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材施教思想的小学高年级英语作业的实践对策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luck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应当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体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作业作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践行“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重要部分。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英语作业的实施过程中,融入“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需要教师从作业设计、作业指导和作业评价三方面系统地把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作业实践,助力个性化教育的开展。
  关键词:因材施教;作业;个性化教育
  一、 引言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开发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学生个体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对于教育者而言,践行“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化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教育思想,虽然历经时代的变迁,在现代教育中,“因材施教”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被各个阶段的教育者们所推崇。究其原因在于“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主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把统一要求和关注个性化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体现了教育对人的完整性建构,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作业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不仅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与延伸,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然而学生之间由于学习志趣、学习能力各不相同,会呈现不同的学习水平和程度。因此,教师在作业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化特点,在作业的设计,作业的指导和作业的评价方面,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以兼顾到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避免“一刀切”的情况出现,切实践行个性化教育。
  二、 因材施教思想下的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作为作业实施过程中的首要环节,是教师在作业实施过程中开展个性化教育的首要考虑因素。如何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教师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又要能够兼顾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
  (一)作业设计适应学生学习特点,关注核心素养
  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作业类型的多样化,能够从听、说、读、写各方面着眼进行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传统的作业类型特别是家庭作业更加偏重于读和写,在听和说两大板块比较弱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适用于教学的软件媒体越来越丰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上平台强化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如趣味配音软件,钉钉平台等,让作业内容具有创新性特点。另外,由于当代的学生享有较好的生活条件,生活的优越和舒适性让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的坚毅品质,不断挑战自我的拼搏精神。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目标融入作业的设计中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其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作业设计兼顾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体现层次性
  由于学生在英语学科方面往往呈现出不同的学习状态和知识水平,有效的作业设计须兼顾到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这就要求作业的设计在内容上体现出层次性。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作业的内容需在难度上本着从简到难的原则,既能够兼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又能够为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提供不断挑战自我的展示平台。以一篇高年级英语的故事教学为例,教师留给学生的作业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分别是:1. Read the story(朗读故事内容);2. Try to fill in the blanks(填入所缺的單词);3. Retell the story(复述故事内容)。三层作业难度系数逐层递进,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选择。通过该种方式,教师能够兼顾到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在自己能力可及的范围内有效地完成作业。
  三、 因材施教思想下的作业指导
  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教师进行适时的指导。由于高年级的学生在知识水平储备、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方面呈现不同特点,因此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则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以兼顾到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
  (一)对英语水平层次较高的学生,注重点拨
  英语水平层次较高的学生,往往具备较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的学习态度。特别是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针对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该类学生往往具备较好的反思自省能力,能够就作业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修正,特别是对于书面作业而言。而对于听、说、读方面的作业,教师在指导该类学生作业的过程中,需注重点拨,让学生发现作业的问题所在,而后进行自主的修正。在经过自主修正的基础上,教师进行一定的点评。通过该种指导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强化对知识点的识记。
  (二)对英语水平层次居中的学生,点拨结合适量的指导,及榜样示范
  对于英语水平层次居中的学生来说,具备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往往呈现共性的特点,多体现在对重难点的知识掌握得还不够扎实,做不到灵活变通。针对该类学生的作业,教师在点拨的基础上,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指导。特别是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通过类推的形式对知识点的运用进行演绎,帮助该类学生进行深度的理解,从而做到灵活运用。不仅如此,就中等水平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出现的语音语调、书写的规范性等问题,教师可采用榜样示范的方法,向该类学生展示比较优秀的作业,以此为该类学生的作业提供学习的范例,并激发中等水平的学生努力做到更好。
  (三)对英语水平层次比较薄弱的学生,耐心指导,鼓励伴随
  对于英语水平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比较基础和简单的。但是由于该类学生往往欠缺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认真的听课状态,导致基础的知识点消化不了,在作业上呈现出很多问题。不仅如此,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在对待作业的态度上也往往做不到严格要求,不够认真,加上基础不扎实,出现的问题会更多。针对该类学生,教师在指导作业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耐心,不可因为学生作业出现的问题比较多而对学生失去信心,而是对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尽可能地让学生听懂、明白。由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作业指导的过程中,注意对该类学生多鼓励,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始终充满自信心。   四、 因材施教思想下的作业评价
  评价作为作业实施过程中的最后环节,有效的评价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良好的反馈和激励性作用。而实践证明,面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统一的评价标准往往造成这样的效果:层次水平较高的学生比较轻松地拿到较高的等第,不利于学生更好地突破自我。而对于英语水平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统一的标准则不利于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等第A对他们来说则显得“遥不可及”,拿到“C”或者“D”的次数多了,基础薄弱的学生则容易表现出气馁,无所谓的学习态度。如何通过有效的评价,兼顾到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最大化地发挥评价的反馈及激励性作用呢?
