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壶“掇只”的光素之美和历史传承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fei1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砂艺术的发展薪火相传,呈现出令人欣喜的文化氛围。同时,随着人们对于饮茶文化的重视,紫砂壶的市场需求也是越来越多,为紫砂艺人们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和机会。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掇只壶》,没有华丽的外表,也没有其他的装饰,仅仅是在一招一式之中,把大亨仿古的工艺、范式、气韵继承下来,通过自己更加细致的细节处理,更加用心的明针工艺,更加严谨的制壶态度来彰显出对于这件作品的敬畏和对于大师的致敬,希望在以后的制作过程之中能够更多地体会到光素器的精妙之处,也更好地把紫砂本来的面貌呈现给大家。
其他文献
紫砂壶有着千姿百态的造型,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茶器,更是一种可赏玩的艺术品。紫砂壶的艺术性,不仅表现在它直观的外形壶型,还有着锦上添花的装饰技艺,以及隽永深厚的文化内
采用动力学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增压富氧气氛下的NOx均相生成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SNCR)特性进行研究,分析温度、压力和组分体积分
紫砂壶的艺术美感往往体现在功能之美、造型之美、材质之美、工艺之美、品味之美这五个方面,制壶人在此基础上将自身的领悟理解、设计构思、人文素养等融入壶中,最终使作品艺
从光素器的优美线条,到方器的横平竖直,再到花器的惟妙惟肖,其中并不仅仅是外观的改变,更多的是泥料的选择、工艺的运用、情感的融入等等一系列的综合考量,只有读懂这些紫砂
紫砂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雅器,特别是融合了许多文人雅士的参与和创意,诸如书法、绘画、篆刻等等艺术形式都可以在紫砂的肌理上面呈现出来。宜兴的紫砂艺人非常善于在自然环境
宜兴紫砂壶发于宋,盛于明清,繁华于当代,是因为它把实用价值和独特的艺术欣赏价值融为一体,形成更高的文化蕴涵和收藏价值。要想提升紫砂壶的艺术美,是要以扎实的工艺化的功
七彩泥绘盛行于康、雍、乾三个朝代,只出现于皇室家族,是非常珍贵的。泥绘艺术隶属于绘画艺术,主要是在紫砂泥还没有干透时运用泥浆在紫砂壶上进行绘画,再进行高温加工,形成
在紫砂文化的不断传播和普及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以紫砂为材质的文化用品,彰显着江南文化的一脉相承,其中紫砂香薰就是比较独特的一种,它以紫砂为材质,施以传统的紫砂壶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