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对策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che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目前新课程理念教育背景下,教师必须根据小学生的特殊年龄情况,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自主能力。作者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对新课程理念下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语文 教学对策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传统追求教完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已开始被淘汰,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改变自身思想,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自主能力,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科学地发展并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语文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以上所有观点都需要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进行支撑,下面,笔者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对策进行探讨。
  一、以新课程理念为前提,转变教学思路
  教学思路是影响教学内容及教学质量最主要的前提之一,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与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存在一定的冲突,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问题就是转变教学思路。
  首先是教学观念,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学只是追求课本教材内容的完成,这种教学观念不仅不利于学生形成主动学习思维,而且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以课本教材为中心能让教师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对学生语文能力培养起到的作用却是微乎其微的,所以,转变教学思路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
  其次是教学策略,传统教学策略以成绩作为考核学生的主要依据,考试内容大多为造句、古诗文默写、基础写作等,这样的应试教学策略很难从实际出发,学生无法在学习中起到语文学习最基础的“积累”与“情感”。尤其对学生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所以,转变教学思路时要对教学策略进行改变,注重学生语文感情养成,阅读及朗读能力养成,语文知识积累能力的养成,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是师生关系。由于小学生心理及生理刚刚开始发育,因此行为受主观意识的影响成分较多,再加上儿童天生好动,很多小学课堂中,教师都用严格要求维持课堂秩序,这也是为何传统基础教育中,教师一直作为课堂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主要原因,虽然这样的方法对课堂秩序起到良好作用,但教师本位的态度却与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着密切影响,这种畏惧心理的师生关系不仅让学生产生一定程度上的逆反心理,还会严重影响学生发散思维养成。所以,必须改善传统师生关系,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和谐平等的气氛,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二、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新课程理念是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和主要目标,以多样性教学方式及教学策略为支撑,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这就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计。
  (一)教材设计
  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对教案及教材进行参考,从而设计课程安排,这种固定化的模式使教学内容过于死板,如阅读课。通常都是教师示范朗读,其次对名词进行解释,再次让学生默读,最后由学生朗读。这种程式化的方法虽然方便教学内容的设计,但无法从学生实际出发,无法满足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化需求。另外,教师利用传统方法对教学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难免在一些小环节上出现疏漏,所以,对教材及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学内容规划
  由于学前教育经历及个人智力发育水平不同,导致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化特征,这就需要教师抛弃传统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规划适用学生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大胆实践。笔者建议,根据不同情况对教材进行重组,如阅读课中,教师可以将所选文章的精华部分让学生反复朗读,不仅激发学生的情感,还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
  另外,由于小学生行为及思想受主观意识支配的成分较多,因此教学内容规划要以学生的思维特征为依据,教师可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根据学生兴趣,在不违背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对课程及教学内容进行规划,这样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强化主动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下,传统教学方法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却在很多方面与新课程理念不符,并且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与综合能力的提高,所以,在此背景下,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多样化教学对策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笔者提出以新课程理念为前提,转变教学观念为指导,科学设计教学内容两点对策,希望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后续理念研究起抛砖引玉之效。
  参考文献:
  [1]张红云.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现代阅读,2013(01).
  [2]李黛微.谈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初探[J].科教文汇,2013(04).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改下,多媒体逐步进入到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被作为一种工具和教学的辅助手段,通过多媒体可以更好地把语文课本里枯燥的东西以各种形式呈献给学生,使得语文变得生动、形象,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语文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应用  现在,学校每一个班都安装了电子白板,老师在网上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给老师提供了网上交流的平台。对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思维品质则是智力的支柱。什么是思维品质呢?人的思维既有共同规律,又有个体差异,这些差异通常叫思维品质。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人即使是弱智者,也无时无刻不在思维,而且都以自己习惯的方式思考问题。小学语文教学通过有目的的反复训练,不仅可以改变学生不良的思维习惯,而且可以使良好的思维品质得到培养。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提出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的“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发展。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学生要能起到鼓励与导向作用,评价语言要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同时可采取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及体态语评价等评价方式。本文结合本校《双主体教育促师生发展》子课题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探索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使用评价语言的效果,还让学生自主评价,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起着十分
摘 要: 掌握一定数量的汉语词汇量是学好语文的基础,是一个漫长而持续发展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从小夯实语言文化基础,引导学生在一定语言环境中逐步积累词语,才能收到实效。教师要创造适宜的语言文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帮助小学生养成逐步积累汉语词汇的良好习惯;掌握生字生词的正确写法和准确含义,夯实语文识字基础才能突破语言教学难关,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文化修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词汇教
刷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邯会做的事情,口腔清洁产品如牙膏也是必需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的提高,人们对口腔清洁产品的需求也不仅仅局限于牙膏这一
摘 要: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语文教学对于每个小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关键。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核心环节,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