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内河航运企业是我国物流体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内河航运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无法满足企业日益发展的需要。作业成本法有利于提高成本核算的及时性、准确性与相关性。本文试图改进原有的成本核算体系,提高成本核算的质量。
【关键词】内河航运企业 作业成本法 成本核算
一、我国内河航运企业的成本核算的具有明显局限性
我国当前内河航运企业的会计核算主要是根据2005年1月1日起在已执行《水运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其中规定:内河运输企业应按运输船舶、或船舶类型、或船队、或运输业务类别设置三级明细科目,并按船舶直接费用、船舶维护费用、集装箱固定费用、营运间接费用等成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我国的内河航运企业当前虽然采用了新的水运企业成本核算办法,但还是存在明显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成本核算对象不明确
作为运输企业的成本核算的对象:一是以每航次物流业务为对象进行核算。二是根据物流运输的主要工具的营运情况为对象。三是以物流运输的工具运行状况为对象。但是,许多物流企业无法具体分清成本归属的对象,导致成本核算错误。
(二)成本核算的具体范围和内容不明确
现行航运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在计算营运成本时,期间费用都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结合内河航运企业的实际情况,很多企业无法正确划分当前的营运成本和期间费用。
(三)成本核算的具体过程和方法有待完善
成本核算的体系仅处于记账层面,不利于企业管理者正确分析成本问题。一些小型企业无法设置完整的成本核算项目,导致成本核算严重脱离企业实际。
二、作业成本法原理及在内河航运企业中的适用性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法。它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创建的、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和管理系统。它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和成本动因的选择,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
作业成本法的适用条件如下:
(1)按类别分配费用;(2)积极的成本管理意识;(3)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4)现代化的技术支持;(5)间接费用较高;(6)产品种类较多;(7)产品需要技术服务的程度不同;(8)产品生产工艺复杂多变,经常发生调整准备成本;(9)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提供的信息准确程度不够;(10)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11)高素质的成本会计人员
三、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内河航运企业中成本控制的具体分析
(一)作业成本法在内河航运企业成本核算的原理
内河航运企业在适用作业成本法的过程中,按自愿的具体动因归集到作业当中,再将归集到作业成本库的作业按照特定方法分配给每个客户身上,进而确定每个服务对象的成本。
(二)内河航运企业适用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应用
美国詹姆斯.A.布林逊(James A.Brison)所著的《Activity Accounting:An Activity-Based Costing Approach 》认为,作业成本计算方法有六个步骤:①选择成本基础;②追踪资源;③决定作业绩效评价;④选择作业衡量标准;⑤分配次级作业成本;⑥计算产品的作业成本。
四、结合内行航运企业的特征,作业成本法计算步骤如下:
1.选择成本基础
把内河航运企业发生的可以直接归属到具体对象的成本和企业无法直接归属到具体客户的间接费用分开,对于间接的成本按照成本的动因分配到具体客户。
2.追踪资源或将同性质的活动归集为作业中心
结合行业特征,内河航运企业的每航次运输一般与具体客户相关,每个单独航次有利于精确归集具体客户成本,所以成本作业中心可以分为以与航运服务的航次有关的作业中心。
3.按作业成本归集成本
根据费用的性质进行记录,归集于相应作业中心,最后进行汇总。如:内河航运企业的装载阶段,作业成本有装箱固定成本、燃油、港口费和码头费等。在岸标准集装箱每天的费用是资源动因,集装箱本身固定成本则可以根据资源动因在各个作业之间进行适当分配,形成各种作业成本库。
4.选择适当的成本动因
选择成本动因就是根据追踪的资源,选择分配各作业中心成本的标准。我们可以这样进行划分: ①批次动因: 作业使每一个航次的服务均衡受益,按照每个航次在各客户分配作业库中的资源。②数量动因: 作业使每个航次服务均衡受益, 按照货运数量分配作业库中的资源。③工时动因: 一般来说,资源耗费与人工的工时成正比, 根据航次服务所耗用的工时数分配作业库中的资源。
四、我国内河航运企业适用作业成本法的意义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内河航运企业的应用,可以更好为企业的成本进行核算,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支持,具体意义如下:
(一)有助于为航运企业制定服务价格提供成本依据
作业成本法在市场需求、产品、生产能力等发生变化时,真实地揭示不同的耗费情况,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定价策略,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二)有利于为航运企业有效降低服务成本
作业成本计算的重点是放在每一个作业的完成及耗费的资源上,并根据技术与经济相统一的原则,不断改进航运企业作业方式,从而达到降低航运成本的目的。
(三)符合现代企业的管理经营目标
采用作业成本法,有利于利用成本核算方法的改变来加强对成本的控制,进而为企业的决策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韦玮,杨洛新, 浅谈内河运输企业成本核算,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1:100-101;
[2]万寿义,成本管理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9;
