是新的基础物理理论即将产生的征兆,也可能意味着中微子的引力影响了银河系等星系的形成。
   脉 冲星(1967年)
  
  苏珊·乔斯林·贝尔·伯内尔(1943~),安东尼·休伊什(1924~)
  
  剑桥大学研究生乔斯林·贝尔与其导师安东尼·休伊什通过一个巨大的由2 048个独立接收器组成、波长达3.7米的无线电天文望远镜,研究类星体经过太阳风时产生的闪烁。1967年7月,贝尔发现每个恒星日(23小时54分)接收器都会收到一种异常的信号。快速记录仪记录显示,这些信号是一系列极其
其他文献
我们学校位于素有“东方水城”之称的苏州古镇,美丽的吴淞江穿镇而过。推进工业化后,许多厂房拔地而起,地方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可是人们忽视了环境保护!看看学校前面的吴淞江,水体发黑发臭,水面漂浮着各种垃圾物,我们离“鱼米之乡”越来越远了。    调查目的:  认识水污染的严重性和防治污染的必要性,加深水资源短缺的危机感,自觉提高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
我们学校位于素有“东方水城”之称的苏州古镇,美丽的吴淞江穿镇而过。推进工业化后,许多厂房拔地而起,地方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可是人们忽视了环境保护!看看学校前面的吴淞江,水体发黑发臭,水面漂浮着各种垃圾物,我们离“鱼米之乡”越来越远了。    调查目的:  认识水污染的严重性和防治污染的必要性,加深水资源短缺的危机感,自觉提高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
目前,医院里使用的普通输液器由插针、储液器、流量调节开关、过滤器、导管和注射针组成。其工作原理为:打开流量调节开关,液体在大气压作用下,由自身重力输液进入体内血管中,液体流量快慢由流量调节开关中滚轮逐步压紧导管来控制。这种输液器在输液时容易出现两大问题:1.产生回血:2.在更换药瓶时,因先前疏忽使再次输液中的药液夹杂空气而引起医疗事故。所以,目前输液器会对病人和医务人员造成心理压力,在输液过程中,
编者小语:经常收到同学们的来信,问了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之后,往往都会加上一句“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但是一直都不好意思提出来,生怕别人说我幼稚……”诸如此类的话。事实上,知识没有大小之分,有时候正是对小问题的关注才形成了大讨论,从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所以,请勇敢地提出问题,让我们共同成长!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些“很冷”的话题。    台风真的一无是处?    Q “莫拉克”终于走了,但因为它的到来
种类繁多的热带雨林植被高矮相间,层层叠叠,植物交错出复杂丰富的生态区间,打造了雨林“隐形客”们大显身手的家园。  即便是睁大你的双眼,也很可能被热带雨林数量庞大的“隐形客”所欺骗,这些“隐形客”们个个身怀绝技,每天都在雨林里上演着精彩的“捉迷藏”。孩子们间的“捉迷藏”,被抓到的输家往往嘻笑着接受惩罚,而大自然中的游戏可是要赌上性命的。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隐形”进化斗法长期以来在雨林中沉默
2009年7月22日上午8时左右,沿长江流域将出现百年罕见的日全食。根据推算,下次发生在这里的日全食时间是2241年。此次全食带将横扫我国长江流域,是2 143年来持续时间最长、全食带覆盖人口最多的一次日全食,堪称21世纪中国人可以看到的最壮观的天象。  这次日全食,中国是最佳观测地,在8个指定观测点(铜陵、桐城、黟县、嘉兴、苏州、高淳、常州、无锡),一些“夸父”们已经掀起了订购观测设备、预订景区
总课题专家组    周忠继、顾明远、周满生、王珠珠、刘雍潜、钱培德、谢锡金、梁宁建、倪文锦,许庆豫,杨季文、袁爱玲,祁永华、岑绍基、林小苹(排名不分先后)组稿:林小苹    组织实验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上海、江苏、江西、湖北、北京、福建、香港、海南,云南、湖南、安徽、山东、辽宁、吉林、四川、新疆、西藏、天津、山西等省(自治区),地、市电教馆或相关教育教研机构    参加研究  所有子课题单位参
感冒,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可以说是“小菜一碟”,吃点“康奈克”“泰诺”“日夜百服宁”。或者多喝开水,蒙头睡上几天,就会万事大吉。很少有人会把它和死亡联系在一起,也没有多少人认为自己会倒在感冒这档子事上。然而,事实上是,在距今不到一个世纪的1918年,真的有一场感冒,至少夺走了全球5000万人的生命。连两次世界大战阵亡人数的总和都无法与之相比。那次流感在短短24周内夺去的生命,比目前肆虐近30年的艾滋病
彼得堡大学的一个实验室里,一位中年教授着迷地摆弄着一些卡片。卡片上面写着化学元素的名称、原子量以及主要性质,看上去零乱散落,毫无规律。中年教授却如痴如醉地摆弄了几个月。他不停地将卡片横横竖竖地排列起来,并依此画了一张整齐的图表。看着这张图表,这位教授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脸上不禁露出成功的喜悦。    人生长路奔跑不止    1834年2月8日,门捷列夫出生在西伯利亚托博尔斯克市一个普通的知识分
与三月乍暖还寒时、四月柔雨纷繁期相比,五月的北方天气显得温柔体贴。随着四月间谷雨的结束,春这个季节也在五月初落幕了。立夏,代表着夏的开始,然而春和夏的交界并非像其他三个季节交替那般分明,只是天空渐渐地从淡灰色中透出成熟而又清澈的蓝色,而树木的浓绿,也给这汪无边的空海镶上了一只“画框”。  进入五月,曾在早春开花的树早已在枝头挂满了果实。而北方黄土高原的榆树到了此时,如翠玉片般的榆钱已经开始泛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