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j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关键词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应用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0-0217-01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教学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重点,也是应用题教学中的难点。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中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讲,教材中创设的情境比较抽象、复杂,理解比较困难。由于孩子的所见所闻有限,如果我们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对教材不加以整合,只从字面去分析题意,只用语言来叙述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生很难理解题意。即使是学生理解了,也只局限于只能做这道题。因此,我们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对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内容的理解。根据《课标》要求,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因此,教学时,把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结合学生实际,选择学生比较熟悉,容易理解、思考和探索的内容。
  二、引导学生,读懂题目
  由于教材运用图形、文字等形式表达信息,而十一二岁的孩子由于生活经验不足,阅读能力缺乏,往往不能同时从不同的形式中捕捉信息,在理解题目上有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读懂题目。读懂题目就是理解题目所表达的是一件什么事情,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这件事情说清楚。因为,读懂题目的意思是分析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因此,在教学时,对于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学生不要拿到题目粗略一看,动手就做,这样肯定会出现错误,如果只从字面上叙述哪些是条件,哪些是问题,也不等于理解题意和读懂了题目的意思。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这件事情说清楚,对表达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教会他用自己的方式把题目的意思说清楚。要让学生身临其境,进入角色。如果题目中出现学生不易理解的词语或句子时,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用班班通演示,也可以直接用实物演示,让学生在观察数量关系的变化中理解具体的题目意思。
  如教师出示题目:101宿舍,芳芳、明明、军军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2/9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让学生反复读题目,抓住题目中的“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2/9个”等关键句子口述题意。也可以指导学生用情景表演、动手操作帮助理解题意。如:101宿舍,芳芳、明明、军军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2/9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用小组合作,教师引导,让学生积极思考怎样分一个蛋糕,然后学生亲自动手帮助芳芳、明明、军军分应吃的蛋糕,再让学生交流。最终让学生明白,只有平均分才能每人吃2/9个。只要学生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具体数量与比率的对应关系理解了,就读懂了题目。
  三、指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教师就要鼓励他们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了。主要是抓住关键句(带分率的句子),找准单位1,弄清楚求什么(单位1已知用乘除法,求单位1用除法),量率要对应。
  四、开发学生思维,一题多解
  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对于同一个问题,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合作、倾听,交流、独立获取知识。教师要做到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解决的不示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有创造性地开展学习,让学生轻松地进行一题多解。
  如教师出示题目:花阡谷修一條6000米长的公路,第一个月修了这条公路的1/3,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还要几个月?
  解法一:(6000-6000×1/3)÷(6000×1/3)
  解法二:6000÷(6000×1/3)-1
  解法三:6000×(1-1/3)÷(6000×1/3)
  解法四:(1-1/3)÷1/3
  解法五:1÷1/3-1
  以上解法中可以看出,把这条公路当作单位1的标准量,明晰量率关系的解法四,五更为简单明了。
  如教师出示题目:一套衣服1200元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1/3,上衣和裤子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解法一:1200÷(1 3)=300(元)
  1200-300=900(元)
  解法二:1200÷(1 1/3)=900(元)
  1200-900=300(元)
  解法三:X 1/3X=1200X=900
  1200-900=300(元)
  学生根据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按比例分配、列方程解答等知识进行一题多解。
  在小学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要给学生独立探索的时间,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题目的理解,独立探索出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只有通过创造性地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和过程才能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小学数学能力系列训练,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其他文献
本文中,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了如何创设学习情境,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习效率.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学科,教师不仅要能够传授基础的语文学科知识,还需要引导小学生积极培养自我学习兴趣,例如閱读兴趣的培养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就十分重要。而农村学生受到学校和家庭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难以对课外阅读产生积极浓厚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培养和指导工作。本文就针对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展开系统的分析,以期为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小
该文对哮喘患儿血mIL-2R、sIL-2R及IL-8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哮喘患儿mIL-2R、sIL-2R及IL-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极显著,(P
摘 要合作学习模式如今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如何运用好这一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学习效率,本文就此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明确目标;合作竞争;及时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0-0207-01  新课程改革下对初中的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初中数学这样一门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为
摘 要小学数学是学生的数学启蒙教育,其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开展游戏化教学能够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文章论述了如何在游戏中融入数学知识,在教学时导入数学游戏,在作业中增加数学游戏,全方位的开展游戏化教学,有效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0-0210-01  在小学阶段,
摘 要脱离了生活的数学教学是枯燥的、单调的,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和学习效果的提高都是极为不利的。大千世界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影子,生活就是数学的那一汪“活水”,只有注入了生活气息的数学教学才是生动的、活泼的,充满无限生机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展开教学活动,用生活之光点亮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创设情境;素材;作业  中图分类号:B031,TM242
摘 要我们都知道数字计算是小学生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方法。掌握一定的数与计算的知识,已成为人类应当具备的基本文化素养之一。同时计算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所以在小学阶段拥有一定的数字计算能力,扎实打牢基础,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8,C9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0-0213-01  在计
目的:在前期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发现胃癌NCI-N87细胞中存在扩增子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胃癌NCI-N87细胞中扩增子的定位、扩增方式及所携带的基因,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依据。 
摘 要在英语课程标准的五维目标中,由于应试制度的关卡,各位英语老师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方面都基本能按照大纲要求,抓住知识的重难点。而学习策略也能在实际教学中找到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方法。只有那情感态度与文化意识是我们在教学中常常被忽视的两点,恰恰这两点我觉得对学生的成长,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想说:“让我们的英语教学辅助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辅助;情感态度;文化意识;课程资源  中
摘 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语文学科的人文内涵,更应关注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特点,引导学生学习汉语表达的规律,为自己的读写能力奠基。而小学中的句群教学因其自身天然的逻辑性与趣味性,无疑是打开读写之门的金钥匙。  关键词句群教学;阅读;写作;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252.17,G212.2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