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步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ingli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孩子的成才是综合教育的结果。离不开学校教育,同样也离不开家庭教育,家长和学校教师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两个方面谈谈如何教育孩子并使他们健康成长。
   一、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应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其中德、行的培养至关重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讲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我们首先就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及行为习惯。那么家长和老师如何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认为应从从点滴的平时小事来正确引导。
   1、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从俭开始。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对孩子就要进行艰苦朴素教育,养成节约的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吃饭时饭粒掉在桌子上,让他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生活习惯以爱求真。要教育孩子有同情心和爱心,关心周围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遇到受灾穷苦的人引导孩子去学会帮助他人,奉献爱心。生活习惯讲究忙而不乱。当今时代竞争日趋激烈,节奏越来越快。孩子适应社会首先要适应这个快节奏。如何去培养呢?首先必须尊重孩子的身心运行的规律。要指导孩子科学、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一个好的作息时间表既要详尽又要有一定的弹性,同时还要照顾孩子的个性要求,什么时候锻炼,什么时候早读,什么时候玩耍等都要有个安排。除了安排好孩子一天的时间外,还要指导孩子善于利用点滴零碎的时间,积少成多,把时间利用好,把生活安排好。除了时间上帮助她安排合理外,还应要求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身内务和家务并形成良好好习惯如洗自己的衣服、洗澡洗头、内衣内裤勤换、打扫房间、清除垃圾、按时关门窗,还有帮忙洗碗洗菜等。另外还要教育孩子不要偏食,慎选零食和饮料,不乱花钱,不盲目攀比,还要注意孩子的睡眠习惯和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使今后走上社会,也能够独立生活。
   2、文明习惯
  文明习惯主要是指人的仪表、礼貌用语、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习惯。对孩子进行做人教育,就是从文明习惯开始的。要孩子从小接受文明的熏陶,家长必须树立榜样,做出楷模。首先,教育孩子穿着打扮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戴饰品,不留长发,不穿奇装异服,不涂口红,不留长指甲。教育孩子要做到整洁,穿着打扮要美观大方,坚持使用文明语言,养成良好的遵守时间的习惯,参加会议和大型活动,不迟到、不早退,安静听讲,不大声喧哗。摒弃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做一个新时代的好学生。培养孩子的文明习惯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如果每个孩子能成为文明公民,他们的行为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风尚,促使我们古老中华文明焕发青春。
   3、遵纪习惯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 纪律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公共生活中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则,严守纪律是现代人应有的素质,遵规守纪是孩子形成良好品德的需要,也是孩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条件。遵纪习惯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交通法规,尊重本人和他人生命安全;遵守公共秩序,排队不插队。使他们懂得,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必须守纪律,违法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违纪就要受到纪律的处分。
   4、劳动习惯
  未来世界的强手如林,让孩子在劳动中得到应有的锻炼,在劳动中磨练坚强的意志,学会多种本领,有利于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孩子长大成人都要离开父母的怀抱去独立工作和生活,因此要教育孩子一些基本常用的劳动技能。教育孩子,人就是在劳动中创造的,智慧就是劳动的结晶,劳动会使孩子越来越健康,越来越聪明。在现实当中,大部分独生子女在家庭中被视为宝贝,称为“小皇帝”,娇生惯养,一切家务都有家长包办,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能考上大学就行。这种想法是十分有害的,无数事实证明,这种把学习和劳动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错误的,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主、少爷习气。这样的孩子,在今后的竞争社会中,如何能立于不败之地?想想很害怕,我们做家长和当老师的肩上的责任重大。
  二、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秘诀,也是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的法宝。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可总结归纳为五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预习新知的习惯。上课前一天,把课文内容先自学一遍,明确哪些懂了,哪些是懂非懂,哪些完全不明白。针对问题写些简单的笔记,上课时特别注意这些问题,重点理解。
  第二个环节,是上课专心的习惯。能带着自己的问题跟上老师的思路,听清老师是怎样一步步分析这些问题的。如果还不明白,养成提问并参加讨论的习惯。课堂上要敢提问、善提问。我们要经常提醒孩子“不会提问题的孩子不能说是一个好孩子”。此外,还应该学会在课堂上做笔记,不仅记黑板上写的、老师要求记的,还要记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和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
  第三个环节,是及时复习的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过的知识,最初几天遗忘的速度最快,所以我们教育孩子当天学习的知识一定要当天复习。复习时一定要先弄懂,再记忆,不要死记硬背,隔一个星期左右把知识再复习一下,然后隔更长时间,比如说一个月,再重新复习一遍,这种复习方式既省力又见效,比平时不复习期末算总帐好得多。
  第四个环节,是认真作业的习惯。我们经常告戒孩子做作业是为了巩固和消化课堂上学的基本知识,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所以作业一定要按时认真完成,做完作业要自己检查是否正确。做完作业不等于万事大吉,作业经老师批改,如有错误,要思考分析,然后再将题目重做一遍,并把错题及错误原因都记下来,以后复习时翻看一遍,这比做对一道习题的作用还要大。
  第五个环节,是学会反思的习惯。学完一个单元知识之后,我们就鼓励孩子简单总结一下学了哪些基本内容、基本定理定律,本单元知识有哪些主要特点,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等等。并且告诉孩子这样的总结,能使一个单元分散的知识联成一个整体,既加深了理解又有利于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总之,良好的习惯培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步。更应引起家庭和学校重视和关注!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6-0187-01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尽快掌握怎样学,即具备学习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当前急需解决的迫切任务,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数学语言作为数学理论的基本构成成分,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应用的广泛性”。  关键词:备课;示范;操作;发展
通过对铅离子在天然铁的(氢)氧化矿物吸附行为的研究,总结了它们的吸附特征.(1)不同种类的铁(氢)氧化矿物的吸附能力明显不同,针铁矿的吸附能力最强,赤铁矿吸附能力变化最大.
留白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成功的艺术作品往往留有空白,使观赏者能充分展开想象,进行无穷的思考,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至高审美境界。语文教
研究性学习从选择课题、设计方案、开发利用资源到探索研究结论,一般由学生自己操作,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供了空间;而教师则由
一、高考美术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1、缺乏学习美术的正确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的原因、出发点,即“为什么学”,“为谁而学”。美术后进生很多是为了躲避文化课的“狂轰滥炸”而选择的他们本以为课堂很轻松的专业课,当学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专业课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轻松,就开始有了抵触情绪,认为学习美术是“为高考学”、“为父母学、为老师学”。成绩不好要么是没有美术天赋,要么是没有兴趣、发挥失
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量施用的有机氯农药,由于其性质极其稳定,在土壤至今仍有残留。植物修复有机农药污染土壤并不多见,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项研究对提高土壤环境质