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活检在肝细胞癌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细胞癌早期诊断对患者有重要意义。液体活检通过分析循环肿瘤成分,如循环肿瘤DNA、循环肿瘤细胞、细胞外囊泡来检测肿瘤情况,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肝癌早期诊断工具。液体活检样本获取方便,诊断肝细胞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好。本文就近年来液体活检在肝细胞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肝细胞癌早期诊断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肝中静脉尾侧入路腹背侧联合显露在肝癌腹腔镜解剖性半肝切除术(LAHH)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9月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44例肝癌行尾侧入路腹背侧联合显露肝中静脉的LAH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61±5)岁,年龄范围56~66岁。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第一肝门阻断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4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9.3±33.4)min。术中出血量(113.8±31.0)ml,无术中输血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胰腺占位患者胰周血管解剖变异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阜阳市人民医院诊断为胰腺占位并完成上腹部增强CT扫描的98例患者资料。最终入组94例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38例,年龄(61.2±7.2)岁。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重建腹部脏器及血管,分析胰周血管解剖变异,包括腹腔干、肝动脉系统、门静脉系统、胰背动脉。结果腹腔干血
目的探讨载药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在超米兰标准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4月至2019年3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肝移植的超米兰标准的100例肝细胞癌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2例,女性28例,年龄(50.3±7.8)岁。将术前接受DEB-TACE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DEB-TACE组,根据肝移植术后的肿瘤坏死率再分为A组(肿瘤完全坏死,n=9)、B组(50%≤肿瘤坏死率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56例ICC患者资料,其中男性94例,女性62例,年龄(60.0±9.5)岁。其中根治性手术114例,根据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ICC分期分为:Ⅰ期64例,其中淋巴结未清扫38例,淋巴结清扫26例;Ⅱ期21例,其中淋巴结未清扫组11例,淋巴结清扫10例;Ⅲb期22例,其中淋巴结清扫14例,淋巴结切除8例。Ⅲa期5例,Ⅳ期2例。单因素和多因素Co
目的分析血红素加氧酶-1(HO-1)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联合常温机械灌注(NMP)对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无特定病原体4~5周龄、40~60g雄性BrownNorway(BN)大鼠2只提取BMMSCs,通过腺病毒转导HO-1;24只7~8周龄、200~220g雄性Lewis大鼠为供体,30只8~9周龄、220~240g雄性BN大鼠为受体,"二袖套"法建立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BN大鼠随机分为5组:Sham组仅开腹关腹;NMP组供肝NMP4h;BMP组供肝
目的探讨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1(CXCL11)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胆囊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手术切除的47例胆囊癌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分析CXCL1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其中女性26例,男性21例,年龄(62.0±8.2)岁。将胆囊癌细胞株GBC-SD与外源性CXCL11共培养后,细胞计数法(CCK-8)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Western印迹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
目的比较腹腔镜肝切除术(LH)与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在PubMed、WebofScience、Embase、维普、万方、中国知网等电子数据库检索腹腔镜肝切除与射频消融治疗肝细胞癌的相关文献。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21年6月7日。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由2位作者分别进行数据提取,并使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荟萃分析,比较LH组与RF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总并发症、总生存时间及无病生存期等的差异。结果共纳入32篇文献合计3690例患者,其中LH组1708例,R
超声造影与其他影像结合的融合影像技术可实现特殊部位及超声隐匿的肝占位的准确定位,并可有效辅助引导消融治疗。以基于Kupffer细胞特异摄取的超声造影技术为基础的融合影像进行肝肿瘤诊疗,国内尚无此方面的报道。现介绍1例应用该造影技术与MRI融合影像引导进行的直肠癌肝右叶微小转移灶射频消融的病例,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新的诊疗方法和思路。
期刊
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癌症和癌症死亡原因,其起病隐匿,病程进展快,预后差,使得治疗较为棘手。现有的治疗方式,如手术切除、消融,术后复发是其常见问题;靶向药物治疗的疗效亦不够理想。免疫治疗是具有良好前景的研究方向,分子层面的免疫抑制剂初显成效,而细胞层面的过继免疫细胞疗法也显露了可喜的成果,后者的典型代表为嵌合抗原受体(CAR)细胞疗法。本综述旨在阐述近年来CAR疗法在肝癌治疗上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关于微生物在胰腺癌中的作用的研究逐渐增多,细菌和真菌与胰腺癌联系密切。既往通常认为胰腺是无菌器官,但是近些年研究表明胰腺中存在微生物群。细菌可能从肠道迁移到胰腺中。改变微生物群组成可能对胰腺癌治疗有积极作用。本文针对胃肠道微生物群落与胰腺癌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