[3]黄由衡, 帅铁城, 周凌云,作业成本法在远洋集装箱运输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物流管理,2005,10:61-64;
(编辑:刘影)
【关键词】内河航运企业 作业成本法 成本核算
一、我国内河航运企业的成本核算的具有明显局限性
我国当前内河航运企业的会计核算主要是根据2005年1月1日起在已执行《水运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其中规定:内河运输企业应按运输船舶、或船舶类型、或船队、或运输业务类别设置三级明细科目,并按船舶直接费用、船舶维护费用、集装箱固定费用、营运间接费用等成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我国的内河航运企业当前虽然采用了新的水运企业成本核算办法,但还是存在明显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成本核算对象不明确
作为运输企业的成本核算的对象:一是以每航次物流业务为对象进行核算。二是根据物流运输的主要工具的营运情况为对象。三是以物流运输的工具运行状况为对象。但是,许多物流企业无法具体分清成本归属的对象,导致成本核算错误。
(二)成本核算的具体范围和内容不明确
现行航运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在计算营运成本时,期间费用都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结合内河航运企业的实际情况,很多企业无法正确划分当前的营运成本和期间费用。
(三)成本核算的具体过程和方法有待完善
成本核算的体系仅处于记账层面,不利于企业管理者正确分析成本问题。一些小型企业无法设置完整的成本核算项目,导致成本核算严重脱离企业实际。
二、作业成本法原理及在内河航运企业中的适用性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法。它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创建的、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和管理系统。它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和成本动因的选择,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
作业成本法的适用条件如下:
(1)按类别分配费用;(2)积极的成本管理意识;(3)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4)现代化的技术支持;(5)间接费用较高;(6)产品种类较多;(7)产品需要技术服务的程度不同;(8)产品生产工艺复杂多变,经常发生调整准备成本;(9)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提供的信息准确程度不够;(10)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11)高素质的成本会计人员
三、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内河航运企业中成本控制的具体分析
(一)作业成本法在内河航运企业成本核算的原理
内河航运企业在适用作业成本法的过程中,按自愿的具体动因归集到作业当中,再将归集到作业成本库的作业按照特定方法分配给每个客户身上,进而确定每个服务对象的成本。
(二)内河航运企业适用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应用
美国詹姆斯.A.布林逊(James A.Brison)所著的《Activity Accounting:An Activity-Based Costing Approach 》认为,作业成本计算方法有六个步骤:①选择成本基础;②追踪资源;③决定作业绩效评价;④选择作业衡量标准;⑤分配次级作业成本;⑥计算产品的作业成本。
四、结合内行航运企业的特征,作业成本法计算步骤如下:
1.选择成本基础
把内河航运企业发生的可以直接归属到具体对象的成本和企业无法直接归属到具体客户的间接费用分开,对于间接的成本按照成本的动因分配到具体客户。
2.追踪资源或将同性质的活动归集为作业中心
结合行业特征,内河航运企业的每航次运输一般与具体客户相关,每个单独航次有利于精确归集具体客户成本,所以成本作业中心可以分为以与航运服务的航次有关的作业中心。
3.按作业成本归集成本
根据费用的性质进行记录,归集于相应作业中心,最后进行汇总。如:内河航运企业的装载阶段,作业成本有装箱固定成本、燃油、港口费和码头费等。在岸标准集装箱每天的费用是资源动因,集装箱本身固定成本则可以根据资源动因在各个作业之间进行适当分配,形成各种作业成本库。
4.选择适当的成本动因
选择成本动因就是根据追踪的资源,选择分配各作业中心成本的标准。我们可以这样进行划分: ①批次动因: 作业使每一个航次的服务均衡受益,按照每个航次在各客户分配作业库中的资源。②数量动因: 作业使每个航次服务均衡受益, 按照货运数量分配作业库中的资源。③工时动因: 一般来说,资源耗费与人工的工时成正比, 根据航次服务所耗用的工时数分配作业库中的资源。
四、我国内河航运企业适用作业成本法的意义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内河航运企业的应用,可以更好为企业的成本进行核算,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支持,具体意义如下:
(一)有助于为航运企业制定服务价格提供成本依据
作业成本法在市场需求、产品、生产能力等发生变化时,真实地揭示不同的耗费情况,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定价策略,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二)有利于为航运企业有效降低服务成本
作业成本计算的重点是放在每一个作业的完成及耗费的资源上,并根据技术与经济相统一的原则,不断改进航运企业作业方式,从而达到降低航运成本的目的。
(三)符合现代企业的管理经营目标
采用作业成本法,有利于利用成本核算方法的改变来加强对成本的控制,进而为企业的决策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韦玮,杨洛新, 浅谈内河运输企业成本核算,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1:100-101;
[2]万寿义,成本管理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9;
[3]黄由衡, 帅铁城, 周凌云,作业成本法在远洋集装箱运输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物流管理,2005,10:61-64;
(编辑: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