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唐奶农卖奶难问题初步缓解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wer_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奶牛、挤奶设备、牛棚改造……算下来,建设一个牧场需要的资金至少在四五百万元。对于多数奶农而言,资金是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
  2015年年初,奶价下跌引发极具象征意义的“倒奶事件”,社会舆论对此持续关注。这一轮奶价下跌席卷全国,在山东、河北、河南、广东、青海、内蒙古等地都出现了卖奶难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民生周刊》记者于1月中旬来到河北最大的养殖县——行唐实地采访。1月19日,本刊推出题为《奶农之殇 转型之痛》的特别报道,报道了行唐县奶农遭遇卖奶难题及背后的转型之路。
  时隔近一年,但上次采访时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奶价下跌难以维持成本,无奈的散户被迫卖牛,卖奶难题倒逼养殖转型……这是当时采访看到的景象。
  经过近一年的市场调整,如今,卖奶难题是否得到解决?转型之路是否顺畅?奶农们有何期待?
  初步解决
  “卖奶难问题得到初步缓解。”行唐县畜牧局奶源管理办公室主任盖连义说,目前的奶价基本维持在3.4元/千克至4元/千克。“价格比上半年有所好转,卖奶也更加容易一些。”
  《民生周刊》记者1月份到行唐采访时,牛奶的收购价格是3.3元/千克,而且限量收購。“这样低的奶价,加之饲料价格上涨,饲养奶牛根本不能保本,实在维持不下去。”一位奶农抱怨道。
  1月8日,农业部紧急下发通知,协调处理卖奶难的问题,稳定奶业。农业部要求各级地方畜牧兽医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协调处理“卖奶难”,确保奶农利益、稳定奶业生产。
  行唐县是名副其实的养殖大县,奶牛养殖“河北省排名第一”。在这一轮奶价下跌过程中,很多奶农跟不上形势,卖了一部分奶牛,退出了养殖业,对该县经济产生不小的影响。
  “养殖业总产值规模肯定是减少了。”盖连义分析说,从日产奶量可以看出,去年高峰时(2014年2月)全县每天产奶520吨左右,而现在约为370吨,总产量减少近30%。
  产量减少,一部分奶农选择从这个行业退出。据了解,截至9月份前,在行唐县奶农卖牛的情况比较严重;如今,卖牛的现象也基本平稳。“很多奶农弃养的奶牛被养殖小区的老板收购了,这也算是一种转型。”盖连义说。
  在盖连义看来,从奶业市场来看,今年基本是触底,至于明年能否好转目前还不好说。“行业进行规范整合,乳品企业也会受到影响;消费者依然对奶粉安全存在一定的担忧。”他谈道。
  差距依然存在
  为解决卖奶难题,河北省畜牧局曾协调行唐县政府与企业及养殖小区老板进行了协调沟通,要求乳品企业共渡难关:乳品企业在当前低迷的行业形势下要对奶农奶站让利,各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在政府的协调下,各乳品企业也与河北省畜牧局签订了意向书。据悉,河北省政府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扶持,而且对一些河北省本地的乳企进行补贴。奶农们希望未来能加大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同时对光明、蒙牛、伊利等外地乳企也要补贴。
  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奶农们的卖奶难题暂时得到了缓解。不过,隐忧依然存在。
  国际国内的市场形势还没有得到彻底扭转,这仍是整个奶业需要面临的困难;此外,国内外还存在较大差距。“和国外相比,即使是进行牧场化改造之后,我国的乳品成本方面还是有很大差距。例如,国内的牧草等都需要进口,而国外的大牧场,饲料等几乎不需要成本。”盖连义坦言。
  随着转型的推进,国内奶源的生产水平和国外差距在逐步缩小。在盖连义看来,只能慢慢缩小差距,短时间内实现和国际接轨显然不可能。只能通过培训提高养殖水平,降低成本的同时要提高单产。
  “从政府的角度,只能是通过规范、引导提高奶源质量,为以后生存争取更多主动权。”盖连义说,一方面,通过奶业协会、畜牧局与乳品企业及时沟通,确保鲜奶销售渠道顺畅;另一方面,对养殖小区老板、奶农进行培训,提高对奶品质量的重视程度。“此外,还要提醒奶农顺势而为,量力而行。根据国内外市场形势及时调整生产,要么加大投资进行转型,实在转型无望的要做好转行准备。”
  遭遇资金瓶颈
  实际上,转型的号角早已吹响。早在2013年,行唐县委、县政府就制定了《行唐县加快推进奶牛养殖小区提档升级的实施意见》。
  按照这份文件的规划,从2014年到2017年,行唐县将利用4年时间引导奶牛养殖小区由分户饲养向统一管理、由人工饲养向机械化饲养、由奶牛养殖小区管理模式向牧场经营模式转变,完成奶牛养殖小区的提档升级。
  借这次奶价下跌的市场危机,行唐县今年显然加快了推进奶牛养殖小区提档升级的步伐。行唐县政府方面提出,县内养殖小区全部向牧场化转型,从而谋求由乳业大县向乳业强县的转变。
  然而,这种转型之路并不顺畅。
  其中,资金短缺成为一道待解的难题。在这一轮转型过程中,奶农张增义就曾遭遇了资金困境。他参股并主导的牧场占地130多亩,按照现代化牧场的标准建设,仅牛舍、设备、奶厅等前期投入就有900多万元。为了这次转型,除了用光原有的积蓄外,他还做了贷款、找朋友熟人拼凑。
  张增义的情况并非个例。在日常调研中,盖连义发现,资金短缺是提档升级遇到的普遍问题。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除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能贷出一小部分资金外,其他银行对奶农仍持谨慎态度。在盖连义看来,转型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供应和扶持政策。
  “奶牛、挤奶设备、牛棚改造……算下来,建设一个牧场需要的资金至少在四五百万元。对于多数奶农而言,资金是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盖连义说。