  (一)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层次,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能够看到学生之间的具体差异,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在层次化作业设计的基础上,为了更有效地发挥评价的反馈和激励性作用,在作业评价方面,教师有必要进行分类评价。也就是说,针对不同英语水平层次的学生,教师需要结合作业的内容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英语水平层次较高的学生,评价的标准可以放高一些,具体观察点着眼于作业完成质量及是否具备自主探索和挑战自我的学习精神。对于英语水平居中的学生,评价的标准可稍微降一个档次,具体观察点表现在作业完成质量及是否具备自主思考,灵活变通的学习能力。而对于英语水平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的评价標准在关注学生作业完成质量方面以外,更需要关注学生在教师指导过程中的倾听,思考和作业是否有所进步等方面。评价标准基于不同的观察点,有利于教师通过作业有针对性地激励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在知识水平,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上进行综合的提升。
  (二)结合语言评价,让评价内容更有针对意义
  在作业评价方面,除了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结合语言评价,会让评价的内容更有针对性。特别是口头表达作业,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观察点主要放在语音语调方面。而在线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有充分的时间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进行逐一的指导。网上提交口语表达作业的形式则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充分利用网上平台如钉钉,对学生在网上平台提交的阅读或者口头表达作业进行语音评价,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示范。通过语音评价与等第制评价的结合,可让评价更有温度。通过教师语言的发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等第制评价后的教师态度能够有直观的感知。另外,教师在语音评价的过程中,针对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点评,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不断地突破自我,从而更有效地发挥评价的功能作用。
  五、 结语
  综上,基于因材施教思想下的小学高年级英语作业的实践探索需要教师系统地把控作业的整个过程,多方位地在作业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育。在作业设计方面,本着适应学生学习特点的原则,进行多样化的创新性作业内容设计,并通过层次性的作业设计,兼顾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在作业指导方面,采取不同的作业指导方式,激发学生在知识水平和学习素养方面不断突破自我。在作业评价方面,结合不同观察点的评价标准,有效地发挥评价的反馈、激励作用。并通过语言评价,进行更有针对意义的点评,让评价在等第制的基础上更有温度。
  参考文献:
  [1]郭秦芳.分层作业 因材施教:说说初中英语时效性作业设计[J].校园英语,2018(43):97-98.
  [2]潘元松.浅谈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几点体会[J].新课程:小学,2012(2):185.
  [3]周丽娟.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新课程,2013(7):12-13.
  [4]赵军.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特长[J].文教资料,2008(15):124-126.
  [5]李荣业.因材施教是一种教学理念[J].高等教育,2012(11):62.
  作者简介:
  丁文杰,上海市,上海市静安区永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广大数学教师深入开展以知识整合重建为抓手、以批判性思维为导向的深度学习。数学教师通过设计合适的深度学习目标、加强对数学教学本质的理解、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建构深度学习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等教学策略,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学科思想、学科本质和学科方法,最终达到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近几年来,以知识整合
摘 要:一直以来,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小学计算教学中,都是过于重视对学生进行书面计算准确率的培养,而对于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却一直都是忽视的。估算在目前的学习和生活中的运用其实还是非常广泛的,故教师应该在学生低年级段就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评价意识和评价能力。估算能力的培养其实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同时也是教师进行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部分。文章结合实际数学教学案例,就目前小学数学教
摘 要:教材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过度依赖教材,善于利用情境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层次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情境图  一、 引言  采用情景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减少学生对学习难点知识的阻力,激发学习兴趣,增加继续学习数学的动力和乐趣。情境图的合理利用,以
摘 要:随着小学教育工作的不断改革,数学教材中的情境图,也变得更加丰富、贴合知识内容,成为现代小学教育中的一大特色,更便于教师开展教学,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情境图的使用确实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完善学生对知识形成的过程,并深入领悟数学知识的含义。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情境图的作用,并促使其为数学课堂教学服务,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文章针对小学数学教材情境图的有效利用方法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策略作为
摘 要:初中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关系着学生的总成绩,也关系着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以及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对此,教师就要考虑如何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这就使得问题导学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问题导学旨在通过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并在此过程中树立学生的课堂主导地位,使学生在自我意识调控下与教师共同完成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也能够有效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所
摘 要:随着新课改政策的深入推进,小学阶段各科教学都开始了改革和优化。怎样提升对学困生的辅导教育成为综合性的社会课题,直到今日这个问题仍然在困扰着教育学界,且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难之一。所以相关教师要深入分析现有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辅导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对此文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学困生;辅导方式  一、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
摘 要:在国家不断发展的同时,教育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因此新课改之后,小学语文教师对自己学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课堂的授课同时会将阅读教学作为重点,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还创新了多种教学方式来为学生讲课,以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发展,从而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阅读能力  一、 良好阅读能力培
摘 要:初中阶段数學学科教学活动开展过程当中,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培养学习主动性,已经成为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只有做好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活,才能够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提升整体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文章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如何有效激活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些可行的借鉴经验。  关键词:初中数
摘 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新课标)提出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处理,这些数学素养也在高考试题中体现出来。解三角形高考题中涉及最值的问题经常出现,以解三角形为载体,考查最值问题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一种重要考查方式,这类问题常常令许多考生没有解题思维,导致失分。文章从两个维度来处理此类问题,给出两种转化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