其他文献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今天,第四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人民日报社,代表杨振武社长、李宝善总编辑向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嘉宾、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中国扶贫开发事业的起步,与人民日报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1984年,一位基层通讯员,给人民日报编辑部写信,反映福建省福鼎县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的贫困状况。当年6月24日,《人民日报》以《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为题,在一
交通运输部组织起草了《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正案征求意见稿)》,近日面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修正案中有不少亮点,比如提出收费站的设置不符合标准可处5万以上50万以下罚款;一刀切地规定“全部由政府投资或者社会组织、个人捐资建设及养护管理的公路,不得收车辆通行费”,堵住了某些蠢蠢欲动的收费冲动。不过草案中也有一些不妥之处,可能会让本就混乱的收费问题更加混乱,让公众深恶痛绝的乱收费问题更加严重。  从“征求
1月18日,环保社会组织自然之友致信环保部,针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一事申请信息公开。日前,自然之友总干事李波向本刊记者表示,该申请目前已经被环保部受理。在分析人士看来,这些彰显了环保部越来越重视民间组织的意见,正在逐步形成良性互动。     社会组织作用凸显  本刊记者从自然之友获悉,该机构致信环保部申请三项信息公开包括保护区调整的申报书,保护区范围调整部分的综合考察报告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曾是历史上四川省交通的写照,也是南充市交通的实情。  改革开放初期,整个南充地区只有79辆客车、7公里油路。 “318国道都是泥结碎石路,而且凹凸不平,路面狭窄,南充到成都坐客车需要十三四个小时,并且一天只有5班车。天晴的时候,公路上的灰尘特别大,乘客到达目的地后,做的第一件事往往就是找水洗脸。”西充县观凤乡净土寺村的何光怀说。退休前他曾是四川省汽车运输公司41队驾驶员,对南
作为北京人口老龄化大区,且老人多是空巢或独居,朝阳区养老形势尤为严峻。  2015年至2035年将是我国老龄化急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口年均增长1000万左右,到2035年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将占总人口的28.7%。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这一数据,足以说明我国未来将面临的养老压力。  为应对老龄化问题,各地纷纷探路新型养老模式。其中,居家养老模式提出时间较长,推行范围较广,备受各方关注。作为较早进入老龄化社
2010年1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全国网友一起畅叙房价、物价、保障房等热点民生议题。在访谈中,温总理强调,“要通过我们不断的发展生产和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每一个人都能过上更加体面的生活。”  从内涵和外延考量,温总理此番提及的“体面生活”,与去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庄严承诺一脉相承。年终岁尾,这种呼应式的表态和承
孩子是属于大自然的,天生就喜欢在大自然中玩耍。在自然中,每个孩子的身上都闪烁着生命的光彩。  这所幼儿园虽然身处闹市,却有着一个特别美好且名副其实的名字——花草园。这是因为幼儿园里到处都充满着自然的元素。推开黑色的铁栅栏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葡萄长廊,还有茂密的泡桐树、爬满墙面的爬山虎、依树而建的大树屋、屋顶的一米菜园、土地、沙坑和池塘……就连一层大厅都是植物搭建的绿色长廊。花草园还引来了喜鹊
中国德育:邓副县长,您好。听闻广昌县正在推进“精准扶贫一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项目”,请问,这个项目是何时启动的?初衷是什么?  邓子鹏:“精准扶贫——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项目”是2017年5月,我们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启动的一个项目。谈到实施这个项目的初衷,首先得讲讲我们广昌县的县情。我县地处江西省东南部,总人口约有25万,农业人口比重大,市场经济发展缓慢,曾是国家级贫困县,直至2018年7月,我们才退出国
看到“珊瑚中学”,很多人都会先被“珊瑚”这个具象的词汇吸引。珊瑚,五彩斑斓。众多的珊瑚绵延成片便构成了水下的“热带雨林”—珊瑚礁群。在这里,自有一种欣欣向荣的生态,生物多样性异常丰富,每一种栖息于此的生物都能够怡然生长。重庆市珊瑚初级中学校(以下简称“珊中”)的发展也恰是在构建一种积极的教育生态。我们致力于创造相互共容、共同生长、各尽精彩的立德树人生态环境,使德育贴近学生,适应学生的多样性,让每一
【编者按】    2010年8月8日,一场暴洪泥石流突降甘肃之南的舟曲县。泥石洪流从三峡峪、罗家峪咆哮而出,一千多个生命骤然消逝,无数财产顷刻流失,“陇上桃花源”被淹没在泥浆中。  灾难爆发唤醒了人间大爱,更凝聚了民族力量。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胡锦涛总书记紧急部署、温家宝总理奔走一线;解放军涉险救灾、志愿者无私救援;重建者争分夺秒、受灾者坚强相守……一场关于爱、关于重生、关于希望的战役即刻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